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造物观在景德镇陶瓷生产制作中的体现

2022-03-14 07:00江婉璐
陶瓷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造物器物陶瓷

江婉璐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 333000)

0 前言

传统的陶瓷生产与制作工艺流程是极为复杂和繁琐的,《天工开物》一书中用“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来描述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其流程包括了原料采集与炼制、成型、施釉、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汇聚了工匠们的经验和智慧,而这种经验和智慧在经过系统地梳理之后成了指导性的思想和观念,从而又反过来指导着陶瓷生产活动,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1 传统造物观的基本内涵

所谓造物,李砚祖在《造物与文化》一文中给出了定义:“造物是使用满足需求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品,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那么这种物品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人工产物,这是它与自然物本质的区别,同时通过这种人工的活动,能够反映出人的文化属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造物活动实际上就是带有人的目的和意识的一种文化活动,进一步来说,传统造物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类文化的反映。

中国传统造物观的形成离不开先人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它是在漫长的生活和实践中总结而成的智慧结晶。从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中可以看出,传统造物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本源都是哲学思想,其制作工艺及审美意识在早期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老子》、《周易》、《荀子》、《考工记》、《天工开物》这些历史古籍中都能了解到先哲们关于造物的观点和主张。

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切物像的表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体现宇宙本体内在的生命力。受此影响,古代工匠在造物时不仅注重器物外在形象的表现,而且更加强调能够通向万物本源的“道”。从《道德经》中的“朴散则为器”可以很明确的解读出道与器之间的关系,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万物就包含了人造器物。“道”和“器”的关系体现的是“道”所包含的“无”和“有”属性,且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思想强调的是人、物、自然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利人”的思想主张器物要为人所服务,要利于人的使用,满足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好的器物。荀子提出的“重己役物,致用利人”、韩非的“物以致用”也是在表达“利人”的造物观,而这些哲学观也都成了造物活动的总体指导思想。

瓷器作为古时期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器物的典型代表,其制作的工艺流程能够直接反映传统造物思想,下面将从制瓷的总体性原则、陶瓷制品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和设计制作的构思方法着三个方面来分析传统造物观在其中的具体体现。

2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总体原则

《考工记》中提出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思想是一个极为深刻的造物原则,同时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时”和“地气”是指造物活动会受到自然环境中客观因素的制约,“材美”和“工巧”则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个思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大自然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人们需要顺应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但同时人们也需要充分利用“天”“地”资源,发挥主观创造力。因此古时的工匠在造物时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养之气,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也成了是否能造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成了造物的总体性原则。

传统的陶瓷生产制作需要经过原料采集与炼制、成型、施釉、烧制等流程,其中,采集天然瓷土原料和炼制原料的过程是“材美”、“工巧”的体现,人们善于发现了利于制作瓷器的原材料——瓷石和高岭土,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加工,经过粉碎、淘洗、制块等工序,最终才能成为制作瓷器的瓷土,利用瓷土制作泥坯的过程就是介入人工之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从自然物转变为带有人的目的性、满足人的需求的人工创造物的过程。将泥坯装入窑炉进行烧制的过程则是巧借自然之力、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陶瓷行业流传着一句行话,那就是“三分做,七分烧”,意思是陶瓷从制作到烧成,最终能否成为一件完美的器物,主要依靠的并不是人工,而是靠难以把控的烧制过程, 所以瓷器的烧造工艺正是“巧循自然”的体现。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道工序无不体现人、物、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这种“师法自然”的自然造物思想早已渗透到了传统制瓷工艺的血液里。

3 “文质关系”——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文质关系对应的是“美”和“善”的范畴,从美学意义上说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从造物层面上说就是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先秦时期的哲人们针对文质关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致可分为两派,一种是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中庸思想,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孔子进一步表明形式与内容应该相统一的命题,把它引申到造物观念中则可以理解为,一件器物的功能和形式是同样重要的,不仅要具备使用功能,还要有外在的形式美感。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重质轻文”,老子从“朴”和“拙”的角度否定了“文”的重要性,相较于文饰,他更加提倡“大巧若拙”这种顺应自然的巧艺。宋代时期的五大名窑就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哥、官、汝窑都是使用单色素面釉,但却利用釉面的开片效果起到装饰效果,使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的美,使器物呈现贵精神、重内容、凸显内在与道相合一的特点。墨子用“先质而后文”明确指出功能与形式的先后关系,只有先满足实用功能,才能考虑其装饰美感。从当今的设计理念来看,文与质辩证统一的关系可能更符合现代产品设计原则,只有辩证地看待文质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器物的整体性,才能使器物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明代的民窑青花瓷在历史上有着典型代表性,其装饰纹饰依附于器物造型上展现,而造型和纹饰又同时以器物的实用功能为前提。民窑青花瓷在明代兴盛而起,纹饰风格不同于官窑的严谨约束,表现题材丰富多样,且都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规律,造型种类多以百姓生活化的日用器型为主,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也是将器物的功能放在了首位。明代民窑青花瓷将功能与形式合理地统一了起来,从造型、工艺方面展现实用功能,从纹饰、釉料方面满足百姓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对这几方面的分析,可充分体现这个时期的民窑青花所具备的“文”“质”统一的特性。

4 “观物取象”——构思方法

“观物取象”是《易传》之《系辞传》中提出的对“象”的一个重要规定,而另外一个规定就是“立象以尽意”,所以在探讨有关造物的构思方法时必须将两者联系起来谈。所谓“观物取象”的意思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件的观察,创造出具体的形“象”,这里的“象”具有“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特征,也就是说,创造出的形象是经过思维的概括、有别于原有参考物的,因此它是一种概括性的再现方式。纵观中国造物历史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越是早期制作的器物,对自然界物象的模拟和再现就越直接,石器时代出现的彩陶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造型和纹饰均是采用观物取象的方式来设计制作的。三足器是当时非常普遍的一种器物造型,足的造型是通过模仿人、兽类和植物而形成,常见于壶、鬲、豆、鼎等器皿。纹饰图案则是将观察所得的自然物象进行抽象概括,进而绘制在陶器上。还有传统器皿如葫芦瓶、石榴尊等同样是造型上的模拟。

但对外界物象的外表进行模拟仅仅只是最基础、浅显的层面,传统造物观中更加注重的是传达物象深层次的寓意以及表现万物的内在特质。也就是说,创造出的形象要是对原物象内在特质和意向的提炼,从而赋予此形象新的寓意,这里的“意”和“象”就可以用“立象以尽意”来解释。这个思想是将形象和思想情感联系起来,通过具体、有限的物象来表达深远、不可言说的情感。古人常常将富有一定象征性和美好寓意的事物转移在陶瓷器物上,赋予陶瓷特定的意象,例如传统艺术形象惯用的如意纹样、象征福意的蝙蝠纹、与福禄有着相似谐音的葫芦纹样等等,都是陶瓷器皿上的常见纹饰。

5 造物观对现代陶瓷产品设计的启示

古时期关于造物的思想包罗万象,在时代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今天,“物”所包含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大到建筑、桥梁,小到手表、耳机,通通都属于造物的范畴。陶瓷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以及一定特殊性的材料,与传统造物观的关联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陶瓷类产品的设计制作,笔者认为既要做到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具备的创新理念,更要注重优秀传统思想的传承与延续。传统造物思想中的许多观点其实都与现代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例如“利人”“宜人”思想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和原则的起源,“意境说”思想也是情感化、文化性设计原则的主要依据,这些传统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陶瓷产品设计带来积极的启示和引导。

猜你喜欢
造物器物陶瓷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