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悦 李可欣 王光旭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基层党建是党建的根基,也是党中央一直以来重视的问题,城市的社区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导,党建取得的成果通过社区治理成果不断显现出来,随着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社区治理不断复杂化、多元化,社区已经成为群体养老的主要载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首次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大力推行措施保证全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建设,社区养老问题成为城市社会建设中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为了确保民生稳定发展,减轻城市人口压力,佛山市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养老问题的解决,目前,佛山市以全面实现城市核心社区养老专项规划为目标,加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养老机构补充、社区支持依托、医保措施兜底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当前城市发展处于缓速保质时期,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为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截至2021年年底,佛山市69岁以上户籍登记的老年人有81.92万人,占登记总人口的16.92%,60岁以上的登记常住老年人大约100万,占佛山市常住人口的10.52%,可见目前佛山市老年常住人口基数较大,而禅城区69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总户籍人口数的20%[1]。面对大量老年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社区养老的主要形式逐渐演变为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根据国家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全国有至少89%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人口需求逐渐由物质需要转变为精神文化需求,社会的养老需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物质方面,养老需求在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方面都不断加强,社区养老的各种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成为养老问题的新关键,综合医院、社区卫生站等医疗设施,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城市广场、社区公园等公共休闲设施,老年大学等教育设施,无障碍设施、慢行交通设施等交通设施都成为目前社区养老建设的需求关注点,同时养老机构或服务点周边的建筑密度、绿化面积、服务半径等都成为养老建设的需求控制点,服务化和差异化的养老模式成为城市养老的新要求,这也为各省市的社区养老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养老模式以赡养为基础,养老质量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都无法保障,现代的政务服务、医疗服务以及各种文化服务都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养老模式同样也逐渐演变为智能化养老模式。尤其随着养老需求人群的文化水平素质不断提升,养老人群的养老需求不断多元化,智能养老模式开始在城市社区中兴起。智能化养老建设主要体现在养老设施居住圈、医疗圈、休闲圈和交通圈的多圈层合一,以智能化服务为纽带,搭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一体化服务体验,未来社区养老模式的规划必然会围绕智能圈层的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机构托老所开展,实现设施、服务和环境的多元智能化,让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同样充满智能系统带来的便捷化体验。
养老政策需要明确养老服务的性质,要突出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的责任和功能,以保证大多数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实现,且社区养老的政策服务要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能纸上谈兵。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社区养老政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老福利用地的社会公开性不高,养老福利用地规划使用都不具备流程要求,养老机构用地建设有效性需要加强。二是政策的验收不严,很多新建社区配套养老设施并没有得到实现,相关部门的验收不到位,社区在移交业主时没有将相应的养老设施落实。三是一些地区养老惠民政府并没有按照规定落实,比如一些社区针对养老业主的水电价格优惠和生活补贴并没有真正下达到基层[2]。
在基层党建背景下社区养老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于养老专业化服务来说,不单单是服务范围和种类的增多,服务的质量也需要相应增强。现阶段社区养老体系中专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建设程度都还比较低,养老保障中涉及社会福利、资源配置和思想建设等多种专业实践的内容,而目前城市社区中的养老体系建设社会参与度还不够高,很多激励社会资本和资源建设养老体系的政策不能和市场运营机制相匹配,养老体系建设的市场成熟度还比较低,尤其是一些中高端和较低收入人群的市场培育度不高,社区养老体系的专业化建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目前社区养老体系的专业服务人员十分缺乏,基层人员的更新速度慢,社区养老的护理和维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招用录用难度大,流动性大,而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又相对较低,更加加大了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难度。
现在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水平和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水平还不相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还处于初始状态。首先是社区养老设施的数量不足,社区的养老床位不足,无论是满足养老环境的居家住房,还是达到标准的机构床位数量都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养老人数需要。其次是很多地区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简陋,运营维护管理较差,养老床位的使用效率跟不上养老建设的发展,传统社区并没有针对养老实际建设完善的适老设施,包括衣食住宿、医疗卫生、交通环境等圈层的建设都未满足养老体系水平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点明了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同时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这都说明基层党建工作是引领社区养老发展的关键,基层党建的任务在于以党的意义践行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这与社区养老政策的主要思想相契合,在新形势下养老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任务,通过建设基层党员教育平台,开展更多社区党建活动,基层党建下沉到人民群众的属性成为了养老政策在基层社区得以顺利落实的切实保障。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在党建基础上,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在基层党建的支持下,养老主体责任部门可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保证用好养老政策,探索养老补贴制度创新,加快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不断为社区养老治理提供新的方向,注入更多新的力量[3]。
