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 鹿春阳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论述的针对性:作者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的认识。
3.辩证地理解比喻说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学生朗讀课文,正音。
活动一 反馈作业,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师:我们之前已看过这篇文章,请梳理一下这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刚刚把作业发下去了,请同学交流一下。学生研讨交流,订正表格
师:好。由此表我们看到,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在讲学习的作用,但是它是从不同的角度讲的。第四段讲了学习的方法要积累,学习的态度要坚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那回到标题“劝学”,这里的“劝”是什么意思?
群生:鼓励。
师:是啊,“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那既然鼓励学习,是谈学习的作用重要,还是谈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重要呢?
群生:谈学习的作用更重要。
师:为什么?
生6:先说学习很重要,有什么作用,别人才会想学习。
师:很好啊,只有讲清楚了学习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然后再来说应该怎么学习才对。
活动二聚焦比喻说理,分析其论述过程的作用
师:我们再接着往下思考,课文整个第二段是围绕最后一句话写的,前面都是例子,是怎么来说理的呢?
群生:举例、对比
师:荀子确实是在举例,但是这些举例比较特殊,都是比喻,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证明的。我们来专门讲讲比喻论证这个问题。荀子为了证明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通过前面的一连串比喻来证明的呢?先翻译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7:君子博学并且反省自己,就会“知名而行无过”。
师:君子博学,首先什么叫博学?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博学的意思?
群生:广泛的。
师:广泛地学习对吧,好博学,然后什么叫“日参省乎己”?前面有个“而”是什么意思?
群生:并且。
师:“博学”和“日参省乎己”什么关系?我们学过“黑质而白章”,这里的“而”也可翻译为“并且”,体现的前后是什么关系?
群生:并列。
师:那么“博学”和“日三省乎己”呢?
群生:承接关系。
师:承接就是有先后,君子先广泛地学习,然后对自己进行反省。荀子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先广泛学习,再反省自己。是一个从外在学习知识,然后到回归指向自己的行为,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要把这个观点讲清楚,前面到底用了哪些比喻呢?如果认为这是一个本体的话,我们找找这个比喻的喻体有哪些,一共有几组。
生8:一共有两组。
师:第一个是什么?
生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这是一个比喻,寒与水的“于”都是比较。第三组比喻呢?
生:木头做成车轮。
师:嗯。“其曲中规”是什么意思?“中”呢?
生8:符合。
师:也就是木头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的测量,后来这个木头“虽又槁曝”,即使晒干了,但它已经不可能恢复到那么直的状态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8:是“鞣”造成的。
师:好的,那也就是说,从“木直中绳”一直到“鞣使之然也”,这是第三组比喻句对吧?后面他说“故木受绳则直”什么意思?
生8:所以木头经过墨绳的测量就是直的。一直到最后是一组比喻。
师:我们在这里有没有产生奇怪的感觉?为什么这个木头受到测量怎么就直了呢?这句话荀子应该想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木头经过墨线的测量——
生8:裁剪它才会直。
师:是啊,你去削减它砍它,然后它就直了,所以这个意思里面有省略的啊!这个金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才能锋利,这是第五个比喻。好的,这位同学给我们找出五个比喻句。那五个比喻句是分成几组?
群生:三组。(学生七嘴八舌作分类。)
师:为什么“青取之于蓝”和“冰水为之”是一种组啊?
生10:因为都在讲后天的改变使得自己更加优秀。
师:它的共性是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0:超过原来,我们是通过“青于蓝”,“寒于水”的“于”判断的。
师:很有道理。这两个比喻中都提到在程度上超过了原来那个状态的,所以,这两个比喻分在一组。其次,我们还可以看到它们的句式一样整齐地来归类。第二组比喻在说什么呢?
生11:木头一开头是直的,然后变弯曲了,即使你去烤它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师:举这个例子荀子要说明什么?
生11:变化是不可逆的。
师:是啊,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一个东西,它受外在的一种影响以后,这个变化不可逆的。这跟荀子最后讲“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之间什么关系?
生11:一个人如果去学习了,对一个人的改变,是不可逆的。
师:是啊,这个改变已经产生了,你现在读到高中了,那你的学习能力和人生状态与小学、初中有很大改变,这个改变同样是不可逆的。我们再来看第三组比喻,第三组比喻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句话刚才翻译过了,这个比喻要说什么呢?
