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梅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中华传统手工艺形式多样,至今还保留着为数众多的传统手工艺产业,竹刻艺术就是其中之一。留青竹刻是竹刻艺术中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也称其为皮雕,是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即利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让整个雕刻图形产生图底变化的艺术形式,极受人们的喜爱。传统手工艺术是古人在劳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而出的智慧结晶,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怎样走出新模式、新发展、新路子,传承传统文化,培养非遗竹刻人才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影响下,渐渐展现出发展疲态,特别是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使得一些地区的民间艺术出现边缘化的情况。非遗竹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也因缺少传承人而陷入发展困境,因此必须加强非遗竹刻传统人才的培养。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项目,将绘画与雕刻艺术融为一体,从业门槛比较高,人才培养具有一定难度,常见有三种类型——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校教育。
师徒传承是传统手工艺常见的人才培养方式,由师傅带思想、带技能、带作风、带品德,由徒弟学精神、学本领、学经验、学做人,最终实现师徒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局面,这对于传承传统手工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传授手艺的工作中,师傅需要对学生资质进行筛选,并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设置学习年限。学习期间,徒弟需要给师傅做助理,学习期间完成的作品归师傅所有。通常师傅带出个出色的徒弟需要五到七年时间,时间越长,徒弟的技艺会越精湛。然而,实际上很多学徒掌握了初步的雕刻技巧后就会离开,自己另立门户。也有学徒缺乏耐性,学了两年就离开了,有的甚至学了一年多就走了,学艺不精,对留青竹刻的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些原因一般技艺高深的艺人不再愿意收徒弟,这给留青竹刻技艺的传承带来隐患,所以师徒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也不是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其弊端主要是培养的人数有限,徒弟和师傅所学的技能和知识面相对局限,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有很大一部分是家族内部传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大人的熏陶从而传承技艺,培养成本较低。有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具有封建特点,比较封闭保守,甚至始终坚持“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等观念,随着社会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极易造成传统手工艺的流失。留青竹刻作为重要的传统手工艺,其人才培养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家族内部传承,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二代留青竹刻手艺人大多数都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行业,从事传统留青竹刻的人越来越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完成一件留青竹刻作品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完成作品的过程比较枯燥,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宁可出去工厂上班也不愿意从事竹刻工作;第二,作品的经济价值也不是很可观,往往一个月才能雕刻完成的竹刻作品,售价也只有三四千块,很多机器完成的竹刻作品,用时比较短,也能卖到这个价钱,这也是导致家族传承受阻的根本原因;第三,家族传承不太能够接受别的家族的技艺和手法,固步自封,也很难做到多方技艺融合,没办法促进竹刻技艺的交流和发展。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机构,尤其是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产业结构的重要责任,传统非遗项目也同样需要校园作为桥梁继承和发扬下去。特别是在学校育人和育才机制的作用下,更能为培养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开拓路径。在我国,工艺美术院校曾经是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摇篮,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素质、有品格、有能力的手工艺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迎合市场需求进行了专业调整,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专业逐渐被新兴的专业所取代,虽然部分学校还开设留青竹刻的专业,但规模相对较小,人才培养数量也比较有限,并不能为传承和发展留青竹刻艺术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保障。
一直以来,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作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存在较多弊端,特别是在人才的数量、学习的周期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因此,以学校教育模式为平台,兼顾家族与师徒传承的优势,整合产业化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传承与保护、可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对于非遗竹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更需要充分发挥师徒、家族及学校的育才作用,使之拧成一股绳,凝聚成一股力,相互发展、相互作用,才能将非遗竹刻艺术传承下去,并让其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人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人。基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再细化各个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备、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合适的教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能够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人才培养模式有不竭的动力。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才具有该文化赋予的家国情怀。这份特有的情感和处世胸怀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的命脉,是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的灵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主体,应当遵从国家出台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在轰轰烈烈的非遗项目传承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才能担负起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的重任。以湖南的邵阳学院为例,湖南邵阳学院为了培养竹刻人才,创办“宝庆竹刻”+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立足地方产业,推动地方产业文化发展,通过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把传统的竹雕技艺与设计的思想、创意相互结合,推动宝庆竹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竹刻技艺在新的现实条件下重新焕发生命力,对于“传承与创新宝庆竹刻技艺”“培养竹刻艺术人才梯队”“带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竹雕老艺人和在校学生的组合是传统技艺与新思想的碰撞,扎根于邵阳地方文化,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化3D打印设备结合,既能创新传统的技艺,又能培养出创新型技术人才。
