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张家港市实验小学(215600) 蒋 楠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倡导深度学习理念,符合教学基本目标的追求。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学习调度,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历练的机会,以有效提升教学的品质。深度学习涉及学习维度、学习态度、学习调度、学习跨度、学习程度等因素,教师要对这些制约因素和指标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以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深度学习环节,在多重历练中提升学科能力。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要围绕教材做文章。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取舍意识,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基础,对教学内容来源进行规划和整合,使其符合学科要求,体现学生诉求,确保深度学习能够顺利发生。
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学生对烟酒比较熟悉,对毒品比较陌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重点放在毒品这个内容上面,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画面和视频,对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展示,并介绍身边的一些真实案例,设定一些思考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有现实案例的支持,班级交流气氛十分活跃,特别是毒品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这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在心底建立起一道道防护墙,自觉抵制毒品的侵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知,教师又设计了特殊的学习任务:“班级拟定宣传单,重点对毒品的危害展开宣传,每个同学写上一句话,来完善这个特殊的宣传单,利用课余时间去社区街道做宣传。”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写出了许多精彩的宣传语:“毒品害人更害己,远离毒品,尊重生命,关爱家人。”“一朝涉毒终身染毒,美好生活从无毒开始。”“创造无毒环境人人有责!”“一人染毒全家遭殃,远离毒品全家幸福。”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标语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将一些优秀的标语发送到家校交互平台上,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宣传标语,形成广泛的教育效果。学生积极阅读这些宣传标语,自觉接受相关的教育,从心灵深处产生警醒,远离毒品成了他们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学生对这样的宣传活动很感兴趣,因为宣传单上有每一个学生的规劝语言,还有学生的签名,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创意设计,将学生带入了深度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在多重体验中形成学习认知。
学习态度包括深度参与、深度体验、深度思维等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内容学习时,要给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划,让学生的深度学习自然形成。在具体设定和组织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利用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积极投放一些实践性任务,给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的机会,并利用思考问题或者课堂辩论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争辩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
学生在进入学习时,大多能够主动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也能大胆发言,甚至参与互动交流学习,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质疑,或者发表一些个性化的见解。面对学习任务,并不是顺从就是态度端正,能主动参与探索活动、有实践诉求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操作,集体选举班委。学生大多没有异议,活动顺利展开,因为大家都知道模拟操作是不作数的。教师在发现这个情况后,很快调整了教学策略:“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具体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手中都有神圣的一票,不能把这件事当儿戏。”教师现场与班主任电话连线,确认了这次活动不是模拟操作后,学生才反应过来,开始认真思考选举的问题。经过一番操作,学生顺利进入投票的环节,最终选举产生了班委会。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让学生自由地发表选举感言。很多学生的观点都比较有新意,如:“班委会需要民主选举,班级中的重要事务都应该借鉴这个做法,这样才能体现民主的价值。”“选举和举荐相结合是最为合理的设计,有意愿为同学服务的同学可以先进行自荐,这样可以为民主选举做好铺垫。如果民主选举出的班委自身没有主观愿望,自然不能有效地为大家服务。”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教师与班主任达成共识,矫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科学习本身就没有“模拟”一说,都需要有真的态度和真的行为。教师借助活动给出对应的处理,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这也是深度学习的要求和追求。特别是关于选举的专题讨论,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思想冲击,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生成调度的意识,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教学调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科教学需要有内容的支持,也需要有活动的支持,教师需要做好观察和分析,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调整,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探索中深化学科认知,让深度学习变得更深刻。深度学习不是单纯地深入地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在深入探索中建立鲜活的学习认知。
学生对一些互动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高频度的学习交流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一课时,课始,教师展开学情调查,让学生对本班级的事务管理情况进行介绍。因为关系到班干部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学生的发言十分简洁、谨慎。为此,教师设计了合作学习任务:“如果你是班主任,需要针对一些具体的班级事务进行对应处理,你准备如何操作呢?如果是借助协商的方式来操作,你会怎样设计呢?”学生拿到这个任务后,开始了主动思考和讨论。虽然这只是假设的角色,但学生还是比较看重这个任务的,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展开思考。有学生提出建议:“班级事务需要集体决策,班委会和班主任都需要展开充分的学情调查,征询更多同学的意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提出具体的讨论议题:“班级管理采用量化评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强制性色彩,这样的制度设计合理吗?与协商制度有冲突吗?”学生继续展开深入地思考交流,课堂学习气氛逐渐形成。有学生认为:“班级采用量化管理制度是合理的,与协商制度没有太多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使用制度,是不能建立规矩的。”
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了互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对活动任务比较感兴趣,自然会积极参与其中,并展开深入思考。从学生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任务布置是比较到位的,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具体的思考中建立起鲜活的学习认知。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集诸多学科内容于一体,具有广泛的教学视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要建立跨界意识,借助更多的学科辅助手段,推出更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互动交流中建立起学科认知基础。如情景再现、课堂辩论、生活观察、参观访问、案例讨论、视频观看等方式都能够促进跨界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适时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手段展开具体的操作和调度,能够为学生顺利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具体应对时需要做好必要的融合处理,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要求学生先熟悉看地图的方法,然后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区域分布展开详细地介绍。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还专门为学生准备了小型地球仪,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分析,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进行观察。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阅读教材内容,对我国的地形特点、山脉、河流布局以及周边国家等进行了解,学生都能给予积极的响应。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化,教师设计了知识竞答活动:“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深度研读,结合相关地图进行梳理和归纳,准备参与班级知识竞答活动,我们将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比赛,看看谁的得分最高。”听到要开展知识竞答答活动,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教师在活动中快速投放试题,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抢答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融合地理学科知识展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直观的观察学习机会。地球仪、地图都属于地理学科的教具,学生对地图内容不是很熟悉,学科基础认知还比较薄弱,教师进行针对性引导,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体验的机会,让深度学习顺利推进。
学习程度有高低之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如迁移应用、实践操作、生活对接、信息应用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学习程度的指数,教师要具体设定一些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以顺利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深度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学科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学科认知的内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基础能力。
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准备更多听、说、读、写、思方面的训练任务,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会更加丰富。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导游解说任务:“我国民族众多,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请选择其中一个民族,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信息,整理成导游解说词并进行现场展示,看看谁的表现更贴近导游。”学生听说要扮演导游进行解说,都表现得有点紧张。在课堂展示环节,有的学生这样讲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蒙古族,这个民族过去属于游牧民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牛马成群,居无定所。因为生活环境辽阔,造就了这个民族豁达开朗的性格,歌唱、舞蹈、摔跤等活动都带有他们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维吾尔族,这个民族生活在西北高原上,那里的日照时间长,葡萄和哈密瓜都特别的甜。这个民族能歌善舞,服饰也特别好看。”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
教师设计导游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素材,并进行现场讲解,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对导游这个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少有亲身经历的机会,自然会有想参与演绎的欲望。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深度学习是最为合适的学法应用,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形成高度契合。深度学习关涉学习维度设计、学习态度矫正、学习调度组织、学习跨度界定和学习程度探究等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匹配性的学案,让学生在深入学习和体验中提升学科基础能力。深度学习体现对高品质课堂的追求,与主体教学理念高度匹配,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