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郝亚楠,李芳芳
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引导。2021 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1]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2],对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做出重要详细部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阵地,以及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的重要主体,提升其知识产权管理地位,加强其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至关重要。2017 年1 月1 日实施的国家标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3]就已经对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规范明确了图书馆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可将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机构设在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2021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4](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此后高校图书馆陆续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设立信息服务中心,目前已经申报并获得批准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有3 批共80 所,但其中的医药类高校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2 所[5]。目前已有学者对第一、二批获得授权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6-7]。也有学者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独立建制医科大学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8-10],但相关研究仍然缺乏。因此,为了解目前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整体现状,本文对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内容构成对我国37 所高等医科院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进行网络调查、文献调研和电话访谈,并总结做法、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本文主要利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和电话访谈的方法,于2022 年4 月2 日至2022 年5 月2 日,对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进行调研,考虑到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所选调研对象包括“双一流”建设高校及普通地方高校,共抽取29 个省市的37 所医学高校进行调研。首先在学校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中以“专利”或“知识产权”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同时利用百度搜索“**图书馆 知识产权”或“**图书馆 专利”进行补充检索。调研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组织结构、入口设置、规章制度、人员队伍、数据库资源与分析工具配置、服务内容、合作联盟等(表1)。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对网站限制IP 访问的医学高校,通过电话咨询进行了补充调研。
表1 37 所医学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状况调查结果
续表1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于2022 年5 月2 日至2022 年5 月16 日,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了电话访谈,根据提前设计的提纲内容进行开放式交流,主要对中心人员结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形式、正式订购的数据库资源和分析平台工具配备情况、社会合作状况及成果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建设和发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高校激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方式,是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重要举措[11]。自《实施办法》印发以来,高校陆续在本校图书馆挂靠成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但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布局起步较晚并且不理想,所调研的37 所医学高校中有8所成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仅占所调研高校的21.6%。其中,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2 所高校成立了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只有中国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6 所高校成立了校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而且是在《管理规范》标准实施2 年后,各高校才陆续成立知识产权信息中心。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于2019 年申报,获批后成立了独立部门,中心人员专岗专职,受到校领导的极大重视,且已与学校各院系、附属医院、科技处等多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心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
为了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性,部分医学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当地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申请加入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或成为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正式运营单位。但本文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调研对象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或服务部门,急需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步伐。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多依托于图书馆,因此在图书馆网页设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入口对服务的宣传、推广及运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37 所医学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或专利信息服务入口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0 所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入口,具体访问设置情况见表2。其中,有8 所高校将入口设在图书馆首页醒目位置,且有独立网址。此外,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将服务入口设置在主页左下角的“友情链接”处;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则设置在“信息服务”二级栏目下,名称为“专利检索服务”,虽称谓不同,但均属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27 所接受调研的高校未提供明显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入口,从整体来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入口设置缺失严重。
表2 10 所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访问路径
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是衡量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否规范的重要参考依据。37 所医学高校中,仅有5 所高校明确公开了较为详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规章制度,内容包括职能范围、人员培训、服务规范、工作流程、档案管理制度等。如贵州医科大学在“中心概况”模块下设有“规章制度”模块,包括了《贵州医科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法规制度》《贵州医科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培训制度》等7 个方面的规章制度[12];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也针对上述各个方面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制度。除了这5 所高校外,其余32 所高校的图书馆网页中都缺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制度的内容。因此整体来看,绝大部分调研高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各高校有必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用的规章制度,以保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够规范有效地开展。
