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 阎守正 冯诗婧 范慧君
(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
PM2.5导致气候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备受广大学者关注,开展了诸多研究[1-3],研究领域涵盖PM2.5来源解析、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作用危害等[4-7]。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大连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2018 年大连市区6 项污染物浓度首次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 3095—2012),但是由于区域污染传输和气象因素等不利条件叠加影响,仍有PM2.5重污染天气发生,部分区市县存在PM2.5超标情况,PM2.5还是影响大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对比分析大连市PM2.5的时空变化特征,深入了解现阶段大连市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情况,为PM2.5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运用大连市常规自动监测国控子站和市控子站数据。大连市区PM2.5浓度均值为10 个国控子站监测数据的平均数。
3.1.1 日变化
大连市PM2.5浓度在07:00—09:00 出现早高峰,随后边界层抬升数值略有下降,17:00 开始浓度又升高,与傍晚边界层开始下降以及周边生活源、交通源和燃煤源排放有关。其中,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和花园口经济区日变化明显,说明该区域受本地源影响大,长海县比较清洁,PM2.5浓度最低且日变化不大,见图1。
图1 2018 年大连市PM2.5 日变化
3.1.2 月变化
由于污染源组成和气象条件的不同,PM2.5月变化特征存在地区性的差异。图2 是2018 年大连市PM2.5月变化。由图2 可见,各区域PM2.5月浓度都具有双峰型变化,2 月和11 月浓度高。按照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评价,PM2.5月均值超标集中在1—3月和11 月,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和庄河市PM2.5污染较重,非采暖期的PM2.5浓度均低于采暖期,其中普兰店区相差最明显,说明采暖燃煤排放导致PM2.5浓度升高。
图2 2018 年大连市PM2.5 月变化
3.1.3 年际变化
图3 为大连市PM2.5年际变化趋势。由图3 可知,2013—2018 年大连市区PM2.5年均浓度有下降趋势,仅在2014 年略有反弹,2018 年PM2.5年均浓度降低到30 μg/m3;其他区市县从2014 年开始监测PM2.5,普兰店区和长兴岛2015 年PM2.5浓度升高后又下降,其他区域均下降。参照大连统计年鉴数据(见表1),2014 年大连市工业废气和烟(粉)尘排放量较高,在2017 年降低到统计期间的较低水平。可见,加大工业源管控、减少废气排放对PM2.5浓度降低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图3 2013—2018 年大连市PM2.5 年际变化
2013—2017 年大连市工业废气和烟(粉)尘排放量统计见表1。
表1 2013—2017 年大连市工业废气和烟(粉)尘排放量统计
由于地形地貌、人口活动和污染源分布的不同,PM2.5具有独特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连市各区市县PM2.5具有中间浓度高,并向东西方向递减的分布特征,有两个PM2.5浓度高值中心。金普新区、普兰店区和瓦房店市交界区域为PM2.5污染主中心,市区的甘井子区PM2.5浓度也较高,是次中心。
2018 年,大连市区出现1 d 重度污染(AQI>200),首要污染物为PM2.5(以下简称PM2.5重污染日),主要是由于本地扩散条件较差叠加上游地区的污染传输影响。PM2.5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采暖期,这也是北方城市的普遍特性[8-9],其中,普兰店区PM2.5重污染日最多,长海县未出现,详见表2。
表2 2018 年大连市各区市县PM2.5 重污染日统计 d
(1)2013—2018 年大连市各区市县PM2.5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非采暖期PM2.5浓度低,采暖期浓度高,2 月份浓度最高。PM2.5月变化为双峰型,与大气边界层高度和污染源排放量日变化有关。
(2)PM2.5浓度由中间向东西递减,北部县区浓度高,市区和长海县浓度低。
(3)2018 年除长海县外,其他区域均出现重污染日,且集中发生在采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