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优化探析

2022-03-14 08:1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新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陈 晓

幼儿天性爱玩耍,不应对其施加学习压力,也不适用于传统的培养方法。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中,教师应将游戏与幼儿园的其他课程相结合,实现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课程游戏化并不是颠覆性的教学形式,而是在给予幼儿游戏时间的基础上,完成课程的学习,提升幼儿学习课程知识的效率。

一、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幼儿素养

教师应扮演将游戏与课程相融合的引导者,明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课程游戏化政策要求,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从宏观角度完善游戏化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游戏化往往浮于表面,部分教师并不认可游戏的价值,也有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游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效果。必须要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才能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进度,为提升幼儿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1.引入主题活动

课程游戏化应与教育主题紧密结合,才能保证课程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幼儿园课程具体包括社科课程、健康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等,教师应根据这些教育主题,引入主题活动,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和认知水平,设计具体的课程游戏玩法,让全体幼儿都能参与到课程游戏中,也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选择权,满足幼儿对课程游戏的要求,根据实施效果对游戏进行调整,让幼儿在游戏中感觉到课程学习的趣味。

教师可以将课程作为灵感,选择特定的主题,设计课程游戏。例如节日主题、季节主题等。步入夏天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以夏天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先与幼儿沟通,询问幼儿对最近天气的感知,幼儿纷纷表示最近天气太热了,稍微活动一下就浑身是汗。教师出示课件,课件中图片里的人物都满头大汗,教师询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图中人物更加凉快,幼儿只能说出较为基础的一两个方法,教师出示小卡片,让幼儿找出正确图例的卡片,再举手抢答,幼儿情绪变得兴奋,开始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教师将季节作为游戏活动主题,吸引幼儿的目光,让幼儿以感同身受的心情开展活动,再借助卡片、玩具乐器等物品作为教具,帮助幼儿顺利参与活动,在游戏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促进家校沟通

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也需要家长能够在课后予以配合。部分家长的观念较为传统,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其认同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主动配合课程游戏化,发挥课程游戏化的实际效用。家校之间也必须要针对课程游戏化进行频繁沟通,争取互相之间的理解,以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能获得高质量教育。

教师应成为家校沟通的牵头人,努力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在具体的家校沟通中,有部分家长思维比较开放,认同游戏能为幼儿提供成长契机,但是碍于工作繁忙,大部分时间幼儿都由家中长辈看管。这无疑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阻碍,教师与长辈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难以实施信息化沟通。鉴于此情况,教师针对学生家庭现状,选择合适的时间登门家访,争取与家长之间就课程游戏化达成共识,还会不时召开家长座谈会,对家长的育儿方法进行指导,日常采取微信或者电话进行沟通,互相传递幼儿的近况。教师非常重视家校沟通,以家访的形式“破冰”,争取让所有家长都积极配合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和频繁地沟通,与家长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将课程游戏化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保证幼儿正常的课程进度。

3.构建评价机制

构建课程游戏化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教学评价,在实施课程游戏化之后,教师应对幼儿活动进行评价,引起幼儿的反思,让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判断幼儿在学习中的问题 ;其次,评价机制要趋于鼓励性,幼儿十分单纯,教师应该多对其进行鼓励和嘉奖,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再者,教师要对自身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课程游戏化的评价机制,达到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目标。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由分组,每10人一组,合力完成泥塑模型。幼儿基本都是几人活动,很少有十人一组一起玩耍,这样分组能更清晰地看出幼儿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教师对各组的详细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某组的两名幼儿发生了意见分歧,而组内其他幼儿有在极力劝导的,有在一旁坐着观察情况的,也有沉浸在制作泥塑模型的,也有立马过来寻求教师帮助的。课后,教师给出客观评价,不为学生的行为判定对错,而是分别进行评价。教师也安排起争执的两名幼儿互相道歉,告诉他们有胜负欲是好事,但是综合集体的意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构建了客观的评价机制,依据幼儿行为找出其身上的优点,即时干预幼儿之间的摩擦,通过评价引起幼儿的反思,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丰富课程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课程游戏化没有局限性,其在为幼儿提供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也为课程形式赋予了更高的自由度。课程游戏化形式完全取决于幼儿的需求,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更加灵活而自由。很多幼儿园课程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在实施时灵活度较低,教师按照提前制作的课件开展教学,没有严格按照幼儿的需求推进课程游戏,导致幼儿的参与度较低,影响课程游戏化的效果。鉴于此,教师要丰富课程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呈现“寓教于乐”的良好状态。

1.结合课程特点

幼儿园的各类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艺术课程具有自由开放性的特征,而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让幼儿能够有效掌握所有类型的课程知识,教师实施课程游戏化时,应结合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还要考虑幼儿的性格特征,选择更适合幼儿个性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展示自我,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从而乐于学习新的课程,激发幼儿的好学心理和探究欲望。

对幼儿而言,体育课程不如自由活动更有趣味,因为体育总是设置固定的目标,例如打球多少个、踢毽子多少个等,使得幼儿更希望能自由在户外玩耍。为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准备了几个羊角球,让幼儿分组进行接力比赛,并在手里拎一个装有海洋球的塑料袋,要将这个塑料袋顺利地运过去,运得数量多的小组获胜。教师结合体育课程特点,设计了骑羊角球游戏,在其中加入了竞争要素,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达到了满意的课程目标。

