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丁垚
如果让我写家乡苏州,我不想写精妙绝伦的苏州园林,不想写高雅细腻的苏绣,我只想写苏州的味道。苏州的滋味与水有关,是舌尖上的一点滋味,也是埋在心里的一种情味。
苏州荡漾在温情的水波中,男女老少,無论富贵,无论贫贱,都能在大大的苏州城,找到小小的自我。老舍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我对老舍的话感同身受。爸妈身负房贷,活得精打细算,但在苏州,我们却生活得安心、舒适。
苏州的滋味是香甜与鲜美,口感是嫩、滑、脆,还有点绵软和细腻。
春天来了,外婆家附近的水塘也活了。我们几个跟着外婆深入荷塘,寻找一种名为菖蒲的植物。市面能买到的菖蒲又矮又小,属于文玩草。而荷塘里的菖蒲是野生的,又绿又长。随手一拉一拗一剥,就能得到一根嫩嫩的、细细的芯。其形似茭白,却更幼嫩。苏州最有名的是“吴江茭”,以纤维少,口感嫩著称,但菖蒲芯口感更好。我们剥到芯都是直接啃,嫩软中带点清甜。外婆炒芯时会滑两个鸡蛋进去,二者结合,嫩上加嫩,滑上加滑。出锅前撒点白糖,如此,嫩滑中便带上了甜鲜味。外公笑称这菜是“黄金白玉”,从滋味、颜色来说这名字很恰当。
我们一家人都偏好清甜的食物,而这种滋味的食物大都来自水中。以至于看到“江南烟雨”这类词,我嘴里都会泛起丝丝甜味。甜味最足的,当属苏州的秋夏。
苏州的夏天又长又热,此时外婆会送来一筐筐清清凉凉的菱角。夏初刚摘的菱角不是市面黝黑笨重的模样,是青翠娇小的。壳薄,不必用刀劈,只需用嘴咬。“咔”的一声,清甜的,带点粉质感的汁水就扑进嘴里。闷热的梅雨季,书桌上摆上一盆小菱角,边吃边看书,同时听着潇潇雨声,颇有“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意韵。同样色如白玉,滋味清甜,汁水充沛的还有荸荠。荸荠上市时已经天寒了,父母习惯将其煮成甜汤。秋风乍起的日子里,喝着热乎乎的白玉甜汤,望着窗外漫天梧桐黄叶,心里会无比熨帖。
苏州的鱼虾蟹和水中的植物一样好看好吃。“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秋冬时鲈鱼正肥美,天赐的美味不需要调料辅助,只需上火清蒸,不一会儿,带着绿色葱丝,红色辣椒丝的鲈鱼就可以吃了。此时配上青白色的莼菜银鱼羹就更美了。鱼肉的鲜、绵加上羹汤的热、滑,吃得人心满意足,也难怪离家的吴地游子到了秋风时节倍思亲。只需清蒸的,还有久负盛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到了11月,全家人定要一起吃几回。那时的蟹饱满得快流出油来,因而煮熟时格外红,滋味很是鲜甜肥腻。蟹性寒,需喝上几口暗色的东山杨梅酒来调和。那时,全家人沉浸在酒香、蟹香、菊花香中边吃边谈笑。
苏州水中的滋味品不完,情味也道不尽。生活在大大的苏州城,小小的我觉得安闲而惬意。
375250058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