生12:学习会让人提高。
师:是性能的提高对吧,我们看到是由于学习带来的改变,性能变得更好了。请同学来把这个问题总结一下,这些喻体是怎么来说明他的观点的呢?
生13:荀子分别从程度上发生变化来证明学习了会比原来的状态更好;学习会让人产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永久的不可逆:再来强调学习会让人有所提升。
师:很好。荀子用很多个比喻,我们怎么来梳理比喻和观点的关系呢?回忆一下我们的分析过程:先分一个层次,再把它的本体和喻体分别列出来,然后来判断这个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
好,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它构成一个这样的图表的话,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一点。
我把这个分析过程叫“元素拆分法”:第一,判断在这个本体当中,它有哪些内容,并且它内容之间彼此的关系是什么。第二,拿比喻的內容和观点对应来看,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知道,原来喻体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证明这个本体的。
活动三结合写作目的,分析比喻说理的局限性和针对性
师:荀子用比喻比较特别,他的比喻特别多,往往一个本体由多个喻体叠加,这时候其论证是很有说服力的,也很有气势,对吧?我们读上去觉得很顺畅,还易于背诵,虽然这篇文章是要求全部背诵的,但不是特别难,就是跟他那个多重比喻的写法是有关系的。再往下走一步: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想说明什么?
群生: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
师:既然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荀子为什么会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终日而思”真的不如“须臾之所学”吗?荀子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荀子是用夸张的方式来说明学习很重要。
师:是的,他只是想强调学习很重要而已。这时我们又在想一个问题,这句话跟后面的那句话性质完全是一致的吗?刚才我说在高处看的,一定是比我踮起脚看得远,也是一定的。从一个真实的情境下来看,肯定这样。但是整天的思考不见得就比那个须臾之所学收获更加多,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比喻论证其实存在一个问题,比喻的优点就是形象,但它也有局限。局限是什么?
群生:不准确。
师:对啊,它是不准确的。回过头,我们想想前面讨论了半天的第二段的比喻,荀子很形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问题?
群生:好像木头的比喻是不准确的。
师:在前一句“木直中绳”中,木头是弯的还是直的好?
群生:弯的好。
师:但是下面这句话“其曲中规”里,木头什么状态好呢?
生:直的好。
师:两者是矛盾的,到底木头是直的好还是弯的好啊?这就是这个问题,因为比喻它本身是不可能十全十美,是不可能完全符合本体的状态的,因此比喻论证的局限性就来了——不准确。这不是荀子用比喻的问题,而是比喻这个办法本身带来的问题。那我们想想,一个东西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主要是取决于我们在什么场合使用。我们想想什么场合下使用比喻论证是效果比较好的呢?
群生:要让对方理解自己说的话。
师:对,用比喻的目的是形象化。但是反过来说,什么场合是不适合用比喻的?如果追求文章非常的严谨、准确,比如论说文,就不适合用比喻,因为比喻是会带来问题的。所以我们在看待比喻论证时,要理解比喻论证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形象,便于理解,别人容易接受,但是缺点也明显,其缺点就是很难面面俱到,有局限性,不准确。因此,比喻说理,要根据场合、说话的目的来使用。
我们来看,荀子为什么谈劝学呢?这和他的主张有关。我们知道荀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注意啊,这个“伪”不是“假”的意思,而是“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你怎么样才会“善”呢?“人为”,就是人要学习。因此他提出我们要重视学习,这跟我们的父母提出要我们学习是不一样的。父母提出学习,可能是父母觉得学习很重要,或者觉得你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是荀子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是用来改变人性恶的一个办法,因此,他整个“劝学”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来进行讨论的。我们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会觉得其实好像荀子还有很多话题没有说,比如应该学什么呢,比如谁来学呢?课文是节选,这些内容在《劝学》的全文里面都有。他说学的内容从“经”开始,然后读“礼”,学习的效果是先成为读书人,最后成为圣人。《劝学》全文有2000字左右,但是教材只选了这么一点,所以课文里的意思和荀子真正的《劝学》是不完全一致的,这可能是节选所带来的损伤。
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一个是比喻论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有优点,也有局限性;第二是这篇文章是基于性恶论,荀子提出了人要学习的观点;第三是教材是节选的部分,要知道节选和原文的差别。根据这三点,我们完成三项作业。首先是思考第四段“蟹”和“蚓”的比喻恰当吗?第二是查阅资料,思考鲁迅为什么会提出“拿来主义”?第三是如果你来编教材,会选《劝学》的哪些段落呢?并说明理由。好,下课!
