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2-03-12 05:34钟朝军戴长庚毛向华
耕作与栽培 2022年6期
关键词:二化螟卷叶螟飞虱

钟朝军,戴长庚,毛向华

(1.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武冈 422499;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阳 550006)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可满足人类四分之一的能量需求,对全球粮食安全及社会经济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水稻栽培近年来改变了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品种发生更迭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水稻害虫种群呈现上升的趋势。目前水稻害虫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防治,但长期大量的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了害虫抗药性上升、环境农药残留和害虫猖獗的问题,使虫害有效防治陷入困境。为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用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是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可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增加环境保护力度,降低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为国家食品安全做出贡献。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降低了化工原料的产能,可节约能源,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1 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二化螟在国内每年发生1~5代,发生代数从东北、内蒙古、黄淮流域、长江流域、华中三省、福建、两广和海南逐渐递增。二化螟为本土越冬型,田间虫口密度和越冬虫源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二化螟多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场所主要为稻桩、田间杂草和茭白等。越冬代成虫在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但因为越冬幼虫龄期及田间小气候不一,越冬代蛾发生期会持续2个月左右,5月份为盛发期,期间有多个蛾高峰。

1.1 清理稻茬

水稻收割后残存稻茬是其主要的越冬场所,减少稻茬中残虫量对防治二化螟具有积极意义。水稻机械低茬收割,稻秆被打碎,其中的二化螟存活率极低,可大大降低虫口。冬闲田翻耕种菜也可进一步减少二化螟越冬虫量,研究表明机械收割后翻耕种菜可降低98%的二化螟越冬虫口[1]。冬后翻耕深水灭蛹也可大大降低二化螟越冬虫口,为第一代二化螟防治减轻压力。

1.2 种植诱集植物

种植诱虫植物是一种在生态上调控害虫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香根草对二化螟具有极强的引诱力,二化螟卵能在香根草上正常孵化,但孵化后的幼虫无法存活。苏丹草对多种钻蛀性螟虫也有很强的诱集作用,在非洲地区被广泛应用于玉米和高粱的虫害防治。研究发现,苏丹草对二化螟产卵也有较好的诱集作用,二化螟幼虫在苏丹草上也不能完成生活史。结果表明田边种植苏丹草和香根草可分别降低水稻田间52.85%和56.81%的枯心率[2]。

1.3 释放天敌

在二化螟产卵盛期开始释放稻螟赤眼蜂,在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姬蜂、寄生蝇等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 稻纵卷叶螟绿色防控技术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主要稻区大发生,在自然状态下,寄主几乎只有水稻。稻纵卷叶螟为水稻上主要“两迁”害虫之一。在大陆南海岸线以南地区,包括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等地终年繁殖,其余稻区虫源则由周年繁殖区迁入。成虫在每年春季随季风自南向北迁入非越冬稻区,秋季则随季风从北至南迁回周年繁殖区,其降落主要受温度和降雨影响。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大多隐藏在稻株或者田边杂草中,遇惊即飞。有趋光性,其中对金属卤素灯的趋性最强。成虫喜欢取食花蜜或者昆虫蜜露来补充自身营养。主要由幼虫产生危害,初孵幼虫爬进水稻叶片或者附近叶鞘,吐丝将叶片粘合卷成圆筒状,在内啃食叶肉,叶片变成长条形白色虫苞。严重者啃食心叶,造成水稻减产或绝收。

2.1 合理施肥和密植

对稻田进行科学配方施肥,防止前期水稻长势过旺,后期贪青迟熟。使水稻生长健壮、发育整齐,提高耐虫力。同区域稻田同一时间种植,使稻田生育期整齐,避免发育不一致而为害虫提供“桥梁田”,从而客观上给害虫提供了连续的食物来源以及适宜的栖息地。合理密植,适时“搁田”“晒田”,降低成虫产卵期及若虫孵化期的田间湿度,或者在化蛹高峰期深水灭蛹3~10 d。

2.2 天敌和性诱剂防治

应用寄生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在害虫产卵盛期开始释放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等),每周放两次,连续放3次左右。释放量根据稻纵卷叶螟卵密度而定,一般为1万~3万头。应用性诱剂进行诱杀,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于田间放置性诱剂。以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为主要成分的性诱剂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对雄蛾有较好的诱杀作用[3]。

2.3 微生物农药防治

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或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水分散粒剂,在幼虫初孵盛期常规喷雾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稻飞虱绿色防控技术

我国主要稻飞虱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和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én),属同翅目,飞虱科。其中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除了稻纵卷叶螟之外的另一类“两迁”害虫。稻飞虱在我国稻区常年爆发,因其个体小,发生隐蔽而难以察觉,但世代周期短,繁殖力极强,所以常导致严重的损失。成虫和若虫都可刺吸水稻造成危害,严重时导致稻田发生“虱烧”而严重减产或绝收。飞虱不仅刺吸为害水稻,还会传播多种病害。其中最严重的为白背飞虱传播的南方黑条矮缩病,传播速度快,发生面积广,直接造成水稻矮缩畸形而绝收。

3.1 推广抗虫品种

推广应用抗虫和耐虫品种,是当前防治飞虱最绿色经济的措施。抗虫品种主要表现为株型紧凑、茎高杆粗、抗逆性强。种植抗虫品种可大大降低飞虱种群基数,为绿色综合防控提供第一道屏障。

3.2 适宜水肥管理

水稻合理布局,统一连片种植,以便统一防治管理、防止飞虱扩散。适当施肥,避免氮肥过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叶色浓绿,植株营养更适合稻飞虱生长发育。适时搁田晒田,避免造成田间荫蔽,湿度大,使环境适宜稻飞虱繁殖生长。施用适量硅肥,研究表明,施用硅肥可提高水稻对稻飞虱及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4]。

3.3 保护并释放天敌

卵期可释放寄生性稻虱缨小蜂和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天敌在食物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防治虫害作用明显。稻虱缨小蜂田间寄生率一般达5%~15%,有的可达80%。黑肩绿盲蝽为卵期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在田间可对稻飞虱卵进行有效防控。天敌对化学农药较敏感,选用农药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非广谱性的杀虫剂。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白僵菌,飞虱虫厉霉等微生物农药来控制稻飞虱的发生。

4 结论与展望

长期以来,水稻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而损失较大。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属于农业部“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为化学防控,但化学农药长期不合理使用,给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根据长期的田间工作经验以及同行的理论实践总结了有效的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实现农药“两减”提供技术参考,为早日实现“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二化螟卷叶螟飞虱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广东稻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敏感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