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珍拉从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神话是先民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寄托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摩梭人具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化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至今,神话是摩梭口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摩梭民间流传了各种形式的神话故事,是摩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其中包含了摩梭人的婚姻观、家庭观、生命观以及包含了对理想人格的倡导和塑造等,是摩梭人道德教育和传播的载体。
摩梭传统的婚俗是走婚,走婚双方没有婚姻的契约,由单纯的感情走到一起,因感情出现破裂另找幸福,孩子由女方抚养且男方无需担负过多责任,他的主要责任是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相传格姆女神(摩梭人信仰的女山神)是一个美丽、善良、多情的女神,时常热心帮助贫苦的村民,也不避讳男女之嫌,因此,她心仪的山神离开了她,格姆女神感到很失落,于是决定以后都要追求自由舒适的爱情。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两情相悦,价值观念相近的人才会相互吸引,生活中会出现因感情问题了结自己生命的人,如何解决失恋困境?或许可以学习格姆女神这种豁达的心理,婚姻是彼此奉献、理解和关怀,只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才能找到幸福,所以摩梭先民也效仿格姆女神以走婚的方式维持婚姻关系。
摩梭神话中的爱情宣扬的是一种自由的恋爱观,但现实中走婚却备受争议,在很多不了解的外人看来走婚就是一种对婚姻的不负责。但在摩梭人看来,走婚是他们对婚姻最美好的表现形式,虽然男女之间没有一纸契约,却有着很多的道德禁忌,如禁止近亲走婚、禁止同时与多人走婚、禁止在家人面前提及性相关方面的话题等。摩梭人的婚姻无关金钱、地位,仅靠最真挚的感情来维系,体现了他们对自由的理解和对爱情的向往。
在摩梭大家庭中,成员大部分都是以祖母为中心的同一血缘亲属关系,摩梭人的观念中不鼓励分家,所以家庭成员较多,家庭的和睦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摩梭先民重视家庭的和睦,如在风俗神话中对祖母屋整体建构的理念上,以土房套木房的形式,建成“回”字结构,外围是土房,内围是木房。预示着亲人之间情感的凝聚力,摩梭家庭以祖母为核心,家中大小事务都会征求祖母意见,祖母在家庭中最具有话语权,在祖母的维系下,家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系和谐。家中的舅舅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孩子有很多个“母亲”,家庭成员之间会义无反顾地为对方着想、为家庭付出,这种责任意识是摩梭家庭观的外在体现。
以摩梭神话中的一个故事为例,相传一对母女相依为命,母亲逝世,女儿割舍不下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到何处都会为母亲准备一份食物,母亲看到女儿尽孝如此辛苦,托梦告诉她只要在吃饭前在锅庄(火塘正上方的一个石柱)上放点食物即可。所以饭前敬锅庄仪式是摩梭母系家庭的象征,表达了对祖先、长辈的感激与尊重。要而言之,摩梭人很讲究家教家规,对长辈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因此,摩梭家族内部聚合力很强。
摩梭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不能随意破坏,泸沽湖(母亲湖)、狮子山(格姆女神山)便被视为当地标志性的圣地,所以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仍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摩梭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泸沽湖、狮子山占据的地形位置特殊,做好保护措施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摩梭自然神话中往往把自然物神灵化。如泸沽湖的形成就流传着两个不同的故事:一是泸沽湖本来没有湖,在这里生活着一个古朴的村落,村子里有一个孤儿,家境贫寒,负责为地主家放牛,有一天,在放牛途中听到一个声音在叫他,他闻声寻去,看到一个洞口被一条大鱼堵着,鱼尾巴露在外面,这个声音告诉他“你每天可以切一块肉吃,但不能告诉别人”,小男孩答应了,自此,他每天都会来切一块肉,切完之后肉又长了出来了,一段时间后,一些村民发现了端倪,便挡住去路问小男孩,小男孩闭口不说,于是他们便尾随其后,结果发现了这个惊天秘密,贪心的村民想把大鱼拉出来,找了九头牛齐力把鱼尾巴拽出来,结果拽出来的一瞬间洪水倾泻而出,瞬间淹没了村庄,这时刚好有一位母亲在喂猪,看到洪水迎面扑来,她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放到猪食槽里,用食瓢把渗进来的水舀出去,最后小孩活下来了,但是母亲却牺牲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后人把泸沽湖当作母亲湖。二是在爱情神话传说中泸沽湖是格姆女神的眼泪,据说格姆女神的恋人与她身处异地,每晚会骑白马来相会,有一次他们之间产生了误会,恋人失望骑白马扬长而去,泸沽湖就是白马踏过的脚印,格姆女神望着远去的恋人,流下的泪水填满了泸沽湖。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都赋予泸沽湖更深的意义,所以当地对泸沽湖的保护力度很大。在云南,高原湖泊泸沽湖的水质和抚仙湖并列,成为水质最好的湖泊。摩梭先民很早之前就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劝君不吃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不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三月是动植物繁殖和万物复苏的季节,当地人们深知这一自然规律。在传统禁忌神话中规定禁止在祖母屋火塘上烹饪捕回来的野生动物,这会被认为加深了自己的罪孽,更是对火神的亵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纠正改变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自然观,这些观念至今仍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摩梭神话故事体现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进一步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质朴睿智的生态伦理观,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摩梭人认为,为人和善、热爱劳动、做人诚信、舍己为人等是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摩梭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好看的姑娘可以找(娶),不会织布的姑娘找不得。”这说明勤劳的女子更受人们的喜爱。在神话故事中格姆女神原本是一个勤劳、勇敢、乐于帮助人的女子,为了百姓能够幸福生活下去,她不屈服于恶势力,最后牺牲,而其灵魂却徘徊在狮子山上,成为这座山的女山神,因此,在摩梭语中称此山为“格姆”,现在人们都称其为“格姆女神山”。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都要去山上祭拜祈福。在创世神话中,面对洪水来袭,三兄弟中只有善良、诚实的三弟搓德路衣最终活了下来,自私的两个哥哥没能幸免于难等。
在摩梭图腾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天神给世间万物分配年龄时,由于人的懒惰错过了最佳时机,只分到短短十几年,后来狗把自己的寿命换给了人类,它成了人类的恩人,为了报答狗的恩情,摩梭家庭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养狗,且形成了善待狗不吃狗肉的习俗。
