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审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2-03-14 13:50潘孝珍肖婉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现代化体系

潘孝珍 肖婉婷

一、引言

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强有力地引导和规范我国公民活动,增进公共利益,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安全运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次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上被反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八大以来对其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在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化的结果,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需要不断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从辩证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是对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必要保障。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审计监督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相关部门展开检查、审核和监督等活动,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通过开展政府审计工作,有助于综合协调微观主体在宏观调控措施中的经济活动,促进微观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保证宏观调控中经济稳定安全运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免疫系统”,对揭示风险隐患、促进民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廉洁政府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号召,对政府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审计人才培养成为重中之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和审计方法也日新月异,政府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技能,审计机关不仅要搭建学习平台鼓励继续教育,也要创新审计方式,推进信息化审计。

二、文献综述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为国家治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蒋彭阳和刘玉仙(2020)认为政府审计应以“过程治理”为耦合原则,以“公权制约”为耦合手段,以“审计国家”为耦合目标,以“国家善治”为耦合路径。高文强(2020)认为政府审计属于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变动信息和扰动信息,来调节国家治理体系和制度。李晓冬和张希望(2021)从制度背景、国际惯例、公众受托经济责任观和需求角度出发,阐述了政府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据和作用机理。靳思昌(2021)立足于审计公共服务视角,认为政府审计信息应拓展给全社会共享,引导公众参与并促进国家治理。陈骏(2020)研究表明,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监督力量,该特征属性决定了其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保障地位。

新时代赋予了我国政府审计新使命,也对政府审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卿芳雅(2021)认为政府审计全覆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亟需应用信息化技术予以解决。夏维华(2019)根据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的信息化不足,对相关亟需攻克的难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徐鹤田(2014)认为应从审计机关培养和审计人员自我成长角度出发,合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马德林和阚爽(2020)根据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现状、招考职位信息等,分析了新时代政府审计机关人才需求特征,为审计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叶文晖和刘国常(2017)则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审计人才的现状,并基于ER P理念和大数据思维构建了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框架。李晓慧(2017)提出构建跨学科审计平台,融合多学科形成交叉知识体系,为满足政府审计不同层次需求,对审计专业本硕博不同层次实行差异化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和审计科研。郑石桥(2019)则认为,本科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特色课程来应对不同领域对审计人才的不同需求。可见,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政府审计人才能力培养的多方面要求和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我国亟需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政府审计人才培养。

三、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打造廉洁政府,督促公权力高效运行

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要建立一套高效运行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审计发挥着重大作用。政府审计具有“揭示”功能,通过审计手段发现被审计部门可能存在的违规违法和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利器,有助于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府。政府审计通过审计监督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控与制约,督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高效率的公权力运行机制。

(二)揭示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侯凯在202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揭示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审计需紧跟国家治理现代化步伐,将审计监督防范机制落实到位,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各级审计机关重要职责,及时发现社会运行中的财政、金融、企业等各类风险隐患,保证经济体系平稳运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正草案)》,第一章第一条指出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审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离不开高效的政府审计监督。

(三)关注民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关切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利益问题,直接决定着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安全,关注民生发展也就成为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回顾我国以前年度开展的政府审计工作,审计机关通过开展财政审计、三大攻坚战相关审计、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等工作,有效发挥了保障民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政府审计人才能力的要求

(一)对政府审计人才的业务能力有更高要求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政府审计承担的各项职能需要一批职业化的人才队伍来实现。政府审计人才的业务能力要求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知识结构方面,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知识,具备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也需要精通会计、经济等专业知识;在职业经验方面,在熟悉实际业务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继续教育,会计准则不会一成不变,政府审计人员应紧跟政策变化;在思维方式方面,不单单局限于传统审计流程和惯性思维,更要学会跳出制度框架,挖掘审计信息,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二)对政府审计人才的信息化能力有更高要求

