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2-03-14 06:50陶丽萍
关键词:文化遗产协同教学内容

陶丽萍

(武汉轻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遍布国土的文化遗产不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而且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1]。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作为文化遗产学中的重要内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由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学科起步较晚且未形成特色,保护理论及实践教育远远跟不上时代需要,[2]其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尚无法充分满足岗位需求。因此,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高质量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成为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遗产学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学科,[3]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应用性。由于不同高校的学科背景和特色差异,以及长期课堂灌输式教学影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形态封闭等问题,影响着学生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课程定位不明,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受文化遗产学学科自身特点及各高校学科背景影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一直定位不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各有开设,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清晰。因此,课程内容体系泛而杂,缺乏前沿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选择重理论轻应用,重管理轻创意,重模仿轻创新,重专业轻思政,学生培养过于专业化同质化。因此需要厘清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单一,能力培养不足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少实践,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脱节,缺乏师生教与学、科研与教学的充分协同互动,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重构教学活动与评价体系,解决重理论轻实践、教与学脱节、学生学习内驱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教学形态封闭,课程教学载体较少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形态相对封闭,缺乏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校外教学资源开发和实践平台严重不足,致使课程教学载体相对单一,教学组织重计划弱落实、重说教弱实践、重过程弱实效,学生实践及综合应用机会匮乏。因此需要加强协同合作,重构教学形态和空间,解决教学主体和教学资源协同不足、课程与产业发展融合不够的问题。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武汉轻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2017年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一)明确育人宗旨,转变教学理念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力是文化遗产事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武汉轻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多学科应用型大学,应突出能力,强调应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传承文化、创意产业”的育人宗旨,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建构性学习为主导,能力发展导向下的融合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创新创业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二)明确课程定位,突出能力培养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主要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将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研究并解决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的问题。[4]因此,它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实践课。基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要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现实对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需要,课程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培养富有开拓精神和文化传承使命感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性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人才,以基础知识学习为基础,以保护观念与保护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训练为重点,着力于夯实学生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业基础,形成“文史基础、创意灵感、操作技能、管理智慧”的人才特色。

(三)明确改革思路,强调多元协同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在于敢从固有教育模式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走出一条新的特色办学之途,将创新创业实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5]围绕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提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元合一”的教学改革思路。具体来讲,即从实用性、思政性、前沿性、实践性四个方面重新整合优化,分类分层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多样教学方式协同、多种教学空间协同,在“学研赛创”四阶递进的教学活动体系中进行建构式学习与实践,引导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研中创,提升其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采用多主体、形成性、系统化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转变,由知识学习向思维、能力培养转变,由专业化封闭学习向融合性开放学习的转变。[6]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迭代变化快,应用性强,需要与时俱进,充分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整合优化,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体系,促进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课程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三个面向,突出应用,分类分层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的师资力量大多来自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建筑学、管理学等不同专业,他们往往从不同专业角度对某类遗产进行研究,很少从文化遗产学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教学框架出发,导致课程内容鱼目混杂,专业水平相对较低。[7]“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改革应坚持面向学生、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即以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培养为目标,将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课程知识关联起来,与课程思政特色育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分类分层重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突出实用性。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设置认识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与政策、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借鉴五大教学专题,满足岗位工作需要。二是突出思政性。对应各教学专题科学设计思政要素切入点,通过文化遗产发展、红色遗产故事、时事热点事件、行业模范人物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适配融合,提升思想引导的穿透力与牵引力。三是突出前沿性。注重科教融合,不断汲取文化遗产保护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四是突出实践性。立足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岗位能力,即思维分析能力、文化鉴赏能力、文化管理能力、策划设计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岗位工作相结合,促进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协同融通。

此外,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需要的复合性知识,即文史知识、产业知识、管理知识,还需注意认真处理好传统经典理论与当下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主流规范化理论与其他差异性或对立面的观点、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与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关系,使其相互结合又各有侧重。教学时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系统化讲授与模块化、专题式讲授结合,强调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和相关理论的互通性,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突破传统桎梏,立足多元,打造闭环建构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学习浮于表面,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可借鉴协同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以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为主的协同建构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互嵌,师生协同同构,构建动态闭环建构式教学模式。