养老服务中心和各个社区的养老服务站可以积极吸纳党员,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环境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来说,基层党建工作可以不断强化养老机构建设的主体责任制度,帮助社区与机构养老部门强化统筹规划,制定更加完善的养老行业管理服务标准,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管职能,强化社区治理的安全防范措施,使机构和社区养老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在党建工作的支持下,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可以积极开展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在党建思想的引领下,落实多种社区养老环境治理的措施,不断夯实养老服务的基础。
基层党建工作代表党最先进的思想,代表党最下沉的意志,社区养老体系要以党建工作为基石,发展创新的社区养老体系制度。在党建工作的带领下,社区养老可以更好地建立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建工作鼓励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成立社区养老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定点到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行社区服务,借助当日主题活动,宣传养老志愿服务精神,基于党建思想,社区养老管理部门还可以探索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的合作模式,提高社区养老人性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同时,党建工作的建设可以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拓宽社会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源扶持社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加大养老服务业“民办公助”的扶持力度,探索制定更加创新的民间资本合作模式,从土地使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贷款补助等多方面促进民间资本兴办养老体育场和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
要坚持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首要条件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基层党委的工作制度渗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党建+社区养老”的规章标准,对社区的养老服务实行统一的管理。目前佛山市禅城区的养老机构有18个,其中公办3个,民办15个,养老床位分布在全区的各个镇街,分散的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结构需要党群工作深化基层党建在社区养老建设中发挥组织作用。禅城区修订《禅城区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4]后在民政局党委牵头下,对社区机构养老的护理服务资助、新增床位资助进行了扩面提标,增设星级评定补贴政策,党建工作强调政策落实精准化,突出组织优势,压实责任落实主体,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纳入养老机构的考核建设中,让社区机构养老形成闭环管理。
党建工作在基层的主体就是民生工作,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要始终坚持党建的管理,发挥党管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建设优势,把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加入社区的基本党建工作中。首先,在党员中培养养老服务的意识,加强每个党员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参与度,也要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作用,通过其丰富的经验带动社区养老工作提升水平,形成党建工作相关的养老社区品牌效应,实现党建与养老建设的共赢。其次,要强化养老服务建设工作中的党建监督作用,定期对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运行工作进行考察,强化关键岗位和重要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建立党员之家等方式,在养老服务工作群体中发挥党员先进性,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党员考核中,促进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5]。
加强社区养老相关设施建设,要以政府党建工作为主导,在筹资模式上,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支持的思路,健全社区养老资源的整合;在政策引领上,制定出台规范标准,例如社区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服务标准等,对于第三方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要加强社区党建评估,达标后才允许其进行养老服务供给;在资金来源上,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保证财政可承受、群众可接受,推行集体承担养老设施建设的相关费用,同时政府积极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实现社区养老资金的稳定来源;在综合监管上,要建立星级评定机制,建立民政、财务、监管等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完善养老纠纷问题的处理机制。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区政府落实“1+1+9”工作,重点部署“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四个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断加大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建设力度,新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同时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由“四类14种老人”扩展到“五类14种老人”,加大原有服务补贴标准,为对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养老模式成为养老行业的新业态,创新社区养老模式,运行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系统优化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实现更加精准的养老个性化服务,积极推广智慧养老平台,让志愿者和老人实现线上对接,完善服务链条。佛山市禅城区在3年内建设了15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现有基础上推进信息化手段,精准对接长者的需求和技能,使服务触角延伸深入,帮助老人融入社群和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和规划策略,使佛山市养老床位入住率达到55%,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建住宅小区养老设施全、齐,同时深化医养结合的服务网络建设,整合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借助党建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养老普惠性服务的供给[7]。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将党建工作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养老政策的下达落实,也大大促进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社区养老存在着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政策难落实、服务质量较低下等问题,为解决社区养老问题,要充分深化党建工作的组织作用,紧跟养老政策落实,以党的思想指导和创新思维作为内生动力,不断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