在我国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关采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活动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应运而生,信息化能力成为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业务能力。在信息系统审计方面,政府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方案前,要充分了解被审计主体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特征,重点分析数据和系统结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储备,精通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以确保通过信息系统有效获取被审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和潜在风险。

(三)对政府审计人才的独立性有更高要求

审计独立性对审计工作来讲至关重要,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监督权时要求保持极高的独立性。在精神上,政府审计人员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客观事实出发收集审计证据,遵守职业道德和准则,不偏不倚地出具审计报告。在实质上,政府审计人员身份独立,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联系和近亲属关系。同时,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保持审慎的工作态度,严于律己,要有从成千上万数据中找出疑点的决心,针对审计环节保持谨小慎微的细心,面对冗杂工作坚持有条不紊的耐心,用“匠心”精神完成各项政府审计工作。

五、当前政府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学历教育中忽视政府审计能力培养

我国开展审计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尽管在表述审计专业具体人才培养方向时,往往都会涵盖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方向,但实际中大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体系基本都是围绕社会审计。按照我国《宪法》、《审计法》等规定,必须接受政府审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国家事业组织;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相比,往往要求审计人才具备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当前审计专业学历教育中忽略政府审计能力培养,将导致审计专业毕业生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影响政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职业继续教育体系未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和会计准则变更较快,审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保持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审计部门往往缺少具体的后续职业教育规划,培训时间短,忙于应对日常审计项目。政府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没有系统化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单纯停留在基础实践层面,难以系统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政策,也难以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提升自我能力。因此,制定政府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规划,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审计干部培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三)信息化能力对接不足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政府审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一方面,我国正在加快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署开展“金审工程”建设,将大数据应用于审计实务,初步实现了政府审计工作的信息化。但是数据库应用软件由不同公司开发设计,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存在数据接口难以对接等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对接能力不足。目前大数据审计人才匮乏,能将审计业务与大数据技术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且大部分政府审计人员年龄偏大,最终导致信息化审计风险隐患大,对接效率低等问题。

六、国家治理视角下加强政府审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课程体系

针对政府审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状,我国高校应积极开设计算机审计或大数据审计相关课程。在课程设计上需要紧跟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体现时代发展特征。加强以会计或审计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审计课程建设,重点融入政府审计相关业务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计自动化能力和信息化对接能力,提升政府审计人才的整体素养和能力层次。教材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最新审计案例,使学生充分掌握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新涌现的审计方法。

(二)突出实践教学

对于审计专业在校学生,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政府审计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通过增设计算机二学位等方式,鼓励审计专业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加强计算机能力学习,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结合大数据应用趋势,注重政府审计专业人才的大数据审计能力培养力度,并与地方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特派办等加强联系,采用政校共培等方式,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双向融合。

(三)加强职业培训

对于政府审计部门的新入职人员,应注重后续培养,加强职业培训。首先,把好入口关,在政府审计人员招聘时注重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其次,通过加强职业培训,盘活现有政府审计人才。对于大数据环境下产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案例及时进行总结推广,使之内化为政府审计人员的内在业务素质,指导审计业务实践,形成知识循环上的闭环。政府审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高校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邀请高校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定期授课,提升政府审计人员的理论深度和业务广度。

(四)配套措施:审计独立性的制度保障

政府审计本质上是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保障政府审计独立性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高效运行,实现公共资金安全使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除了加强政府审计人才培养,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审计独立性也是极为关键的配套保障措施。首先,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前提是保障审计经费来源。经费不足则处处受限,应将审计署相关人员和业务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省级及下属市县级审计机关的经费列入省级年度预算,保证审计机关经费独立性。其次,审计部门负责人和人事权限也需保持独立。审计干部由上级审计机关任命,开展重大审计项目时从各地方抽调人员组成新的审计队伍,确保审计人员的高度独立性。最后,制定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来自立法层面的制度保障,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独立性,确保政府审计工作不受外界干扰。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现代化体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