知识产权服务是高校继学科服务之后的又一高端信息服务[13],其服务团队的专业性、技术性是影响服务质量和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14]。调研对象中,中国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 所高校配备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团队。这类专门的服务团队一般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任职条件进行了规定,如中国药科大学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明确要求任职人员应具备3 年工作经验、相关专业背景、相关资质认证等,而且该校的服务团队人员结构完善,目前由刚成立时的14 名工作人员扩增到31 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5 名,其中12 名还获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或通过了能力测评,整体素质较高,学科专业背景多样化,对服务的开展有极大的帮助。也有部分高校依托科技查新人员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从访谈中了解到,被访谈高校均有多年的科技查新基础,基于此背景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比较容易。但也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有13 名人员,但均属于科技查新兼职人员,缺乏专职人员。也有高校的信息服务是由学科服务人员提供的,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是由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团队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相关服务的。除此之外,尽管南方医科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有3 名专职人员,但是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一直影响着该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整体来看,大部分被调研高校存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又是一项专业性、严谨性非常强的工作,对馆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要求,仅配备兼职人员或专业背景单一的团队很难满足众多用户的复杂、不确定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
相关资源工具的配备是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必不可少的硬条件。调研对象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类型大致分为3 类。
一是国内外商业专利数据库或分析工具。调研对象中有28 所高校正式购买了商用数据库或分析工具,其中,中国药科大学订购的数据库数量最多,订购了6 个;其次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订购了5 个;有14 所高校的订购数量为2 个。调研结果显示,有5 所高校未正式订购任何相关资源,只开通了部分试用资源。进一步分析各类数据库资源和分析工具的订购情况,发现有16 所高校订购了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有15 所高校订购了万方中外专利数据库(Wanfang Patent Database,WFPD),有14 所高校订购了SciFinder,只有少数高校订购了智慧芽(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大为innojoy 专利搜索引擎、PatYee壹专利-专利检索分析系统等专业专利数据库或分析工具。
二是网络开放的数据库或平台。调研对象中有12 所高校的网站提供了网络开放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其中中国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均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源,包括了本省市甚至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局的网站平台及检索分析系统。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除了配套全面的网络开放资源外,还都订购了3 种以上的数据库或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现有资源基本可满足用户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由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业性较强,对专利知识素养要求较高,现有资源平台基本是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服务需求者使用率较低。同时访谈结果还显示,目前订购的资源主要是国内资源,国外的资源比较缺乏,而且由于经费短缺,国外资源的购置一直被搁置。
三是高校图书馆自建平台。调研对象中有1所高校拥有自建数据库。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引入“汉之光华”知识产权管理软件[15],可实现本校专利多维度分析、多个国家多方式检索及竞争对手专利信息动态检测等;海南医科大学图书馆构建的机构知识库可对本校专利进行基本检索。
调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所需资源和分析工具保障明显不足。37 所高校中除了4 所高校的网站无法访问外,其余33 所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均有相关的数据库资源(包括试用资源),但仅有中国药科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专利资源与分析工具配备齐全。此外,仅有12 所高校同时订购了万方中外专利数据库(WFPD)和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没有补充订购专业资源库或分析工具;部分高校仅提供了试用资源。
根据服务内容层次可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划分为基础型服务和深层次服务,其中基础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产权咨询、专利检索和专利查新服务,深层次服务包括专利布局、专利竞争分析、专利预警、专利运营和专利转移转化服务。表3 列出了开展2 项及以上服务的13 所高校。在可获取相关信息的33 所高校中,有23 所高校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表3 调研对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统计情况
在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最为广泛,主要通过自办或引入讲座培训、专利知识科普、检索竞赛、嵌入课程教学等方式开展。如中国药科大学采用“理论+实践”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在常规信息素养讲座和本硕教学课程中融入专利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知识产权》和《医药创新发明与专利保护》两门公开选修课,并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重视实践应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主题毕业设计[16]。调研结果显示,开展专利数据库讲座培训是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有11 所高校只开展了单一的资源工具培训,素养教育服务内容单薄。此外,有12 所高校开展了专利检索,有6 所高校同时开展了知识产权咨询和专利查新基础服务。如南方医科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文献检索课中嵌入了专利相关内容,并抓住“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时机通过举办系列讲座、竞赛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同时根据其合作部门及附属医院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专利分析、专利查新、专利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广州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单独承办或与科技处合办了系列专利信息素养讲座,并向校内部分院系、科技处、科研团队提供了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库的资源检索与利用技巧等方面的咨询,同时根据委托人的信息需求提供了一些专利前置审查服务,以及专利检索、文献传递、提供专利清单、专利动态监测和专利科技查新等方面的服务[17]。
调研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各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层次都比较浅,深层次服务相对较少,且服务对象主要侧重于校内用户,面向社会的服务较少。调研对象中,仅有贵州医科大学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深层次服务,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和中国药科大学提供了3 种深层次服务,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提供了2 种深层次服务,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提供了1 种深层次服务,另有29 所高校(占78%)未提供相关服务。究其原因,可能与高校本身知识产权信息制度建设不完善、人员结构不合理、数据库资源与分析工具保障不足,不具备开展深层次服务的条件有关。而且目前大多数医学高校已开展的深层次服务基本都以专利服务为主,未涉及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单一、范围有限。
随着国家标准《管理规范》和《实施办法》的实施,高校图书馆也陆续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本校、本中心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建设有助于高校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水平和效益。受访者表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开展涉及多方面因素,但制度先行尤为重要,反观已经获批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全面细致的制度建设必不可少,服务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现阶段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制度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不系统、对外不公开等情况,对服务的开展缺乏指导,因此各高校尤其是已经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高校应优先制度建设,从职能范围、人员考核培训、服务规范、工作流程、绩效评估、档案管理制度等方面明确细化制度建设,保障服务的有效开展。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打破壁垒主动宣传,带着个性化服务下院系解决问题,走出去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知识资源,争取上级部门的价值认同和政策倾斜,吸引学校各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以及更多的人才参与和经费支持。
