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白彦萍治疗湿疹的经验

2022-03-14 03:11来丽霞白彦萍杨皓瑜陈柏林罗莎孙玉洁柳赛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牡丹皮防风湿疹

来丽霞,白彦萍,杨皓瑜,陈柏林,罗莎,孙玉洁,柳赛赛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3.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湿疹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强烈瘙痒和炎症性湿疹样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1]。国内湿疹病例占皮肤科门诊病例的15%~30%,流行病学表明,在过去30年,湿疹终身患病率逐渐增长,达到10%~20%[2-3]。湿疹病程较长,长达数年不愈,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伴有焦虑、精神紧张、失眠等精神改变[4-5]。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湿疹的主流方式,局限型湿疹以中医为主、西药外用,泛发性湿疹以西医为主、中医协同[6]。通过辨证论治的合理运用达到调理机体、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的目的[7-8]。

对于湿疹的治疗,白彦萍教授总结出湿疹致病特点及不同分期病机特征,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个体化应用,强调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综合辨证分析后通过高频药物和核心药对的使用进一步精准用药。本文收集整理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其辨治思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并由白彦萍教授治疗的湿疹患者病历资料,涉及患者558例,男性229例,女性329例,年龄18~60岁。

1.2 筛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湿疹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9]。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等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急性期皮损表现以红斑、水肿为主的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以及炎性渗出,皮损中心重,逐步向周围蔓延,外围可散在丘疹、丘疱疹,境界欠清楚。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逐渐变轻,皮损渐结痂、脱屑。慢性湿疹以皮肤粗糙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部分伴有色素沉着或减退。湿疹皮损常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自觉瘙甚,常伴搔抓。可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协助诊断。

1.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湿疹诊断标准;(2)治疗采用中药饮片;(3)病历记录完整。排除标准:拒绝提供完整病历资料者。

1.3 数据处理

1.3.1 数据规范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10]、《中药学》[11]规范中药名称。

1.3.2 建立数据库 提取患者信息及处方资料,将数据信息录入Excel软件,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建立湿疹病例数据库。

1.4 数据分析 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再导入SPSS Statistics及SPSS Modele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证型、证素、单味中药、中药功效分类、中药归经采用频数分析法,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资料基本情况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既往病例资料进行筛选,共有1 276诊次的病例符合要求,即纳入研究的处方1 276张。

2.2 药物频次 1 276张处方共涉及药物316味,药物总频次为20 803次。其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为甘草,其次为防风、牡丹皮、白术、鸡血藤、黄柏、苍术等。根据使用频次高低,在此列出频次前十位的中药药物及其频次、频率,见表1。

表1 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中药高位频次表

2.3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将收集的方剂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数设定为10,即支持度10%,置信度设定为0.7,得出常用的两药组合依次为生地黄-牡丹皮、金银花-牡丹皮、刺蒺藜-防风、牛膝-鸡血藤、威灵仙-鸡血藤、徐长卿-牡丹皮、徐长卿-防风,常用的三药组合依次为秦艽-牡丹皮-防风、生地黄-防风-牡丹皮、苍术-秦艽-防风等,牡丹皮常与金银花、生地黄、黄芩、苍术、苦参、地骨皮、防风、黄连、地肤子、徐长卿、黄柏、秦艽、白术配伍,白芍常与柴胡、当归、首乌藤配伍,当归常与白芍、秦艽、防风、地骨皮、地肤子配伍,防风常与生地黄、秦艽、苍术、黄连、牡丹皮、白术、苦参、当归、连翘、徐长卿、刺蒺藜、地肤子配伍,黄柏常与桑枝、苦参配伍,鸡血藤常与威灵仙、牛膝配伍,见表2和表3。共涉及核心药味30味,其网络化展示如图1。

图1 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常用中药网络展示图(去甘草)

表2 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中药二项关联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0.7)

表3 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中药三项关联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0.7)

2.4 基于聚类分析的药物组合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药物之间配伍使用的规律,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对频次≥100次的52味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7类药物。见表4和图2。

图2 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常用中药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4 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中药聚类分析表格

3 讨论

3.1 起于病因,基于病机,分期而治 湿疹的发病原因复杂,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基于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白彦萍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为素体禀赋不足,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物,使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加之外感风湿热邪,七情内伤,风、湿、热邪郁于腠理,滞于肌肤,气血与风湿热邪相搏,致局部气血瘀滞失养而发病。

通过表1中列出频次为前十位的中药药物及频次和频率,本组也发现治疗湿疹药物使用以清热、祛湿、止痒、活血为主,符合湿疹“风湿热瘀”相互夹杂的主要特点。湿疹按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12],各阶段症状表现不同,病机可相互转换。白彦萍教授总结湿疹发病病机在初期为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病情进展,湿热蕴结于内,熏蒸于外,或血中毒热,此时以湿热为主;病期迁延,湿热蕴久则伤及脾胃,脾失运化,湿性重浊致伤阴耗血、气阴两虚或脾虚血燥而迁延不愈,出现“久病必瘀”[13]的特点。但无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湿疹均病程不定,易复发,可相互转换,易缠绵不愈。

