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葫芦岛市打渔山滨海公园为例

2022-03-12 08:15朱京海战明松
关键词:滨水景观规划文脉

朱京海,战明松,刘 矜,戴 巍

(1.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与景观事业部,辽宁 沈阳 110155;3.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一、“山水城市”理念的认知

自古以来,我国建筑师与规划师都将“山水”作为设计的重点和核心,并在建筑设计、建筑选址、城市选址等方面注重强调“山”与“水”因素对建筑和城市的影响,“山”与“水”蕴含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20世纪末,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学者相继提出了人本主义、和谐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以及“山水城市”等理念,尝试缓解城镇化与自然环境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关系。其中,“山水城市”理念是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20世纪末正式提出的对未来城市的构想,旨在将城市建成超大型的园林,且不单是简单的园林绿化,而是城市生态观的集中体现[1]。

1.“山水城市”理念的发展过程

(1)“山水城市”理念的孕育时期

1958年,科学家钱学森[2]于《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文章中将城市园林比作我国的山水画,并指出城市园林是在提炼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创作的。此后,钱学森[3-4]于1984年、1985年在《城市规划》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指出了城市园林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要以中国的园林来美化城市,注重城市园林的精神文明内涵。上述文献明确了我国城市园林不仅要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城市进行美化,同时还要注重其内在的精神内涵,这为我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孕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2)“山水城市”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1990年,钱学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将山水诗词、古典建筑、山水画等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城市园林艺术,提出了要将中国园林艺术与现代城市建设相融合,并处理好城市各类型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1993年,首届“山水城市”讨论会成功召开,会议就“山水城市”的概念达成了共识,即山水城市要兼顾我国文化内涵和现代美学,统筹城市“山水”要素,科学地组织各类型空间内的城市工作[6]。此次会议之后,在“山水城市”理念指导下,章丘、常熟等多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山水城市建设实践。

(3)“山水城市”理念的外延与升华时期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丰富,“山水城市”理念的内涵不断向文化、自然、生态和功能等方向延伸。虽然山水城市建设无固定模式和路径,但可将其内容总结为“四高、三性和一个基本特征”。“四高”即要结合高文化、高技术、高情感、高级生态城市等内容,不是仅利用自然地形,依山伴水,而是充分利用人造山水环境;“三性”是指科学性、民主性、时代性,要将城市建设成巨大型公园,让城市居民享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意境;“基本特征”指我国传统文化使人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具有共生、共存、共享等特征,体现出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包容性、承接性等[7]。

2.“山水城市”理念的内涵

由“山水城市”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可知,“山水城市”理念是我国朴素的自然观。区别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山水城市”理念以自然为出发点,并不局限于城市建成环境,而是扩展到人类活动、自然环境、文化内涵等诸多领域,对城市这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弹性的研究。此外,“山水城市”同时涵盖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系统的创造能力,并将城市园林与自然、文化、历史等要素有机地融合,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融入城市园林建设,利用现代景观园林表现方法再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形成集文化、自然、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山水城市。

二、“山水城市”理念在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城市滨水空间不仅是城市建成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间重要的衔接部分,还同时具备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和自然山水特征,是城市园林实践的重要载体。因此,本研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原则:文化方面,尊重和延续地域文脉;自然方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功能方面,赋予城市空间多样化内涵;环境方面,协调自然环境与城市活动的关系。

1.尊重和延续地域文脉

地域文脉作为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城市和居民的诸多记忆,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塑造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8],成为“山水城市”文化底蕴、情感寄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要以尊重和延续场所文化内涵为原则,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人文要素等文化内涵,在空间组织和景观服务设施中融入这些要素,运用现代景观美学的表现方式再现地域文脉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可形成特色鲜明的滨水景观环境,还可使地域文脉重获生机。

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是“山水城市”理念的核心,同时也是山水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9]。滨水空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可从修复和利用两个方向进行,即在景观规划中利用现代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运用生态技术修复破损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3.赋予空间多样化内涵

