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兰香
(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指明的方向。
高校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必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和专业技能。统计学作为处理数据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社会众多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作为高校专业基础课的统计学,在专业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指引作用,把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深入思考思政的内涵,要不断探索挖掘统计学课程内容中体现深刻内涵的教学内容。统计学是研究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科学,基本要求是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和完整,因此,统计学基本培养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尊重,要实事求是,诚信为先。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寓思政于教、寓思政于学,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这些内容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既获得统计学知识,又接受了思想道德、理想情操的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并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助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使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
传统统计学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及技能等,而相应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来。在当今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后,应该在教学目标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等思政元素的价值目标,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层面为出发点。统计学课程构建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具有统计学知识和一定统计分析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目的的培养框架,以统计学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为知识保障,以统计工作的方法和技能作为能力培育目标,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塑造目标,培养新时代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具体课堂内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料。教学资料除了传统统计学教学中要用到的相关资源,还要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论述等。并以学党史为契机,借鉴100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的智慧与力量,把先进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浸润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搜集好这些资料,便于在备课中根据专业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内容。
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由辅导员、思政课教师承担,而50%左右的课程属于与专业有关的课程,专业教师往往偏重于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方法,因而增强专业课教师教学思政理念与思政职责很有必要的。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
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统计学教师作为专业课教师,同样需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立场正,认同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挖掘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点,不断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既向学生传授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也为学生指点思想迷津,使得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在实处,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树人作用。
课程思政,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而传统的学生课程考核仅针对学生学业情况,如学生的平时成绩,是根据课堂表现、考勤、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对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单一,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评价与管理。加之学生完成作业的相似度较高,很难全面反映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根据对本校2020级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学生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都集中在80-100分之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很好地激发有效学习的动力。
统计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学中要充分提取和运用,必须要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设计。
教师要在既往案例中由侧重知识性的传授,增加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与融合,选择案例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根据统计学课程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道德观,一方面注重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政治道理等显性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注重润物无声的隐性渗透,既入里又入情,获得青年学生广泛的认同。教学案例兼具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内容,做到不同案例有不同的思想政治内容提升,有不同的思想启迪。
在课程思政这一关键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生在统计学的初识阶段学习的部分,内容是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并从这些数量表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4]。以当下经济热点与统计概念相结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此内容。向学生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所取得辉煌成绩,以我国GDP的发展变化为例。通过直观生动的统计图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的巨大变化,年平均增长速度达9.5%,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倍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方面指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益求精、高度责任心的意识,为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同时向学生强调每个统计数据的变化背后,蕴藏着的是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进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所取得的成绩都是由一点一点的努力组成的,幸福是奋斗来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一定是集合着每一个人的奋斗过程。这些生动的事例,不仅能使学生增加对研究对象、统计指标概念、相互关系及内涵有具体的认识,而且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增强爱祖国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生也感受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实现宏伟目标树立了信心。
教师在熟悉统计学理论课程内容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探索理论知识背后所蕴涵的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科学思维。在抽样推断的区间估计中,如果我们提高区间估计的可靠程度则会降低区间估计的准确程度,而要提高区间估计的准确程度则会降低区间估计的可靠程度。区间估计的准确程度和可靠程度,二者的关系是反方向变化的,不可同时降低,或者不可同时提高,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如果需要对估计做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通过增大样本容量来化解。以此认识告知学生,面对认识事物,都要从发展的、动态、多方面的这种哲学思维来看待。通过这种扩展性的讲解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不间断的学习与思考,具备了先进的哲学观才能正确把握自然规律,把哲学思想融入教学中,用来指导学生知识理论的学习,增强敏锐的观察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统计学课程进行到统计分析阶段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教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生产生活建立联系,选择若干社会现象的问题作为学生进行统计微分析题目,进行课程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学习及巩固的需求。统计学课程一般在期末进行课程实践学习,课程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学生可从本课程相关内容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本学期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尤其党史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行了本学院关于大学生“学党史、坚信念”调查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向本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所搜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利用所学习的统计方法进行所调查资料的分析总结,最后推断出学院在校学生信仰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占比在79.59%-92.33%之间;在校学生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占比在91.78%-94.18%之间。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和巩固了课堂专业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应用能力,增强了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学生在参与这个实践活动中有了获得感,也加深了对党的百年奋斗史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络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都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实施,这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高校普遍进行网络课堂的教学活动,所以师生都很熟悉网络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线下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抽象的,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还有网络课堂在检查学生学习状况、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沟通、师生主题讨论方面,比线下教学更有优势;另外教师能够及时观察到学生在课堂准备、学生的主观回答及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因此网络课堂教学可以成为常态下的教学方式之一。
尤其课程思政下的课堂教学可以线下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为学生推送丰富的大量的教学信息,如教学内容一览表、网络教学视频,同时在视频课里捆绑一些体现思政元素的辅助资料及相应练习题目等内容,让学生既可以看到教师讲课过程,又能阅读相关辅助材料,参与练习以及线上讨论等。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在教学平台上进行主观回答,老师检验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的运用程度,并提供个性化指导。而线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进行主题讨论,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这样线下教学和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根本教学目标是立德树人,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探讨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在原有的考核方式中增加学生专业学习中的良好品德表现作为课堂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教师根据专业内容和学情分析,布置课前学习内容一览表,从课堂参与、主题讨论中的学生主观回答、作业质量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专业内容的变化进行调整,构建全面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