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探索

2022-03-14 13:09刘柳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文美术素养

刘柳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美有着更多的关注。而高校美术人才的培养,更是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生活气息之美。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下,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高校美术教学中,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优化,增强美术人才的培育效果,从而逐步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在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中,为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精神,通过提升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的整体优化。同样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实践内容,通过改革美术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凸显美术教学中鉴赏美、发现美、欣赏美的教学价值,通过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的价值

在高校开展的教育上,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同,相对而言,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美”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改革上,需要以美术教育来提升美育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此为美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同样,在高校美术教学上,增强学生鉴赏美、欣赏美和发现美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高校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基于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以高校美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从而为高校美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新路径。因此,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育研究至关重要。

二、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改革问题

在高校的美术教育研究中,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导致实际的创新力度不足。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下,我国高校为落实国家素质教育政策,也在美术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但在整体教学形式上,改革并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育呈现出一定的落后性。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前教师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仍然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不高。同时,单一的教学方法具有陈旧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仍优先于理论教学,保留的学生实践时间少,也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没有针对性。美术教育开展时,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设备陈旧、老化,不适应信息时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能力培养问题

在高校的美术教育研究中,部分高校重视办学效益,导致实际的学生综合素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学生的美术兴趣不足。部分高校只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的实效,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此外,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社会氛围比过去更加功利。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其影响。由于当代高校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美术学习中,人们很容易将精力转移到自己的个性发展上,忽视了对美术知识的研究和对美术素养的提高。由于学生的绘画技巧差,对美术缺乏深刻的理解,此外,随着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度较高,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不高,严重限制了他们美术能力的提高,教学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身的创造力[2]。

(三)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在高校的美术教育研究中,需要关注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学科研的发展。目前,许多高校中美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低,综合素质也较低。大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缺乏创新意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涉及高校资金有限,没有为提高美术教师实践能力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教师培训不够,有些学校在美术教学设施方面也非常缺乏,教师实践能力差,学生没有相应的设备进行实践,实践能力不高。同时,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部分美术教师不注重提高专业知识,未能积极地学习和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较为被动,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并且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3]。

(四)人文素养培养问题

在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普遍缺失,这就导致学生在人格、性格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高校美术教育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性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对高校美术教学课程不够重视,对其属性挖掘不够深入,这就导致其对人文性培养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其教育功用和价值受到限制。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学生缺乏过硬的品德修养,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更谈不上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也难以为国家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因此,在新形势下,美术教育必须积极发挥自己的人文素养教育功用,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高校美术教育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培养现代化高素养人才的实际需求[4]。

三、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实践策略

(一)明确高校美术教育职责

在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实践上,需要发挥美术教育的基础作用。美术教育在改革实践上,要明确教育的责任与目标,通过发挥美术教育的实际价值,从而满足对学生鉴赏美、发现美与欣赏美能力的培养。同样开展高质量的美术教育,也能够让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不断完善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明确相应的美术教育职责,从而为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提供保障。在高校开展的美术课程教学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欣赏美与发现美,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发现和赏析,从而感受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5]。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品质,是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传统的高校美术教材内容,缺乏对人文知识的有效融入和设计,这就导致其人文价值受到限制。对于美术教育而言,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依托,对相关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保障美术教学内容的质量。作为教师,要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对于落后于时代的美术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删减,而对于一些与时代联系紧密的美术作品,或者学生喜爱的内容,可以在教学中作出补充。例如,针对有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有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有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有的作品教导学生如何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挖掘作者的人文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学生的知识需求情况,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和丰富,在教育中加强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融入,优化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培养[6]。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高校美术课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以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明辨美丑善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结合一定程度的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层次的创造美的能力,以引导他们创造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必须依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设计工作,能够以学生人文素质和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设计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完善教学、课文解读、课后导学3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探究等模式,对所设置的美术欣赏问题进行解决,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依托,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认识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专业需要、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例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故事讲解法、作品创造比赛法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相关美术知识,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7]。

同样在创新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设计让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让学生明白团结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助的优良品质。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可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画展的策划、宣传,作品的收集、整理,会场的布置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各小组成员间相互协助、出谋划策,既学到了一些与设计相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团结协助的精神,同时,在班级建设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能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8]。

(三)合理运用美术鉴赏教学

通常情况下,美术教学是以教师讲解相关美术作品和艺术知识为主,教师对作品的主要内容、思想、技法进行详细的讲解,该类教学模式下教师做得多,学生做得少,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美术知识。此模式下,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美领悟得不深刻、不到位,这种教育模式必然制约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制约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要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必须在美术教学上突出鉴赏教学,为学生提供美术作品鉴赏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参与鉴赏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有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需要做好鉴赏引导,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帮助学生开展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鉴赏活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品味的方式,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对作品的艺术效果进行品味和把握,挖掘作品的价值。在鉴赏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9]。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核心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只有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才能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影响和感染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应该把握课堂时间,更应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把握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把审美和人文教育渗透到自己的美术教学中,以习惯养成为切入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体现美术教育这一学科的真正目的。同时,努力提高美术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校可以为美术教师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先进的美术知识和教学理念,为美术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让教师了解企业当前对人才的实践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使兼职教师享受与全日制教师相同的职业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高校教学课程建设,对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文化和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升华学生的自我个性[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育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加强文化素养,增强美育教学效果。同时,在高校美术教育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应的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提升高校美术教育质量,为新型美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从而为我国美术领域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人文美术素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人文社科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