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艳ZHANG Shu-yan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朝阳 12230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美丽中国建设之路的起点,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必须进一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整体情况,同时探索新时期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可持续路径。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据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农村环境有待提高。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据统计,我国乡镇数量超过4万个,行政村数量超过60万个,生活垃圾重量多达1.2亿吨。如此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会影响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虽然我国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垃圾分类,但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态,甚至一些偏远农村还处于垃圾自然堆放的情况,缺少专人管理。在调查中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村民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仅是将其丢弃在道路两旁,如图1所示。许多路人和年龄较小的儿童也存在随手仍包装袋的情况,垃圾囤放在露天的环境下,不仅会变得腐烂恶臭,还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虽然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但垃圾处理水平却未实现同步升级,许多电子产品、塑料产品、电池、金属产品未能得到合理妥善的分类处理,对农村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除了来自农民居民的垃圾,大部分农村也邻近城市垃圾的处理地,大量城市垃圾涌入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中,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无法消化[1]。
图1 生活垃圾囤放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和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处置。许多农民为了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会使用过量的农药、化肥,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在农业污染调查统计中发现,超过85%以上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会将化肥作为主要肥料,年化肥施用量可达到90-160斤/亩,这是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安全上线的2-5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污染土壤资源还会影响农村的用水安全。不仅存在过度施用的问题,许多农民在处理农药废弃物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只有不到两成的农民会配合农业生产保洁员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代表,大部分北方地区如内蒙古、河北、山东地区在冬季农业生产中为保持地表温度适合作物生长,会使用大量塑料薄膜,仅是黑龙江省2020年的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就达到了近8万吨,塑料薄膜作为白色污染在自然环境下不容易分解,在填埋、焚烧的过程中还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如图2所示。另外,随着我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的整体数量和应用频率不断增长,柴油作为机械的供能燃料,整体减排系统比家用汽车弱,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合物污染农村空气,部分农民在处理焚烧秸秆时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与灰尘,加重农村空气污染。
图2 地膜污染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乡镇工业和制造企业发挥着重要经济作用,就以我国山东省来说,不仅是农业大省,全国的“菜篮子”,还涵盖了我国所有工业产品品类,而这些企业就分布在各个乡镇,虽然加快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但也带来了很严重的污染问题。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在污染排放管理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废水、废气与废料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据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在自给自足的农村生产环境下,许多村民只重视自家的环境卫生,对乡村的环境风貌重视度不足。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上存在很大随意性。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且在处理农用塑料垃圾和秸秆的过程中手段过于粗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2]。
在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情况调查中可以发现,许多基层环保管理部门存在相关方针政策落实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不仅未能有效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相关企业的整顿效果也不显著,甚至许多村民仍然不了解环保知识与垃圾处理常识。不仅如此,基层村干部和环保管理组织执行能力较弱,一些常见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问题、废水污水处理问题以及农业污染问题都未能得到妥善及时的解决。相应地,还未形成村容监督体系,村民参与监督治理的意识低,当发现污染情况和污染问题时不会主动与相关环保管理部门交流反映,导致整体环保质量和效率水平不高,无法切实改变农村的生态环境。
乡镇企业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模式粗放也是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首先,许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废水污染以及工业废渣。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生产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但考虑到增设废水、废气和废料的成本支出过高,政府对企业污染处罚的力度较轻,使这些企业更肆无忌惮。其次,我国农村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相应的乡镇企业也有着布局分散,数量众多的特点。且乡镇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传统型中小规模的企业,虽然涉及的领域多,数量大,但整体机械和科技水平不高,设备相对陈旧老化,在环保上的投入不能保证完全无害化排放,还存在过分掠取环境资源的情况。在治理这些乡镇企业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难点,为地区政府开展乡村生态治理工作增加了很大负担。
当前,我国社会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不重视也是环境污染治理难的关键问题,在新媒体网络技术全面推广和全方位渗透背景下,农村居民接触各类咨询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然而无论是电视、广播代表的大众性媒体,还是双微平台、短视频平台,在农村环境保护上内容都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经济性、娱乐性新闻以及商业广告。介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生态系统保护的文章、视频与公益广告极少。除此之外,在农村进行实地环保宣教的社会群体很少受到支持、鼓励和保护,导致参与农村环境环保教育工作的社会群体和个人越来越少,尤其可见整体社会对农村环保工作的不重视问题之严重。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阻碍到生态文明的全方位建设效果。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更好地提高保护和治理水平,以下是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和保护治理问题进行的思考。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与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有关,相比于城市随处可见的宣传栏和定期开展的环保宣教活动,针对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农村居民未能受到全方位的教育普及,缺乏基本的环保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了解,对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垃圾集中分类处理不重视。农村居民是享受良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权益主体,更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主体。考虑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为了保证有效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注意提高全体村民的环保主体意识和责任监督意识[3]。
