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童兵
【摘要】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能够影响身心发展的存在性活动,自发展之初便随时间逻辑和空间转向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随着历史进程的变迁,教育内容愈加多元,其场域也随之发生了转型,新闻学科因与全球形势联系密切、科学技术介入影响,其教育场域也随之再生而转向。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新闻教育中的价值塑造作用,构建复杂国际形势中的“红色场域”,掌握新闻话语主动权,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人才,从而推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是当前新闻教育需要回应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场域
与物理研究中将“场域”界定为纯粹的空间不同,教育所指涉的“场域”概念可扩展为社会化的概念,布尔迪厄在继承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基础上,将关系思维贯彻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其认为:“在人为地造成社会科学分裂的所有对立之中,最基本的,也最具破坏性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1]即场域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场域间有着空间构成上的关联,也有场域与外界交往而发生的关系勾连,这个“场域”既包罗着浅而易见的表象,也有潜藏于内部且不断活动着的隐藏力量。同时,布尔迪厄认为场域间的关键矛盾在于“争夺”,“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各种力量的构型”。这里的“场域”作为一个更加开放的概念,不仅是非孤立存在的空间地缘,例如教学过程中的一间教室或一栋房子,更是思想在逻辑互构中产生关系而形成的“思想域”并不断生成、持续发生。
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看作是这一类“场域”,不能仅从传授知识点的角度进行衡量,根本是要实现知识到信念的转化、认识到认同的转化、信仰到行动的转化,形成有形教学与无形信仰共构的“红色场域”。树立红色信念,用好红色资源,实现师生知识上内化、情感上认同、行为上同步,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心、入脑、践行,学生真学、真懂、真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基本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建立以原典为教学文本的宏观场域
教学中文本的使用既是教育活动也是文学活动,具有层叠的二重性,这便产生了教师与受教育者作为显性主体的交互关系,以及以潜在角色参与教学活动的隐性主体如文本内容、文本作者、文本他者等发生的互动联系。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著作的新闻宣传思想,原典中的思想要素便直接进入了教学现场,与教师和学生同步织就了教学场域的网络。伽达默尔称其为“理解的循环”,即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的连接点。
建立以原典为教育文本的宏观场域,第一体现在文本阅读上,阅读原典貌似进度较慢而普通的教学过程,但却是理解意义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场域中的价值深远而不可或缺。阅读是读者个体身体与思维同时在场的体知性活动,也是树立教学理念认同感的重要步骤。《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同时也是各个学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典,以新闻学为例,从中可以聚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是深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题中的应有之义。近些年,众多学者呼吁要加大对原典的重视程度,新闻学泰斗甘惜分生前提出“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陈力丹教授收录27篇考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的论文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一书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牢固树立,就是要在当下问题中观照原著理论的现实意义,让真实的文本阅读发声并产生回应。真实阅读体知的回应才能产生真正有教育教学价值的解读,产生共鸣。[2]
第二,原典阅读使受教育者能够以对话的身份既进入作者的思想境界,也进入彼时的生活世界。艾布拉姆斯建立称之为“镜与灯”的文学要素模型[3],这个模型建立的先决条件就是将生活的世界作为意义生成的联结点,每部原典都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脱离生活背景的理论是不存在的。而原典的阅读就是由思想进入背景的通衢,是从“镜”中看“灯”的追光之旅,是追寻真理的过程。文本的教育场域之所以谓之宏观,是因其建立在宏大思想之中凸显专业意图,舍弃过度解析而直接面对原典,让受教育者在“自我”状态下探寻真理旨趣,直接进入作者的思想和生活“场域”。
第三,文本阅读不仅仅是作为印象式的阅读,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参照。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意识到,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受教育者在学习环节上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生活阅历也正处于人生观日臻完善的阶段,因此不必有过多关于完成度的担忧。本科阶段完全可以通过对其阅读经典文本进行理性的升华以及将各科目专业素养转化为学术观念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教师在原典文本和受教育者自我阅读之间的调节作用,阅读视角不同,面对同一对象也会出现偏差,这被斯洛文尼亚学者齐泽克称之为“视差”。教学场域中正因为有师生阅读“视差”现象的存在,作为视差转换的“调节器”,教学的作用才能够凸显出来,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具体的情况不断进行教学调整。比如在本科教学中,受教育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等经典文本理解缺乏脉络梳理和解释工具,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知识图谱的勾勒,提供阅读支点,进一步阐释发生的原由。或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本学科原典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进行规范化的学术训练,将文本阅读“视差”协调平衡并使之符合新闻教学的视角。
二、依托以红色资源为实践地的“具身场域”