苏州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问题,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办法中提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及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传统手工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及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可见,苏州市鼓励非遗项目生产,始终坚持保护传承原则,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积极评选技艺传承人,搞开放区项目,将手工技艺者召集到一起集中工作与经营,营造市场氛围,招商引资等等。所有项目中,留青竹刻技艺投资回报周期长、利润低、经营规模小,因此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地方政府应该结合现实条件,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及关心,着力解决竹雕艺人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并给予优惠政策,减轻竹刻艺人的经济负担。此外,苏州市政府加强本地留青竹刻文化品牌的打造,注重提高本地留青竹刻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投加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大力推动竹产品加工工艺的发展,通过生产出切合实际的艺术作品来调整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尤其是在宣传和推广方面,赋予留青竹刻艺术品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使之从以往的日常用品转化为具有高观赏性的收藏品和高档的礼品,既迎合了人们追求高雅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留青竹刻艺术的旅游和市场营销一体化服务体现的构建,使留青竹刻艺术品走入当代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喜爱。
在传承与保护非遗竹刻传统的大环境下,高校不仅要以保护非遗竹刻文化为己任,更要以培养非遗竹刻传统人才为使命。作为海纳百川、创作力集中的地方,高校应当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充分结合非遗竹刻艺术传承面临的问题,积极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助力于非遗竹刻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在教学理念方面,高校应当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特点、情感态度及职业成长规律,从学生的专业素养发展和能力构建出发,以非遗竹刻大师加专业教师教学为手段,以培养非遗竹刻传承人为目标,培养素质高、品格好、能力强的非遗竹刻从业者。
在师资力量方面,高校应当加强对非遗竹刻教师人才引进与培养,重视完善相关教学技术设备,营造良好的育人和育才环境,为培养人才和研发新产品提供支持与保障。比如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邀请竹刻大师以客座专家的身份走进校园,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学习这些非遗竹刻艺术家高超、精湛的竹刻技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借由这些非遗竹刻艺术家的指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创作灵感,以及强化技艺,从而锤炼作为非遗竹刻传承人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在课程构建方面,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转变传统的“鸡鸭鹅式”的硬性教育方法,努力克服传统狭隘的课程观。特别是要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加强课程教材的编创。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竹刻艺术家指导课程创建,完善第一课堂(理论课和实践课)和第二课堂(公共选修课、社团及大师工作室)。通过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合理科学地设置理论和实践兼备的课程脉络,使学生能够进行进阶式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在专业教学方面,高校应当围绕学生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构建需求,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首先,保证教学内容前后的有机整合融通,使之能够分层递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开阔视野思维,扩充知识储备,以及丰富实践经验,最终实现层次的拔高和能力的提升。其次,坚持“技能成熟,走向市场”的教学目标,从文化熏陶、兴趣爱好、技能发展等角度出发,采用“双导师”制度进行教学。通过按照现代化学徒制度构建“双导师”师资队伍,以专业教师教学为主,以外聘非遗竹刻大师为辅,配合顶岗实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非遗竹刻技艺,最终成长为合格的非遗竹刻传承人。
总的来说,高校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积极促成教学相长的局面。通过实现共同创作、相互引领、共同学习,最终达到双赢。在此过程中,高校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人才培养方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续人才培养与传播展示交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生根、发芽与可持续发展。
非遗竹刻艺术要到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力于地方竹刻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也需要高校培育出更多素质高、能力强、品格好的非遗竹刻传承人。但就现实来说,要突破当前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校园传承与地区旅游发展态势,大力激发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模式,形成体验式、互动式的产学研销新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链,凸显其竞争优势,才能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教育与产业产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