3.2 全局观念,整体辨证,标本兼治 《外科正宗》言: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湿疹发于体表,却源于脏腑功能紊乱,因此白彦萍教授认为治疗湿疹需具有全局观念,注重整体辨证,标本兼治。湿疹的整体辨证包括皮损辨证和全身辨证,临床辨证时将局部皮损症状和全身症状相结合。通过方剂数据关联规则分析(表2、表3),常用的中药二项关联分析和三项关联分析提示药物使用要注重药对配伍的使用,或加强祛风止痒、或着重清湿利热、或注意活血通络,在治疗时根据湿疹不同分期病机特点选择药物治疗。急性湿疹皮损以红、肿、热、痛、痒为主要特点,皮损潮红,伴有灼热感,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瘙痒遇热加剧,抓破渗液流滋水,渗出比较多,常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疗以清热利湿止痒、滋阴养血疏肝为主;亚急性湿疹发病较缓,皮损淡红,有丘疹,瘙痒,渗出减轻,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疗以健脾和胃化湿为主;慢性湿疹病程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损粗糙肥厚,剧痒难忍,遇热或肥皂水洗后瘙痒加重现[14],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等症状,治疗以养血祛风止痒、补益肝肾为主。湿疹辨证的同时应注重部位辨证,头面部湿疹注重祛风止痒,耳、乳头、阴囊湿疹[15]注重清利肝经湿热,腹部湿疹注重解表通里并清热解毒,小腿湿疹以湿热邪气闭阻肢体为主,应注重清热燥湿,而手足、肛周湿疹易成慢性,日久血瘀故注重活血化瘀。

3.3 辨证施药,灵活运用,注重个体化 通过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物30味(图1),分别为防风、白术、鸡血藤、牡丹皮、黄柏、当归、地肤子、白芍、陈皮、苍术、生地黄、秦艽、地骨皮、苦参、桑枝、黄连、黄芩、全蝎、金银花、首乌藤、刺蒺藜、薏苡仁、桃仁、柴胡、丹参、威灵仙、茯苓、连翘、牡蛎、牛膝,以清热、除湿、活血、凉血、祛风、润燥为主,清热分为实热、虚热,以实热为主,除湿或湿热,或寒湿,分为燥湿、芳香化湿和利水渗湿,又常佐以理气。核心药物的使用符合湿疹治疗以消为贵的治疗法则,可见白彦萍教授在治疗湿疹时善于抓住病机特征,同时根据病机变化灵活配伍运用。

核心药方的应用体现了分期辨证论治的综合使用,聚类分析得到七类药物(表4、图2),第一类为当归、白芍、柴胡、百合、首乌藤、黄芪、黄精、知母、玄参、地骨皮、麦冬,以养血活血,滋阴清热为主;第二类为桑枝、姜黄、鸡血藤、全蝎、桃仁、当归尾、红花、丹参、威灵仙、牛膝、牡蛎,以养血活血,除湿通络为主;第三类为刺蒺藜、皂角刺、防风、秦艽、徐长卿、山药,以祛风除湿为主;第四类为金银花、连翘、牡丹皮、生地黄、白茅根、黄柏、苦参、地肤子、马齿苋、苍术、萆薢、薏苡仁、泽泻、车前子、厚朴,清热凉血除湿为主,或燥湿,或利湿,或化湿;第五类为黄芩、半夏、黄连、甘草,也为清热燥湿之品;第六类为白术、茯苓、冬瓜皮,功在健脾除湿;第七类为陈皮、钩藤,功在调肝脾,理气健脾祛湿,平肝熄风。

综上所述,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注重辨证用药,根据不同症候特点选择分期药物治疗,在注重整体辨证的同时结合不同部位湿疹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有热,可用金银花、连翘、马齿苋、知母、地骨皮等。除湿,或清热燥湿,可用黄芩、黄连、黄柏、苦参;或利水渗湿,可用地肤子、薏苡仁、茯苓、萆薢、泽泻、车前子、冬瓜皮等;或芳香化湿,可用苍术、厚朴之类,佐陈皮健脾理气除湿;或加散寒祛湿之威灵仙、徐长卿,祛风湿热药之秦艽、桑枝;甚可用温化寒痰之皂角刺、半夏。活血,可用鸡血藤、桃仁、丹参、牛膝、姜黄、红花、当归尾、全蝎之类;清热凉血,可用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白茅根等。兼脾气亏虚,可加白术、黄芪、山药等补气药;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可加刺蒺藜、牡蛎、钩藤、全蝎等;阴血亏虚,可加当归、白芍、百合、黄精、首乌藤等补阴血之品。若有表邪存在,可加发散风寒药如防风,发散风热药如柴胡。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临床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分析了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的思路。白教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认为湿疹的总体病机以“风湿热瘀”相互夹杂为主要特点,不同分期有所侧重,根据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各阶段表现不同,要注重病机变化及时调整方药使用。辨证时注重整体把控,将局部皮损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以清热、祛湿、止痒、活血为基本法则,分期而治的同时注重以消为贵、寒热并用、标本结合。因湿疹病因复杂,发作部位不同,注意区分局限型湿疹与泛发型湿疹的不同,根据皮损发作部位特点及归经注重个体化灵活用药。中药治疗湿疹既能调节脏腑功能又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湿疹复发率,具有内外兼调、综合治疗的特点,值得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牡丹皮防风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识别真假牡丹皮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大楼的防风攻略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Regularity of Wind-dispelling Medication Prescribed by LI Dong-Yuan: A Data Mining Technology-based Study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