我国红色资源数量充沛、意涵深刻、形式多样。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能夠为我们所开发并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4]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具有铸魂育人的重要意义,通过亲身处于红色革命地现场,通过各种形式与革命先辈进行跨时空对话,让受教育者触发真实可感的革命情怀,亲自感知和体验革命精神,自觉铭记光辉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涵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建立以红色资源为实践地的具身场,一方面要实现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教育主体、供给与教育对象需求的高位对接。所谓教育的“具身场”就是自我—行为—思想—环境的并存与交织。在教学实践场域过程中,“具身场”的各个元素之间的交互不但真实存在,并且不断循环往复、变化升级。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新闻教育之中,要坚持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的双向提升。教育有效性关涉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的同步趋动,强调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既要自觉遵循新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提升其在思想层面的获得感,又要通过丰富的红色资源实践活动,使教育对象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切实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团队历经多年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团队和授课师生深入井冈山、延安、湘潭等革命红色资源地,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场域筑于韶山之下、延河之畔;同时建立高校新闻教育红色联盟,将复旦的优势教学资源和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相结合,在全国形成红色新闻教育之势。
建立以红色资源为实践地的具身场,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厘清受教者、施教者、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各组织要素之间的关系,让不能开口说话的教学环境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方法,经过教师的启发和串联,从而达到让学生产生共鸣和受教育的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红色教育场域。在实地教学中,学生从教室步入更加开阔但也稍显陌生的空间,会产生求知和好奇的双重期待,这对施教者和课程设计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如何通过组织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达到育人的目的,如何在众多图片、故事、文字素材中选择和放大重点内容,从而达到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至实践的转化,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内在驱动等,都应在教学实践进行之前就能够做出回答。从教学目的的角度上讲,依托以红色资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地的具身场域,绝不仅仅是更换空间,将学生从教室换置于博物馆或革命根据地,而是一场有科学设计和有的放矢的整体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自己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职责使命、主体地位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自我意识,让红色资源和教学内容形成相向而行的加速度。
事实上,一切理性思维都是以身体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的,身体的知觉体验和行为活动是人类认知发展与心智产生的源泉,学习的最佳境界应该是由身心合一的身體通过真实体验而获得的理解和领悟。莫里斯·梅洛庞蒂秉持“心灵的肉身化”和“身体的灵性化”的双重身体进程观,学习过程亦是如此。身体及其活动产生的知觉体验处在中心地位,而身体的体验必然经由身体的感官与世界的真实接触而来,仅靠大脑的思考是无法对生命本身进行深刻认知和体验的。只有身体同步感知,身心合一,才能体会知识、拥抱真理。在华德福的感官分类理论中将第一层称之为初级感觉,即对自己身体的感受,第二层的中级感觉是透过肉体所感知世界环境,第三层被称之为高级的感觉,是人类心灵的感官。心灵同样具有内外传输和转化的感应能力,能将外来的信息转为内在的思考。由此可见,个体身体的感官不仅可以感受外界,而且还可以洞察和感知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联结和觉察社会交往。身心和谐的教育应该统合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让教育对象在真实的体验中去感受生活的真实。只有当学生身心同时真正在场时,真正的教育才得以发生、涌现。“身心合一的具身教育”是教育的原点和起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三、运用以现代媒介为网络的云端场域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曾提到过“网络”这一关键词,将场域指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新媒体的时代“网络化”则更加具有普适意义。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在当下迅速普及开来,使得教育场域随之扩张。场域扩大的表现性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嵌入等也为新闻教育的扩大与再生成提供了新动力,教育结构因主体分布及角色的转化而呈现新布局。伴随媒介社会的演变,影响新闻教育场域的生成因素也将愈加多元和复杂,这便要求我国的新闻教育需要在此明确性质和意义。
(一)我国媒介教育场域必须具备“中国性”
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需将视角聚焦于国际已经成为共识,网络互联沟通也使得资源共享十分便捷。然而新闻教育作为以价值观为底色的教学活动,既要能在教学实践中拓展受教育者的国际视野,也要能从生成于不同背景下的学术理论中判断普适性和存异点。以布尔迪厄所提出的“场域”理论为例,这一理论脱胎于以资本主义国家为分析对象所建构的理论场域,因此资本的“争夺”和权力的“争夺”是其中的重要观点,这是西方文化和新闻观点形成的基础。与强调资本权力“争夺”的西方不同,我国新闻观来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教学中更需要辩证地看待,新闻观确立必须立足本土,报道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媒姓党,政党领导人要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党性和人民性始终是我国新闻教育所秉承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以贯之的基本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对新闻教育实践活动来说,这个“大”就是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大的红色场域中,新闻、技术、教育、观众、媒体不是资本间的竞争关系,而是凝结为一股团结力量互相促进,这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的争夺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二)通过媒介场域“学以致用”