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工作。考虑到当前农村环保宣传活动较少,村民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必须要全方位加强环保宣传工作。基层的政府主管部门不仅要深入农村群众,通过固定和流动的宣传载体,在各个农村积极开展动员大会,以广播、条幅、倡议书等途径形式,使广大村民了解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中,为后续引导村民参与治理监督工作奠定群众基础。村委会组织成员和村干部还要积极学习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相关政策方针,以此作为环保工作与污染治理的科学指导,重点完善村内基础卫生设施,例如清除旱厕,修建垃圾分类处理站,通过带领全体村民移风易俗,进一步改变以往不环保的生活方式,确保其实提高农村的环境卫生,保证全体村民生活质量,使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乡村环境的意识观念在全体村民中的深入渗透。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使全体村民将环保落实在行动上,相关主管部门还要积极开展环保主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更多村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对环境的破坏性,对自身饮水安全与健康的影响,使其积极学习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深入推广更环保、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环保思想,起到更好的辐射作用,还应将环保宣传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农村及其周边的学校进行宣传,全面普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理念,实现从学生到家长,以点带面的形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另外,针对中小学学生,不仅要在课上开展环保课程,还要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环保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行为对环境的破坏,使其成为改变农村风貌的青年力量,提高其环境保护素质,从根本上打破环保意识不高和治理能力不强的局限。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环境保护与质量相关的政策方针,包括面源污染治理、乡镇企业整顿以及环保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不仅提出了针对性的科学指导治理理论,还明确提出了具体处理方案。为了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执行力度,要结合不同乡镇和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和乡政府的政策为科学指导,结合各村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积极表彰保护和治理乡村生态环境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团体和个体,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加大媒体报道宣传力度,树立环境治理工作的先进标兵。而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分子,不仅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还要彻底曝光,以奖惩并行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广大村民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其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更好地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乡村天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基层干部的担当力,提高执行力,还要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引导,以此来提高农村环境智力宣传与执行水平,确保有效优化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同于城市企业和居民区的分布相对集中,农村乡镇企业和居民比较分散,基层领导干部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统筹治理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更加重视基层领导干部在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统筹,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使其能够针对村社区的具体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将环保政策落实在所有村民和乡镇企业的生活、生产中,使乡村居民和乡镇企业全方位意识自身在乡村污染治理工作中重要性。相应地,作为乡村基层领导干部还要制定一系列规范性和针对性强的科学治理计划,从村里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上,大力推广和宣传科学与环保的习惯。同时加大对片区的环境治理力度,特别是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农业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广大村民的环境知情权与监督权,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人公,地方政府应定期开展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总结汇报,使农村居民了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保政策的同时,构建起网络监督平台,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发表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和意见,针对当前的相关治理举措提出问题和见解,并通过在村委设置环保意见箱,更好地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环境治理主观能动性,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工作的针对性和执行力,提高村委会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更是发挥农村劳动力价值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顺应新时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来说必须走可持发展道路。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还要坚决落实环境治理的相关指标,做好相关废气、废水、废料的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通过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改变以往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入更先进环保的绿色生产技术和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同时积极与农村环境治理专家企业交流学习,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与物资消耗,避免浪费,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此来加快高质量发展转型[4]。
第一,加大对农村绿色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渠道,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事业,并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的方式,改变以往仅有国家专款补贴的状况,更好地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地膜污染、秸秆焚烧等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如此,还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据2020年建设年鉴统计,城市、县城、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率存明显差距,如表1所示。基于此,必须从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入手,加快补齐在农村污染治理中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做好生活污水与垃圾的处理规划编制。
表1城市、县城与农村污水处理率与生活垃圾处理率
第二,要加大政策和法律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以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污染情况为基础,保证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乡村环境治理的执行力。
第三,还要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与无害化建设,深入进行污染净化技术和设施的研发,提高农业污染的综合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中,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面源。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必须在正视当前不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可行性道路,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