“山水城市”理念下,滨水空间景观环境的更新改造并非是拆除新建,而是在既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再设计,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二次消耗。更新改造过程中,要依托地域文化将多样化的文化内涵融入城市空间,通过空间组织、景观服务设施、活动策划等再现城市空间的内涵。

4.协调自然环境与城市活动的关系

“山水城市”理念旨在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复杂园林,其中不仅包括绿廊、活动空间、绿地以及居住空间等,各类空间还能互利共生,且相互融合。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中不仅涉及以交通空间、活动空间和休憩空间等为代表的人工环境,也延伸到以绿地空间、水域为代表的自然环境。二者并非是共轭关系,而是彼此互利共生的和谐关系,二者之间的边界应相对模糊。进行景观规划时,需要协调二者的关系,减少外部对彼此的干扰和影响。

三、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应运用延续与传承地域文脉、保护自然环境与更新城市空间、协调与营造城市生态环境的策略,不断建设和完善复杂而巨大的城市园林。

1.延续与传承地域文脉

“山水城市”理念中,地域文脉作为城市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决定了滨水空间的内容和个性化特征的构成。以历史场景、风土民俗为代表的社会人文场所内涵可通过雕塑、展示、体验、传颂等多种形式得以延续,并通过创新创意得到升华,进而实现地域文脉的传承。文脉资源的延续和传承,不仅可以通过雕塑和场景再现的方式,还可通过活动、竞赛、讲座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创产品的创作和制作,这些都有助于地域文脉的推广和传承。

2.保护自然环境与更新城市空间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山水城市”理念永恒不变的主题。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中,在驳岸维护、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方面使用生态技术对基地现有植被、水环境等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的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要对人民未来生活的需求进行合理预期。

3.协调与营造城市生态环境

协调与营造城市生态环境是“山水城市”理念下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谐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10],也包括空间结构、景观要素、场景设施等要素彼此间的和谐。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中,要利用廊道、地形等现状条件进行动、静空间的划分,避免相互干扰,营造安全、舒适、美观、自然的城市滨水空间。营造策略指通过艺术加工、内容创新、功能创新等方式来规划建设城市滨水景观。制定景观规划时要因地制宜,以文脉为基础、以需求为依据进行合理创新。

四、葫芦岛市打渔山滨海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基地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北靠打渔山,基地呈带状分布,东西长约2 600 m,曾是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主战场之一。基地现状由荒地、人工沙滩、乱石坡和裸露地表等组成。虽然基地历经多轮城市建设,但由于城市空间延伸、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基地现有景观环境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再加上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问题,亟需进行更新改造和生态修复。本项目以“山水城市”理念为核心,围绕红色文化、休闲艺术、活力海岸以及生态修复等环节打造一个多功能的滨海景观综合体(见图1)。规划将基地分为文化体验区、自然体验区、海滨广场区、运动体验区、娱乐体验区五大功能片区。

图1 打渔山滨水公园总平面图

1.文化体验区

打渔山曾是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主战场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基地内的文化体验区以红色精神为主线,融入城市文化、海洋文化等,以沙雕、雕塑等表现形式为载体,营造场所记忆[11],延续和传承红色文脉。体验区内规划建设主题文化广场、景观步行桥、沙雕世界(红色主题)和景观转盘等景观,将与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相关的地域文脉要素融入区

内景观设计。例如:为表现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将沙雕世界(红色主题)融入阶梯草坪、慢行步道和休憩空间等活动空间(见图2),使市民在进行亲水等亲近自然活动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刻体会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实现“山水城市”理念中地域文脉的传承和延续。

图2 红色足迹雕塑群

2.自然体验区

自然体验区位于自然的滨水岸线,现状以密林和绿地为主。规划中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12],体验区内设有密植林带、花之园、海滨浴场等景观服务设施,运用生态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和改良,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和谐共生,以实现“繁花覆地”的目的。规划将“山水城市”理念中的高技术内容运用于土壤改造、植物配置和景观服务设施等方面[13]。基地原为盐碱地,规划通过塑造地形、设置隔离层和竖向排水等物理改良方式进行土壤改良(见图3);基地内植物种类单一,规划中择伐濒死、长势欠佳的树木,补植种类丰富的耐盐碱植被,此外,局部增加景观花卉,以提高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景观建筑节点中,采用下沉式布局和屋面种植技术,使该建筑与周边植被景观有机融合(见图4)。该景观建筑形体系数仅为0.26,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既体现了“山水城市”理念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的原则,也展示了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图3 物理方法土壤改良示意图

