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军 汪 勇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等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了本质要求、深刻论述。报告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对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和逻辑说明,不仅有助于彰显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指导性和科学性,而且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实行党的权威及集中统一领导有机结合。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就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坚持党中央权威有深刻的理论根源,力求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挖掘其内涵,寻找其理论根据。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权威思想的重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在对无政府主义分子的批判和斗争中,对权威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说明。当时无政府主义分子的活动日益猖獗,特别是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在意大利的知识分子中很流行。巴枯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无条件地反对任何国家和权威,鼓吹“无政府状态”。他否认无产阶级建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针对巴枯宁在思想和理论上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在《论权威》一书中,恩格斯对权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恩格斯指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2]274恩格斯不仅说明了每个人都要服从权威,而且还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产关系出发去研究权威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变革,人们的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分散的、独立的生产活动被打破,继之而起的是联合的、互相依赖的生产活动。然而这种集体的、联合的生产活动,必须依靠权威才能组织起来。劳动者生产劳动产品时,涉及的问题较多,比如工人劳动时间统一性的问题,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过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独依靠单个人的意志,“个别人的意志总是要表示服从,这就是说,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2]275当出现某一情况或问题时,若单个人的意志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单个人的意志就得服从于权威。只要发挥权威的作用,那么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现实社会环境中是存在权威的,尽管权威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呈现,而且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要服从一定的权威。社会中的个体既要承认权威的存在,又要接受一定的权威,不服从于一定权威的个体是难以想象的。
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权威与自治的关系,权威与自治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的整体。恩格斯指出:“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2]276自治和权威从产生之时起就具有自身的应用条件和范围,且不能超越。在现实生活条件中,倘若只要自治而抛弃权威,只尊重自行管理而否认统一集中权威,那么会导致个人主义的错误。相反,假如只要权威而抛弃自治,那么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会导致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权威和自治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两部分,而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权威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伴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将逐渐消亡。
马克思论述了到共产主义时代,权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817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工人劳动异化的现象不复存在,工人各方面的才能将得到充分发展,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及私有制将不复存在,政治权威必将消失,每个人必将成为自由自觉的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得到全面的体现,整个人类社会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列宁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权威和革命领袖的权威。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是否坚持党中央权威的严重挑战。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对孟什维克主张的“多中心领导”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认为党和国家必须要有一个“主心骨”,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怎么办?》等著作中,同一系列不要任何权威的错误思想和观点作坚决的斗争,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其一,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前提是维护领袖的权威。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 ‘十来个’富有天才……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3]115-116天才不会从天而降,列宁在这里强调领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为的,而是经过不断地训练和教育的过程,而且领袖对阶级斗争能发挥巨大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无产阶级的行动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也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但是禁止搞一切个人崇拜,反对将领袖神圣化,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辩证看待领袖对历史所发挥的作用。其二,正确处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群众是划分阶级的……阶级是由执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4]21列宁在这里严格区分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并界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治国如棋局,政党和领袖好比棋局中的“将和帅”,发挥着中枢领导核心作用,带领阶级和群众将这盘棋“下好、下实、下胜”。没有领袖的领导,群众和阶级的活动就会处于涣散、分离、无序的状态,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深刻说明了维护党的领导事关全局与兴衰成败。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基本要求的重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能以阶级调和的方式,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将劳动人民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下解放出来,实现劳动人民自由自觉的发展。而要取得这样的胜利必须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坚持党中央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5]500没有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无产阶级政党将分崩瓦解,难以形成统一联合的整体。在进行革命斗争时,必须充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而不懈斗争。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指出:“始终力求把无产阶级的一切革命力量完全联合起来、组织起来”。[6]744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对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革命的伟大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恩格斯指出:“不强迫某些人接受别人的意志,也就是说没有权威”。[7]372一个政党建立时,若没有权威,组织内部成员很难接受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那么这个政党很难团结起来采取一致的行动。如果一个政党缺乏强有力的权威,一个国家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用说一年,哪怕几个星期都将会灭亡。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基本要求的重要论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由党中央制定,其他组织和成员必须严格地贯彻和执行。列宁指出:“只有全党的中央机关才能成为党的路线的有威信的、有力量的代表者”。[8]4161900年前后,党内一些知识分子提出党内并不需要权威的主张,对党中央权威进行了质疑,列宁指出:“拒绝服从中央机关的领导,就等于拒绝留在党内,就等于破坏党”。[9]363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每个党员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充分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建党的基本要求。列宁在肯定党中央集体领导的同时,并没有否定个人的作用,反而强调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列宁指出:“我们既需要集体管理制来讨论一些基本问题,也需要个人负责和个人指挥来避免拖拉现象和推卸责任的现象。”[10]413因此,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需要将集体力量和个人作用统一起来,既强调党中央统一领导的作用,也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俄国之所以能在与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中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说到底就是坚持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历史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建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对党的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在历史逻辑的演进中逐渐加强党中央的核心地位。