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部门是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必不可少的组织,这类部门的设立对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知识产权的全周期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8]。调查对象中仅有8 所高校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信息部门(中心),说明高校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不够重视,忽略了建设专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部门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医学高校应把握机会,以图书馆具有科技查新站资质能够开展科技查新服务为突破口,积极申报校级、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独立的职能部门和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岗位,增强知识产权服务的专业性。而申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必须在打造专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团队、产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成果和配备专业的工具资源3 方面投入,为申请成功夯实基础。
由于知识产权服务具有较强专业性,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学识背景,且具有信息检索和分析等能力的专业人员[19]。信息服务团队人才结构应是自上而下涵盖高层次和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基础人才的三角形结构[14]。同时由于用户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各阶段的需求不同,高校应按照知识产权服务内容对岗位专员进行合理分工,制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对深层次服务岗位人员进行专项能力培养,并吸引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专业背景的校内外人员加入团队。因此,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训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校内外、“理论+实践”的实务培训模式,扩大图书馆知识产权培训范围。一是定期对全体馆员进行知识产权常识及服务流程培训,提升馆员整体知识产权信息素养和知识产权意识,鼓励馆员注册并关注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总平台及其分站[20],该平台有很多开放的政策解读及提升业务能力的免费课程和培训班,方便馆员自主学习。二是针对知识产权服务专员或服务团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中培训,与数据库商合作开展提升馆员专利检索及分析能力的专项培训,尽可能为馆员提供参加知识产权学术会议、专业集训等交流的机会,加快馆员知识更新节奏[21]。
合理的数据库资源建设和分析工具配备是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客观前提。调研结果显示,高校数据库资源与分析工具不足是客观存在问题,因此,资源建设薄弱的高校首先应积极寻求校内外合作,联合多方力量加快资源建设步伐,通过对用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数据库资源试用情况和用户使用满意度调研,研判选定适合本校的高质量数据库进行采购;其次应对国内外免费知识产权资源平台、各国知识产权局相关网站、各国专利分类号网站等进行梳理并整合集成,对现有的数据库资源进行补充。同时,各医学高校图书馆应与兄弟高校、知识产权主管上级单位形成资源共享合作联盟,扩充资源数量。此外,在合理配备数据库资源与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各高校图书馆要重视资源的整合和细化,对所有商用、试用、开放资源平台进行分类细化和整合,建设资源导航列表,使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直观高效地找到所需资源。图书馆还应结合自身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整合本馆资源,构建一站式检索和分析平台,简化资源利用的复杂度,提高资源利用率[22]。
目前,医学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内容局限,服务形式单一,不少高校仅通过举办知识产权主管单位或数据库商讲座的形式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远远达不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基础服务属于普适性服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首先应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可再联合人事处、科技处、科研团队、重点实验室等部门开展个性化精准服务,从而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各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增加知识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如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开设专门的知识产权课程,或将其纳入医学信息检索、科技查新等通识教育课程中;定期或不定期自办专题培训讲座,锻炼馆员能力的同时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制作专门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微视频、微图文[23],并通过多途径多平台进行宣传,如中国药科大学在中心网站开设了“知识产权小课堂”专栏,首都医科大学和内蒙古医科大学均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知识产权小课堂”。其次,在接受调研的37所医学高校图书馆中有20 所(占54%)具有科技查新站资质,且这些高校多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由于图书馆科技查新员和学科馆员均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学科分析能力,以科技查新工作和学科服务为突破口更容易开拓专利查新、专利检索、专利咨询等知识产权基础服务。最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部门)建设相对成熟的医学高校应根据《实施办法》面向校内外逐步开展专利预警、专利竞争分析、专利布局等深层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可以通过校外专业知识产权咨询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虽然图书馆是很多高校承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部门,但单靠图书馆的力量会大大限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寻求校内外多方协作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与校内科研项目主管部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和院系等相关人员合作[24]。图书馆可借助自身资源与工具的优势,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做好人才评估,融入科研管理全周期,为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提供专项支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定期发布本校的专利季报,通过对本校和附属医院专利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为学校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与兄弟高校、上级知识产权主管单位、企业等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已成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可积极申请加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25],目前该联盟拥有22 个理事单位和53 个成员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是其成员单位之一,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资源共享、协作共赢;也可加入区域联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如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 年正式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联盟”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单位团队的一员;还可以与地方企业合作,如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与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都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广州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联动机制为广东省中医院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也可申请成为国家级、区域级、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如天津医科大学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为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26],从而促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图书馆新的使命,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医学高校图书馆应主动转变观念,根据《实施办法》相关要求,尽快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健全管理制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服务形式和内容、推动多方协调合作,积极参与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本文的调研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对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的调研局限于网络调研,调研层次不够深,且未能对优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二是样本选取覆盖面小,调查结果可能有偏颇。今后将扩大样本量,从更多角度展开实地调研,并对优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并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