2.渗透日常生活

幼儿每日在幼儿园内的日常生活较为规律,都有教师在旁指导和监督,将游戏化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还尚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要让幼儿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游戏化,能够加深幼儿的印象,让幼儿更快掌握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也能提升教师的生活指导效率。

教师为幼儿的日常生活赋予游戏性,例如要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指导幼儿一边唱着“七步洗手歌”一边洗手,再组织幼儿观看连环画,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及其危害,使其产生洗手不干净就会遭到细菌侵害的意识,从而主动养成洗手习惯。教师将游戏渗透日常生活,并设置激励性的目标,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鼓励自主实践

教师在开展课程游戏时,应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充裕的时间,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虽然幼儿年龄较小,有些行为可能不符合教师的预期,但是教师不能选择无条件地制止或者干预,应相信幼儿的某些行为具有实际意义,尽力配合幼儿的活动;同时,教师也不能直接指导幼儿应该怎么做,而是进行适当引导,让幼儿有机会自由发挥,还能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对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更加熟悉,便于更深入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主实践机会,让幼儿能够大胆展开游戏。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童话故事的动画,组织幼儿展开角色扮演活动,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自己制作小道具、选择喜欢的情节进行表演,还可以自由组队,一起制作一出舞台剧。幼儿在自主探究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编,并设计了不同的演出形式,如一起合唱、一起跳舞等,让故事本身更具有趣味。教师鼓励幼儿开展自主实践,保证幼儿的自由度,让幼儿能够借助角色扮演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课程保障,促进幼儿成长

为顺利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师必须要联合幼儿园,为幼儿开展课程游戏建立保障,具体体现在硬件方面的保障,这将直接影响游戏的实施情况。课程游戏的有序实施需要宽阔的场地、充足的游戏器材以及完善的保护措施等。部分幼儿园可能受到资金条件的影响,无法完全满足课程游戏化的需求,这时应根据幼儿的需要配置最低限度的课程游戏保障,创造课程游戏化的环境,促进幼儿成长。

1.扩大游戏区域

课程游戏化离不开自由活动,自由活动对场地、区域的要求更高,需要更为宽广的空间。幼儿园都配置了一定的游戏区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设置更多的功能区,让幼儿能够自由使用这些功能区。这些功能区要保证能够容纳以班级为单位的幼儿,还要让每位幼儿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也要支持各类课程的需求,将课程与游戏紧密结合,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全面保障课程游戏化的高效开展。

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分配活动区域,以达到功能区的效果。幼儿的游戏空间有限,教师将手工课程与美术课程等相类似的课程划分到一个区域内,让活动室里的设施可以反复得到利用。教师还适当扩张了户外活动的区域,将园内的一些无用的装饰品挪开,为幼儿扩大更多的区域。同时,移植了更多的绿色植物和鲜花在园内,让幼儿在园内也能亲近自然。教师以功能区重叠、改装的形式扩张了幼儿的游戏区域,克服了条件的限制,满足了课程需求。

2.筛选游戏器材

教师获取游戏器材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和精力,而选择使用低结构材料能克服条件的限制,创造课程游戏化的更多可能性。低结构材料指的是材料简单、可塑性强的材料,生活中较为常见,且整体的危害也较低,体现出环保理念。筛选低结构材料制作游戏器材投入幼儿课程游戏化,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大的灵活操作空间、更丰富多样的玩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低结构材料,方便在课程游戏中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及时投入使用。教师在活动室后面贴上海报和物品箱,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海报上所显示的低结构材料,例如纸盒、易拉罐、塑料瓶、废纸等,这样就基本解决了游戏器材不足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会利用经费购买游戏器材,并定期展开安全检查,确保没有问题才会投入使用。如果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将会将器材及时废弃,更换新的器材。教师有意收集游戏材料和器材,以安全性为前提筛选游戏器材,保证课程游戏的安全实施。

3.保证游戏安全

课程游戏化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提升幼儿的课程学习效率,但需要安全作为前提。幼儿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外,这样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幼儿不愿参加课程游戏。教师应该掌握游戏区域内的风险因素,根据目前的场地、器材制定安全预案,观察游戏中的安全隐患,减少意外出现概率。此外,要引导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保证课程游戏化的有序推进。

为排除实施课程游戏的安全隐患,教师在开展游戏前,先设计安全应急预案,掌握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及时排除有安全隐患的场所。例如边缘较为锋利的家具或花坛边缘,用柔软的材料进行包裹,防止幼儿被碰伤。而教师也会与其他教师进行演习,亲自尝试开展课程游戏,根据自己的体验,确定该游戏是否安全,能否在实际课程中落实,确定游戏可行性后,才会组织幼儿开展该游戏。教师出具了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实际演习,保证游戏的安全性,提升课程游戏的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历经长期积累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秉持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探究课程游戏化的多元化形式,将课程游戏化作为发展性指导,不断优化幼儿的学习体验,让幼儿在游戏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