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早期探索向不断完善而发展,早期探索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中央权威的逻辑起点。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11]7其目的是为了统一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党员服从中央委员会的决议。为了巩固党的权威性地位,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对党内的政治生活进行监督,进一步提升党的廉政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建党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有些同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没有更好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违背党中央权威的现象时常发生。1931年1月,由于缺乏实际经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比较盛行,对中国革命进行了错误的估计和指挥,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的挫折,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遵义会议的召开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1935年10月,张国焘无视党中央,公然另立第二“中央”,自任“主席”,进行反党分裂行为,这些无疑都是挑战党中央权威的行为。毛泽东指出:“党的领导机关中占统治地位的成分,……受了资产阶级的欺骗,而使革命遭到失败。”[12]610在这一阶段,党的组织没有得到巩固和强化,对中国革命缺乏充分的认识,从而出现一些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对以往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重视党中央权威和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为。党的建设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形成了全党服从于党中央,党中央权威得到重视和加强的局面。正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集中统一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才得以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历程中遭受到严重挫折。以林彪、江青为代表的反革命集团对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进行严重破坏,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受到严重威胁。党中央领导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不能否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章、遵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3]39党的领导干部要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并不断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归根到底在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针对党内存在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无组织、无纪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江泽民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不断探索。江泽民强调:“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14]251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的作用,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感召其他党员,增强党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先进性。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强调:“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的权威,是极端重要的。”[15]289由此可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必须统一,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必须严格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生动写照。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只有人民群众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1994年11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如何保证党中央政令通畅的问题,胡锦涛指出:“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通畅,实质是维护改革、建设全局,维护党和全体人民最高利益。”[16]122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包含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和集中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整体。2007年12月,胡锦涛强调:“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党服从中央、全国一盘棋的思想”。[17]15领导干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建党理论,坚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保持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从未停止。过去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采取的是经济上的封锁、政治上的孤立和军事上的威胁。当今,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日益强大,他们转换为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不良社会思潮的灌输,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这些因素的严重影响,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时代性课题与难题。“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必然要有核心领导。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只有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有利于解决这些时代性课题与难题,才能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这是对一个政党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党中央权威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这样的权威才具有现实“源动力”。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际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人民的需求作为自身不懈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8]154一方面,党的权威是人民群众赋予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拥护和认同。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样的权威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党中央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中央必将领导人民群众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不懈追求。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19]21党中央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全体中华儿女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持党中央的领导,这样集体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人民群众最痛恨的问题是腐败问题,腐败问题也成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最大威胁。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廉洁自律意识,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保持思想的纯洁性和民主性。只有思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行动上才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身,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面对周永康、徐才厚、薄熙来等人的贪污腐败,无视党纪国法,直接挑战党中央权威的行为,党中央高度重视,果断查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赢得民心,党中央要有权威,必须廉洁”。[20]党中央就好比是“大脑与中枢”,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要是“大脑与中枢”都出问题了,那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这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且还要廉洁高效地在阳光下运用权力,做到“知行合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总结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经验,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021 年 7 月 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过去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党立足于新时代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明天我们党将带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22]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实践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党中央要有权威,才能把全国9671.2万名党员和近500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形成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这一百年以来中国所取得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建设性成果,归根到底与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密不可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经验的必然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自然环境明显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个时代应当而且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