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 吴聪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文化”是指能滋养民族精神、培育文化基因、促进生命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对小学生学习、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从语文教学的视角来说,“传统文化”指的是立足语文学科特点、紧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主要以汉字文化、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语言形式(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体(古诗词、古典文学、中国民间故事、中国寓言故事、中国神话故事等)为主,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为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基于语言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民族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呢?本文基于语文教学实践,探讨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寻对策,以促进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许多教育者在不断探索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路径。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和形式多样的学习载体。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通过课文和“日积月累”“阅读链接”“古诗词诵读”等形式编排了古诗词116 首;编排了文言文16 则;编排了古典名著、中国寓言、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名人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文30 多篇;还编排了介绍中国古代发明、建筑艺术、绘画艺术、戏曲艺术、汉字文化、书法艺术、美食文化等的相关课文。但是,教师往往没有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文化素材的内涵和价值,也没有进行内容的梳理和整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增加学习内容的数量上而忽视了学习的质量。如,教师要求学生背诵《论语》《三字经》《千字文》等,只检查背诵数量,而不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意思和内涵,学生往往运用“机械记忆”“暂时记忆”进行死记硬背,背得快也忘得快。教师以“大量阅读”为宗旨布置阅读“古典名著”等任务,却没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也缺乏科学、恰当的评价。学生大多进行“囫囵吞枣”式阅读,无法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有些学校每年费时费力组织“经典诵读”“古诗词大会”“书法比赛”等诸多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成了少数学生的“秀场”。更多的学生成了场外“观众”,不明白活动的意义,无法切身体验活动的过程,参加了诸多此类活动后并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导致了有“数量”无“质量”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多数语文教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课时紧、任务重,往往在教学中直接出示与本课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授”,让学生“直接记忆”。教师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没有基于学情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究,以至于学生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概念”层面,对所学知识产生碎片化、固化、窄化的理解,无法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无法让他们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着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诗句的意思,对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精心讲解,课后重点考查学生是否正确背诵、默写古诗及释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忽视了依据古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诗的曲调、腔韵、节奏和语感,忽视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的意境并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这样的古诗教学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也失去了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但是,教师往往重视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却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学生难以从传统文化学习中获取知识并通过积极践行转化为自己的文化修养,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如,学生学习和积累了许多成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语言,却无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运用这些生动有趣的语言,在日常交流与习作中仍然出现词不达意、词语贫乏、干巴无趣等现象,所学的语言成了被动积累的“消极语言”。又如,小学生熟读背诵了许多古代名言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自强不息”“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等,对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倒背如流。但是,这些并没有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坚实力量,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还是容易做出消极的反应。
针对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校和教师要基于校本和学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如,在低段儿童汉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借用图画、视频、微课和故事等调动学生的感官,营造积极的学习情境。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感受汉字的神奇:播放“仓颉造字”的动画片,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阅读汉字的故事,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力;通过寻根溯源、借用典故等引导学生理解字词,感悟汉字深刻的内涵。学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才能感受和体验汉字文化特色。
古诗文字精练,音韵优美,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丰富的画面,营造出深远的意境,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情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古诗“言简意丰”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体会“诗中有乐”的音韵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通过想象描述或用笔呈现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中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情感美,从而体会古诗独特的文化魅力。教师还可以用统整的视角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同一诗人、同一意象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深入体会古诗的意蕴。学生在古诗学习中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还能增强文化底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非学习者对知识的被动接纳,而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教师死守教材,机械讲授,只能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如,学生通过随文学习、“日积月累”及课外阅读积累了不少成语,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成语背后的内涵及文化,教师可以整合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成语的秘密:读故事,体会“有故事的成语”之“趣”;找出处,体会“有源头的成语”之“奇”;细品味,感悟“有情感的成语”之“妙”。教师还可以根据成语的不同特点开展“有趣的动物成语”“数字成语的秘密”“成语里的四季”“成语里的历史”“成语里的地理”“成语里的爱国情”“成语里的友情”“成语里的亲情”等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成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语言文化中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本,如古诗文、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这些文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体会文本蕴含的文化价值。如,教学统编版教材第九册《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后,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同类的中国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边读边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这些民间故事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梳理出了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口语化,靠人们口耳相传保存下来;情节夸张、充满了幻想;有超自然的成分;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追求和愿望。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这些民间故事和四年级上册所学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发现他们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都表达了劳动人民的追求和愿望,但是神话的主人翁大多是神仙鬼怪及历史名人,而民间故事的幻想比较接近现实生活,有一些故事还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会到了这些文本的特点,提升了阅读思维品质,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好奇、动手、体验、关联等都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整体的、生活的、经验的、真实的则是儿童认知世界的显著特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勾连生活,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转化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如,歇后语是人类经验的概括,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和积累课文、课外读物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歇后语,在交流中体会歇后语的特点及它的表达妙处。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歇后语描述一种常见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如,“在上周的围棋比赛中,我发挥失常,真是‘孔夫子搬家——尽是输’”“我今天一回到家就被爸爸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一通,真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在运用歇后语的过程中内化了语言,也感悟到了传统语言文化蕴含的趣味和智慧。
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互相链接。如,教师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论语》及优秀诗文、名言警句,了解其出处和含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让它转化为成长的精神力量。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如,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特点,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学习传统文化技艺,通过查找资料、请教长辈等方式了解当地传统节日习俗等。这些活动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形成文化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