摩梭神话宣扬勤劳、勇敢、善良、知恩图报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摩梭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对摩梭后代的教育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由父系氏族社会家长制的形式演变而来,虽然各朝代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实质都是男性家长的绝对统治,女性是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由于留存的时间长,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恩格斯在他的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表述:“尤其是随着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的产生……家务料理失去了自己的公共性质,它不再涉及社会了。它变成了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了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女性是社会弱势群体,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就开始了对于男女两性平等的追求,所以女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是两性现代道德观的核心。
摩梭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摩梭文化中,崇母、敬母是道德观念深孚众望,如流传的神话中多数以女性为题材,格姆女神、母亲湖(摩梭语中泸沽湖称为“习纳米”即母亲湖的意思)、女神洞、祖母屋等都与女性有关。母系文化中人们在尊重女性的同时,也不贬低男性的地位与作用,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习俗,只有男女平等形成共识,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摩梭人在神话的熏陶下形成独特的道德思维模式,对摩梭社会道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以宁蒗县永宁镇八珠村村民为访谈对象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以下内容。
由于摩梭人没有文字,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发展是有限,随着时代的变迁,能广泛流传的都是较为有意义的神话,如宣扬正义、塑造理想人格等内容,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神话故事中传播的迷信成分必须坚决分离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访谈对象次尔永珍对于摩梭神话故事的作用作出了以下回答:“摩梭人没有文字,神话故事是摩梭人教育下一代的一种最原始的方式,故事中的隐含道理对孩子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访谈对象尔车卓玛认为:“在神话故事的熏陶下,摩梭人认为万物有灵性,当遇到病痛时,不是及时就医而是去卜卦,看是否触犯到哪方神灵,然后进行各种仪式,拜山神、拜圣井,从而耽搁病情。”总体来说,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村民认为神话故事宣扬的崇善思想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更加频繁,在此大背景下,应该充分地继承和发扬神话中的正能量部分,实现中国文化的多元共生。
对于是否对摩梭神话故事感兴趣,访谈结果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年龄越小的群体对摩梭神话故事的认识越浅,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平板成为“哄娃神器”,电子产品当中各种网络游戏、各种动漫琳琅满目,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二是年龄越大的群体对摩梭文化的未来发展表现出担忧的情绪,访谈对象给汝表述了这样一段话:“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像以前我们那个时候了,我们那个时候日子苦,但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冒着生命危险去跑马帮,从没有害怕过,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祖宗留下的道理都忘到了脑后。”访谈对象独支表示:“小时候听过很多故事,那时候没有电视,大家围坐在火塘面前听老祖母讲故事是很幸福的,现在孩子在外工作,孙子偶尔回来,也不会讲摩梭话,摩梭神话故事确实也是快被遗忘了,老祖宗留下的一些道理和规矩是不能丢的。”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摩梭神话故事目前存在的困境:一方面,摩梭语属于濒危语言,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如果摩梭语言消失了,摩梭故事也就没了灵魂;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普及为摩梭神话故事的流传带来了挑战,它使孩子沉迷于动漫或是游戏而失去了对周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容易养成依赖手机的不良习惯,降低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他说这种自信源于几千年来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而文化的共性和各自民族文化的特性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族裔的文化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摩梭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困境,神话故事作为摩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充分发挥摩梭神话故事的道德启发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此,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政府层面,对于摩梭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可以以摩梭神话为切入点。但是,当前摩梭神话在内容上存在保存零散、多为片段性叙事等特点,没有形成系统性。因此,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文化大普查的方式建立数据库;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题,出资成立摩梭文化传承社团,广为收集摩梭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中。
第二,在学校层面,可以组织进行“摩梭神话进校园”活动,摩梭神话从古流传至今,老一辈摩梭人依然由衷地喜欢它,这是因为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给人力量,深入人心。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用舞蹈、讲故事、演神话剧等多方式走进摩梭神话的世界,也可以开设摩梭文化兴趣爱好班,或是双语学习班,让摩梭青少年更懂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在个人层面,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远大的理想,以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本民族文化为己任。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对摩梭神话要做到批判继承并主动了解。总而言之,建议由政府主导,在制度上采取合理的鼓励措施,积极发动大众,特别是摩梭学生、教师、文化人士等对摩梭文化的热情。建立并完善摩梭文化博物馆,进而再考虑如何与时代接轨,如何创造经济价值,最后才能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
中国古代神话可谓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最底部,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蕴涵了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滋养着各个时期直至当下的文明发展,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仅在有限的篇幅内进行了十分有限的探讨,第一部分分析了摩梭神话中蕴涵的道德观,第二部分通过访谈发现摩梭神话虽然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摩梭神话面临着流失的风险,这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优势也形成重大冲击,所以针对上述问题,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个人层面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为当地文化保护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