场域理论建立之初即要解决人类行为的发生是取决于客观的社会构成还是主观的能动驱使,但若将新闻教育视为实践过程,媒介在其中就不是中间的一环,而是既可做因、又可做果的“关系性”概念。学生在媒介场域中不仅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生产者,教师在教学中也不仅是发出者,而可以成为学生作品的反馈者。通过灵活便捷的媒介行为,鼓励学生产出新媒体新闻作品,做善于观察社会生活的自媒体人。教师在新闻作品中及时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动向,既做到对学生新闻实务的专业指导,也做到思想动态的积极引领。
日益更新的媒介变化重新定义了时空,也在逐渐更新教学效果的反馈渠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这一内化式教育能够进行外化表现和拓展成为可能,正在打造着一个与文本阅读、在地授课共同起作用并互为补充的整体教育场。在近两年线上教学发挥重要作用的特殊时期,除了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停学”这一基本标准外,也要探讨线上教学的更多可能、更多新媒体渠道的教学应用,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发挥更广大、更极致的作用。
(二)媒介融合教育场域的意义
媒介融合教学场域完成的目的是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引导下,新闻教育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其根本是媒介融合式的学习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关怀,运用技术手段使得知识获取更便捷、信息攫取更精准、教学资源更丰富。因此,要研究探索网络场域教育模式,让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络空间犹如身临其境,根据地域特色,探索体验式、沉浸式、思考式等新闻教育方式,应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探索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实践的主要任务在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在媒介中增加教育的示范性、形象性、故事性和体验感,将特定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网络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接收随时随地不受限制;避免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说教化,通过运用体验式教育重设历史情境,通过知识的对象化让学生亲身感受、领悟红色革命基地的历史情景和人物事件,于网络空间中建立头脑历史书和精神展览馆。
四、探讨:构建新文科背景下的交集场域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的使命共识、发展遵循和人才培养体系作出了全新的部署。新的历史时期,文科教育在人文精神上有了新的主题,更是构建中国话语场域的新要求。在新闻教育中理解“场域”,它可以是“有一定文化特征因素在其中作用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社会性的‘场域’,主观性的东西已经被包含进去”[5],也是“有内含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存在”。“红色场域”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建立起与思想价值观相关联的学习结构及其逻辑关系。如果说托马斯·胡克在为英国皇家学会起草的章程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与文科知识分立与割裂的宣言,那么当代新闻教育乃至整个文科发展都势必在自然科学技术与文科知识理论之间取得平衡和融合。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已是无须讨论的事实,科技发展不能离开人文关怀、伦理观照和观念的树立。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也为文科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研究议题、研究方法,文科学科与自然科学技术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文科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是当代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传播学科也因此产生了新的领域。譬如计算传播,通过可计算的传播,数据、算法、算力提供公共预警、实现舆论测量,致力于达到推动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
传播研究的核心是人类的沟通与交往问题,数字技术时代,能够站在时代的前端回应传播学的经典问题,并触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才是数字技术对传播最有价值也最应当被研究者重视的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同样也处于与理工科交叉、其他文科交叉,为未来知识增长、技术发展和学科创新提供无限想象与可能的發展当中。因此,怎样将新闻学教育投入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与自然科学技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文科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新闻教育的“新文科”教育使命,是未来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本在于时刻从变化发展了的中国实际中提炼、反映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将发展聚焦于未来,聚焦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下所出现的新问题。同样,新闻教育也是如此,解答这一时代之问,新闻学科对内要能进行关于新闻教育本身规律向前发展的不断探索,对外则要实现中国和世界学术界如何进一步对话、共振,才能根系稳定,枝叶方能繁茂。要建立以原典为教育文本的宏观场域,脚踏实地从理论创新的方向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依托以红色资源为实践地的具身场域,身心合一地吸收先辈留存的精神财富;运用以现代媒介为网络的云端场域,用最新文明成果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交集场域,从学科角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果中国新闻教育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本文为202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20&ZD323)成果]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8.
[2]李兴博,邓绍根.从经典再出发:2020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21(1):106.
[3]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4]肖发生.定位与提升:“红色资源”的再认识[J].井冈山大学学报,2009(1):19.
[5]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
(黄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读博士;童兵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文科资深教授)
编校:张红玲
38725003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