3.海滨广场区

海滨广场区位于带状基地的中部,是基地主要出入口与内部交通的重要衔接部分,现状以人工沙滩为主。为时刻铭记历史,滨海广场区以珍爱和平为主题,不仅将象征和平的元素融入景观服务设施设计,还赋予其多样化的使用功能和深刻的教育意义[14]。以和平鸽为原型的人行天桥(见图5)作为连接密林、沙滩以及水域等区域的步行通道,方便游客在不同区域间流动[15]。多功能观景平台可为游客提供登高、眺望的场地,是“山水城市”理念中场景文脉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图5 人行天桥鸟瞰图

同时,对本片区内既有要素进行了适当更新,例如:在人工沙滩设置浴场,将栈道升级为海上婚礼平台,对入口广场、停车场以及中央草坪等进行景观设计,将活动项目与海洋、沙滩、植被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空间品质,还创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融合的方式(见图6)。

图6 滨海广场区平面图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由于长期受海水冲刷作用的影响,基地显著存在水土流失的问题。因此,本体验区内规划采用三段式沙滩堤岸断面设计[16](见图7),模仿自然状态下的堤岸结构,以减少潮汐对堤岸的侵蚀作用。根据使用功能差异,其他体验区采用礁石驳岸、悬挑平台驳岸、台阶驳岸以及木栈道驳岸等形式来减少由海水冲刷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图7 驳岸设计示意图

4.运动体验区

运动体验区原为地势平坦的裸露荒地,部分区域现存少量地被植物,但已经局部退化。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地势平坦的优势,规划建设运动场、3D画冒险步道、沙滩排球以及市民健身广场等场地(见图8),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室外活动空间,使本片区成为葫芦岛市滨海健康互动最活跃的场所。

图8 运动体验区平面图

5.娱乐体验区

娱乐体验区原为荒地和陡峭碎石坡,规划中采用植被修复、水土保持等生态技术重塑生态环境,同时,增设一批可满足市民大型活动需求的景观服务设施。在娱乐体验区中相对平坦的区域设置以市民和游客的动态活动项目为主的活动设施(见图9),可承担多项大型活动,实现滨水空间的多样化利用。

图9 娱乐体验区平面图

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尝试《园治》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传统景观表达方式。规划补植耐盐碱的植被,形成层次分明的植被密林。在存在高差变化的陡峭碎石区,利用空间的错位关系和延伸至密林的亲水栈道,将水域、滨水空间以及密林等特色鲜明的自然空间连接起来,共同构建可在栈道观赏的多样化景观序列[17]。木栈道的设计将人工景观设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见图10),实现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和谐。

图10 林中栈道

通过充分利用人造山水环境,将景观服务功能与滨水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机融合,是“山水城市”理念中景观功能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重要体现。例如:在沙滩区域设置下沉式儿童戏水设施,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亲水活动空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和“普惠”的思想。

五、结 语

“山水城市”理念指导下的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以将城市建设成为大型园林为目标,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但“山水城市”并不是一系列程序化的规范与导则,而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将“山水城市”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其研究重点是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与策略创新等方式实现二者的高度和谐。

研究将“山水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延续与传承地域文脉、保护自然环境与更新城市空间、协调与营造可持续城市环境的规划策略,并将其运用于葫芦岛市打渔山滨海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由打渔山滨海公园的案例可知,在“山水城市”理念指导下,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能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还能延续地域文脉、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处理自然、文化、社会、历史等要素的关系,有助于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高度和谐。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规划文脉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推进乡村建设 留住文脉乡愁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探究
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浅析滨水景观模式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