1.多元主体协同

长期以来,高校课程教学的主体较为单一,校内外之间、师生之间缺乏协同互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应大力改革教师结构,依托教学团队和高端引智,使校内外师资专兼结合,促进教师间、师生间、生生间的协同合作,夯实建构式学习基础。首先是校内外教师协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组集体备大纲、建资源库,形成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有效连接;同时积极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精英和传承人,进行专题讲座、技艺操作示范、创新创业指导,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是师生协同和生生协同。依托全员导师制,根据教学实施计划,明确课程组成员指导任务,加强课后学生专题调研的针对性指导。此外,按寝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教师统筹线上线下,发布任务,启发示范,以导带学。学生领取任务,自学或合作探究;并制定互评规则,自我管理监督,形成课上课下互学互促互评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生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协同互动。

2.教学空间协同

受到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新冠疫情影响,未来云端课堂、虚拟在线VR观摩将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封闭、单向的教学空间,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基于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等主体的多元共建,打造线上线下双层教学空间和校内外多样实践平台,形成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研赛创”、产教研融合协同建构式育人提供坚实保障。其中,线上空间除慕课平台相关课程外,主要利用学习通和qq群,自建课程案例库、视频资源库、思政案例库、参考文献库、试卷库、皮影数字传承网等,学生可课前、课后在线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教师亦可及时跟踪反馈进行指导。

3.教学活动协同

教学活动设置是完成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依托师生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大赛,“学研赛创”四维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融通,构建一体化分层递进的活动体系。实训实践的成果要反馈到之后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在闭合式的教学结构中实现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向高阶知识、高阶能力的提升。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依托课堂,基础引领,开展教中学。即以问题导向为主线,将课堂讲授与启发探究性学习、沉浸体验式学习、参与互动学习相结合。课前教师在线推送学习资源、任务布置;课中讨论探究,虚拟练习,实践操作,成果展示,自评互评;课后学生完成专题作业和拓展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知识意义,以此实现知识的内化,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是依托项目,专题研究,开展学中研。即结合教学内容,将各类项目内容进行梳理、分解,形成多个具体调研项目。教师对研究提纲和调查方案进行审定、完善后,学生按照收集阅读文献、制定方案、田野调查、形成报告、展示分享、师生点评、修改完善的步骤,开展研究性合作学习。这样一来,既巩固、拓展和深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为参加双创训练项目和大赛奠定前期基础。

三是依托节赛,综合训练,开展研中创。一是自创节赛,将课程知识点和岗位能力要求融入活动,开展课堂内外的遗产展示展演和竞赛,如知识竞赛、非遗表演、影像展示等。学生自拟活动主题和实施方式,分工合作完成策划书撰写、组织协调、作品制作、展示展演、反馈总结等各阶段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的鲜活认知与体验中增强岗位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激活创新创业激情,遴选优秀专题项目和学生作品申报、参与双创项目训练和综合性学科竞赛,并依托导师制和兼职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在竞赛中促进学生的知识深化和应用,锻炼其表达和应变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四是依托平台,专创融合,开展创中转。即基于学生创客团队和创业孵化公司,指导学生在优秀项目研究基础上申请专利;通过教师推荐、企业委托和学生自主联系等方式承接社会订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提升,激发其创新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三)探索评价改革,强调多维,构建以评促学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是判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主要手段。传统单一教学目标所用的单一考核机制无法适用于具有多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9]“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围绕课程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实践,将课程学习与思政教育、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开展多主体、形成性、系统化的考核,以评促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其中,课程终结性考核可采取案例分析、专题调查、课程小论文、项目策划书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对课堂讨论、专题调研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团队合作情况、创新性等学习过程的评价。[10]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经过5届共300多名学生的实践检验,课堂出勤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实践教学、小组研学参与率均达100%,得到学生充分肯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显著增强。2018年以来,以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为选题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比例逐年提升。其中,双创训练项目17项,占立项总数的54.8%;毕业论文40余篇,占比52.9%。

其次,学生的应用实践与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论文和竞赛获奖数量、质量逐年递增。近年来,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为选题,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共22篇,其中ISTP收录2篇;获湖北省“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广赛等重要竞赛等级奖12项,其中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结合相关研究项目,深化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的调研报告多次受到团中央表彰,并获评省优秀实践小分队。

最后,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化守护人。通过考研(博)、考公和就业创业,一大批学生成长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优秀人才。其中,继续攻读本专业方向硕士的学生32人,占考研录取总数的51%;2人分别考入吉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攻读博士和博士后;40%学生在文化传播公司和文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创办武汉冰点文化创意传播、成都刊海信息技术、九度空间等公司进行文化创意设计与传播,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未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课程需要进一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不断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体系、深化教学内涵的同时,继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其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协同教学内容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与文化遗产相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