[设计执教:柳叶,华东师大二附中;
鹿春阳,上海市周浦中学]
【专家视点】
“思辨”是当下语文教育界频繁出现的“热词”,思辨之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毋庸多言。何为“思辨”?就表达而言,思辨体现为这样一种能力,即分析、推理、判断.辩驳等思维活动及辨析事物的情况、类别及事理等方面的能力;就阅读而言,思辨则体现为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甚至对于其观点、论据或论证过程进行辨析质疑的能力。必修上第六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因此,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既要体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共性要求,也要根据选文内容及组合关系,体现该单元的个性特点。鹿老师和柳老师正是立足于这一原则,对该单元的贯通教学作了尝试和探索。
第一,在人文主题上,围绕“学习之道”,起于感性认识,终于理性思维。在单元的起始课上,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五个,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感触:铃声、提问、批评、表扬、作业……以此为基础,编写《青春校园辞典》;中间的单元突破课、群文阅读课、写作与交流课,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提升修养,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借助理性思维,认清事物本质,辨别是非美丑善恶;在单元梳理课上,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体验,理性总结和提炼相应的学习方法。这个学习过程的设计,符合他们初中跃迁高中之初的心理预期,符合高一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第二,在语文素养形成上,围绕“议论要有针对性”组织教学,思辨点清晰,聚焦点明确。
首先,“议论要有针对性”切中高一学生议论文的学习重点。在【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中,我们从该单元教材编排角度分析过“议论针对性”作为单元核心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其实,从议论文的学习过程看,作为起始阶段,引导高一学生多关注议论的现实性和读者意识,避免空发议论、自说自话,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合理,因为这是学生形成有价值、有内涵议论的基础。
其次,教学过程紧扣重心,不枝不蔓。在思辨性阅读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探究其中蘊含的文化内容和思维方式,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有针对性表达观点;在思辨性写作阶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现象,发现问题,从合适角度以恰当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论述合理,以理服人。
尤为难得的是,鹿老师和柳老师还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对“议论的针对性”问题作了深刻辨析。在【《劝学》精读课教学现场】,我们看到,师生围绕比喻论证展开了深入探究,从解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到建立比喻和观点表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到理解比喻的表达功能和写作目的,最后终于明白荀子的《劝学》篇为什么喜用比喻说理的原因。
“议论要有针对性”,表面看倡导的是写议论文要面对现实,要面向读者对象,其实,根本上,是要我们关注议论文的功能问题,也就是,关注作者写这篇议论文到底想实现什么样的交际功能,想解决什么问题。写作功能明确了,目的清楚了,针对什么问题发议论,对谁发议论,怎么来说理,甚至语体色彩和行文风格等,自然就有了明确的落脚。《劝学》为什么用比喻说理,《师说》为什么用对比说理,兼以圣人之言行为例,《反对党八股》为什么多用俗语,语言俏皮活泼等等,这些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
①注:本设计的模板由王从华、胡根林两位教授商议后确定,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通联: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青年说”这一观点擂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创造了一个引领学生立足校园向外看社会、向外舒展自我的平台。有学生通过这种表达尝试,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兴趣和优势,树立了表达的自信,考研和就业有了清晰的奋斗方向。还有的通过评论对时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的通过评论结识了其他大学志同道合的评论爱好者,有的通过参赛养成了每天千字的写作习惯。
大学生活不仅是大学里的那个世界,社会很大,世界很大,“大学生评论舞台”就开启了一种对“外面世界”的想象力。在我看来,它不仅为个人提供了多元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更在心灵上跳出了狭隘空间的束缚,面向广阔的社会。有人评价鲁迅先生,他在读书写作中找到了一种最适合自己以及他和自己时代关系的一种文体,就是杂文和时评。他也正是通过这种文体,自由地出入于现代中国的各种领域,迅速地吸纳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是的,写作不仅是写作,更是一个感受舆论水温、与时代对话的过程,一个吸纳时代信息滋养自己思想的过程。
——《中国教育报》2022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