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传记,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记述人物生活经历、精神风貌极其历史背景的一中叙事性文体。按照文本篇幅长短,可分为大传和小传;按照叙述人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作者在记述事迹时,可能会渗透自己少许的想象或者推断,但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在解答传记文本阅读理解题目时,我们要通过阅读,首先把握好主人公的人生经历,理清作品陈述的故事,分析好主人公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好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等艺术形式;最后探讨文章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其考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
一、分析传主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与小说之类的文本大同小异,做题时要注意:
1.把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文章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以及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以及精神世界。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依据;最重要的是找出细节描写,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无形当中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
2.关注“典型事件”。这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另一关键因素,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经历、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
3.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以此概括出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
二、了解几种传记写法上的作用
1.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文章以自己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向读者展现自己一生漫长的故事。
其作用为: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叙述亲切自然。
2.第三人称(自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对当事人的故事进行叙述。
其作用为: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传主丰富多彩的生活,时间与空间的跳跃性比较灵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三、学会分析传记的写作特色
1.关于传记的选材。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选材上最大的特点:(1)具有典型性,通过选材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贡献;(2)详略得当,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要詳细写,运用大量笔墨去描述;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但是也跟传主息息相关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此引起读者兴趣,突出了重点内容,避免平铺直叙。
2.关于传记的描写方法。
(1)描写人物的方法。
传记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最基本的,也是所有文本中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白描、心理等)和侧面描写(环境、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对比等)。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具体可感,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2)环境描写。
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描写作用可概括为: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③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④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⑤展示传主性格,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3)对具体材料的引用。
引用别人对传主的评价或传主的话,揭示人物的特点和精神面貌;引用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印证作者的观点,增强作品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