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101)
党和国家关注就业,也关注青年。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则是民生根本中的根本。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着就业意愿下降、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显著增多等问题[1]。在这种情况下,主题教育网站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做优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首先要了解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就业服务以及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社会就业岗位竞争加剧、“慢就业”和“稳就业”普遍、社会岗位人才分布不均的情况。
2021年11月19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167万人。由于毕业生的整体基数较大,社会上非应届的待业青年尚未被及时消化,高校毕业人数持续增长导致社会岗位竞争加剧。
面对社会岗位竞争加剧的现状,大学生选择“慢就业”和“稳就业”的情况会有所增加。“慢就业”是指完成最高学历教育后获得稳定初职者中,初职获得时间较长的情况[3]。因为疫情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很多原本计划出国深造的大学生被迫放弃留学计划,使得国内的升学压力有所增加,如2022年考研报名的人数为462万,相比于2021年增加了85万。另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去竞争更加稳定的工作岗位,公务员和教师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出现了大量博士毕业生竞争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情况。
目前,社会岗位的人才分布不均情况使得部分急需用人的岗位招不上人,而另外一些岗位竞争人数持续增加。人社部数据显示,在2021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58个是“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2]。在2022年的两会上甚至出现了“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提案。缺乏竞争力的大学生只能被迫选择“缓就业”,而缺乏人才支持的企业单位,其经营效益也受到了影响。因为近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产业收益缩水,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接纳能力下降,整个社会的岗位资源与庞大的待业人员难以匹配,人才资源浪费,产生就业压力。
要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原因,应当从主体入手,相关的主体包括大学生、高校、社会单位、学生家长等。各主体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需求点难以契合,人才输送渠道自然无法疏通。要弄清楚根源为何,需要分别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三个主体层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造成“就业难”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就业意识不强,二是择业观不够成熟,三是不具备良好的就业心态。
就业意识的形成与早年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从进入高校之后才开始的,其中一些大学生存在自主意识不强的问题。在校期间不积极调研就业环境情况,不了解自身优势特点,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自我提升用力不精准,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自然更加困难。进入社会只能是误打误撞,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上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影响自身长远发展。
由于从校园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换过于迅速,很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尚未成熟。一部分大学生择业时就业视角短浅,择业格局过于拘谨,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大多盲目从众,求职时为了追求表面的光鲜和虚荣而放弃更加长远的利益。一小部分大学生行为较为自我,不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约束,福利和待遇已经不是他们的第一择业标准,他们更看重工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这种择业观与实际情况的偏差也是导致目前就业市场上人岗不匹配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和正确的心理引导,不会对自己进行科学的心态调适,面对困难容易产生极端心理或逃避心理,2021年流行的“躺平”一词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青年人的这一心理特征。例如在职场中遇到挫折和矛盾时,一些年轻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调整思维方式积极沟通改善现状,而是选择辞职换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不会去尝试改变或者提升自己,而是选择“躺平”。
对于高校来说,就业是衡量其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就业工作的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缺乏实践内容、本土化研究不够等问题。
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岗位的需求有偏差。大多数综合类高校的实际教学目标和优势仍倾向于学术和研究,但社会岗位需要的则是实践型人才,这使得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素养难以匹配实际社会岗位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素养达不到社会要求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实践,目前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停留于理论较多,即使能做到与社会单位合作办学,也只是短暂的、零碎的、片面的。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就业实践教育,是可以直接在社会岗位工作中应用和实践的知识体系。
目前不少高校就业课程对当前中国社会上的整体就业市场、行业、岗位等现状做的研究不够,在当前社会行业和岗位变化节奏较快的情况下,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自身尚未走出校园的象牙塔,对相关市场和行业发展缺乏系统了解,只能在课上盲目搬运理论对学生“照本宣科”,使得整体课程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背后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原因可归结于目前客观原因导致的行业变动、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单一、社会招聘欠缺安全保障几方面。
受到各种非主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社会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旧产业交替明显。尤其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工作转为线上,互联网相关产业在这段时间内飞快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一些机械化工作流程中的人工操作也被机器替代。受到消费需求影响,一些新职业也应运而生,例如远程付费监督员等。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储备难以应对飞速发展的行业变化,难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只能选择升学或从头学起。
目前在招聘过程中,仍有部分单位从自己的短期利益出发,在人才录用时对如学历、性别、年龄等不必要的条件要求苛刻,即使是在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隐藏的就业歧视也难以避免,这背后也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一些社会招聘尚且欠缺安全保障。部分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就业环境缺乏认知,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权意识薄弱,容易让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存在一定隐患。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或者兼职过程中遭遇诈骗或者误入传销的案例频发,使得大学生对于一些公开的社会招聘望而却步,他们的就业信息多来源于高校推荐、熟人介绍或公开招考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需要的是兼顾实用性、安全性、便捷性、精准度的就业服务,公益性主题教育网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就业不仅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衡量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标杆。就业网站作为大学生较为信任的就业信息来源,高校必将在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题教育网站应在充分联动高校的情况下,从内容建设、形式建设、渠道建设三个方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内容建设重在“实”。要深入挖掘高校优质内容资源,沉淀并形成资源库,普及学生就业过程中真正用得上的干货知识。分类分级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围绕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点、需求点,真正做到“有用有趣有细节”,全面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素养和能力,让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懂得展示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努力认识自己,合理调整自己。
形式建设重在“轻”。在面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上绝不能照本宣科、长篇大论,要运用当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包装,充分利用大学生繁忙学业中的碎片时间,将内容与融媒体形式结合,做到移动化、便捷化、系统化、轻量化,使得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收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用信息。
渠道建设重在“全”。要提高站位打开格局,将全国优秀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集中在一起形成矩阵,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不断在交流中寻找新资源,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好想法,在资源汇聚中开拓新途径,让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变得可看可学可做,供全国范围内同行业或者同领域的高校参考,最大限度地让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受益。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毕业后是否能够成功就业,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其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素养。因此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素养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主要可从以下几步着手。
及时跟进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打通线上和线下,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长期性、有针对性的跟踪调研。对调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只有科学的研究结果,才会有助于后期开展精准的就业服务工作。
紧跟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态势。当今社会行业迭代更新速度加快,要求就业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向学生普及通识性就业知识的同时,也要跟上社会发展节奏,分析国家发布的最新相关政策及其背后的原因。以此为基准,把握就业市场用人需求和未来变化趋势[5],及时更新行业发展信息,向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精准输出,引导大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相关信息。
理论课程要结合互动和实践。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因此就业教育应充分结合互动和实践,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增进社会岗位体验。
重视就业心理辅导。要是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与高校合作开设专门针对就业的线上心理健康资讯服务。一方面当大学生因为就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时,要通过合理的干预和引导帮助他们振奋精神,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挫折。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自主调整心态,抛弃惯性思维模式,灵活就业。
在就业服务工作上,要从小角度切入高校就业教育,努力缓解就业难现状。有效的就业教育不能够脱离现实,主题教育网站应当协助高校,为大学生搭建通向社会的桥梁,引导他们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帮助他们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主题教育网站想要从本质上改变现状很难,因尽量打通高校和社会单位的渠道,引导青年人树立积极理性的就业观,鼓励他们开阔自身眼界,多接触社会,全面锻炼自身就业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