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文化消费竞争力

2022-03-12 23:52
唯实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旅苏州消费

王 涛

自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全国各大城市摩拳擦掌,形成百舸争流之势,热度居高不下。根据对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解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文旅消费进行扩容提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从文化消费领域激发国际消费中心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作为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核心功能来讲,文化消费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文化消费对于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讲,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近年来苏州正积极推进古城保护、大运河文化苏州段建设,全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化消费竞争力更能彰显苏州江南文化的魅力,对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提升文化消费竞争力 对于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性

1.文化消费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从经济角度来看,文化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民生角度来看,文化消费又与居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对于提升苏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恩格尔系数越小,食品占总收入的占比就越少,用于教育、娱乐、休闲、旅游等文化消费的就越多,说明城市的经济发展势头就越好,也越有潜力。2019年苏州恩格尔系数为24.9%,早已超越小康标准水平。因此,提升文化消费竞争力对于苏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文化消费是更高层次的消费形式

消费是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形式,文化消费的提升正是收入水平增加的直接表现。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地会表现在文化消费上。同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日益增多也是不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2020年苏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582元,比上年增长4.1%。在生存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必然会开始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3.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消费能级的重要条件,提升文化消费竞争力反过来也能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苏州文化消费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文化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也对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服务,开发什么样的文化消费模式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苏州文化消费现状

1.文化消费平台成绩喜人

苏州文化和旅游消费平台自2017年11月上线以来,已覆盖700多万苏州市民,引进各类文旅消费商品4297种,开展各类文旅活动上百场,访问量超1000万次,平台交易额1.08亿元,拉动消费近8亿元。2021年以来,依托文旅消费平台,相继开展了第八届苏州文旅消费月、惠民读书周、“诗和远方美好生活”苏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系列活动,平台交易额2294.6万元,拉动文旅消费近1.6亿元。

2.旅游市场火爆,消费行情看涨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知名旅游强市。2021年以来,苏州持续深化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姑苏八点半,地铁奇妙夜”夜间文旅消费品牌,举办苏州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展“四季苏州”营销推广,充分发挥文旅消费的引流、提升作用,上半年全市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224元,同比增长65.5%,2021年1—9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约9895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总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61.3%,文旅消费市场形势继续向好。

3.聚焦品牌打造,开展消费活动

相继推出第八届苏州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惠民读书周、“诗和远方美好生活”苏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系列活动,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平台支撑、企业参与、金融助力,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文旅产品和系列惠民利民活动。依托苏州文旅消费大数据平台,发放文旅消费券,联动商家让利和银联补贴,实现文旅消费“线上线下,优惠同享”。截至目前,文旅消费系列活动参与人次超300万,文旅消费大数据平台交易额2294.6万元,拉动文旅消费近1.6亿元。“诗和远方美好生活”苏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期间推出“朕的夜”夜游江南主题IP活动、紫藤市集、SuZhou城市直播间、文化体验之旅、线上云集市等多场惠民活动,不断活跃文旅市场,提振消费信心。发挥市场作用,激活夜间消费。依托我市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瞄准Z世代群体,打造“姑苏八点半地铁奇妙夜”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围绕夜游、夜秀、夜购、夜食、夜娱、夜宿六个方面,十大板块联动推出系列活动100多项,确保周周都有新活动、月月都有重头戏,持续激发活力、保持热力。打造“探夜直播节”“探夜微拍大赛”等爆款活动,推出观影、剧院、书店、夜食、酒吧、夜show、剧本杀等七大地铁盲盒,截至目前,超过13万人次参与盲盒抢购活动,系列活动累计媒体阅读量超1.2亿人次,首部聚焦夜间经济文旅消费的剧本杀《姑苏秘宝》正式上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加强营销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实施高铁沿线城市旅游推广计划,开展“四季苏州最是江南”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苏州旅游季发布系列营销活动,串联苏州各板块,推出千余个必体验点位,打造苏州特色玩法。依托各类新媒体渠道,多平台、多样化地展示苏州四季旅游的美好形象,总计曝光量超4000万次。成功举办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苏州创博会,以博物馆文创设计展、高品质文创科技产品展、“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主题展等特展为载体,以“2021新手工艺运动分享会”“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等为平台,发布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出文旅消费新项目,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消费创新提升聚集新动能,提供新方法。

提升苏州文化消费竞争力的建议

1.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消费潜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比如,针对青年文化消费、儿童文化消费、女性文化消费、老年文化消费等提供不同文化产品。把文化消费打造成为苏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通过文化消费提升苏州消费潜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向世界展现苏州的江南文化、苏州的历史、苏州的内涵。比如,对每个区域的文化地标做个统计,实行文化地标网红计划。以大运河苏州段为例,建议把大运河苏州段打造成具有国际标识的文化消费地标。进一步发掘利用文化资源并升级文化产品。利用杠杆效应,丰富文化消费的种类,增强消费体验。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进来。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鼓励发展与自驾游、休闲度假相适应的租赁式公寓、汽车租赁等服务。积极拓展文化消费广度和深度,注重利用新技术发掘中华文化宝贵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广播电视消费产品。

2.做大做强文化消费品牌

打造国际强势品牌,树立品牌对文化消费重要性的理念。把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消费的主要突破口。比如,以餐饮消费的香雪海为例,加大融入文化色彩,做大做强本地苏帮菜品牌。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做大做强苏州文化旅游节。推出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体验型主题街区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标上海和杭州已经正式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创新消费生态体系。苏州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应该抢抓时机,加快制定行动计划,并把文化消费作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提升经济增长消费潜力。拓宽品牌传播渠道,加大国内市场品牌营销传播力度的同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质量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让苏州文化产业品牌“走出去”,与世界著名文化品牌在对话和竞争中实现质的飞跃。

3.构建健康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树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美丽形象

一方面,提倡文明消费、健康消费,使消费者从苏州江南文化得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破除不良文化消费嗜好,把“健康、文明、开放、包容”的特征根植于苏州文化消费过程中,提倡超前但不过度消费。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文化消费的安全保障,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从2021年夜间经济消费的情况来看,收录了无理由退货商品类目(正面清单)、无理由退货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承诺商家清单、管理服务站清单、寄存点清单等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实施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无理由退货渠道仍需要进一步畅通,一些消费者反映找不到退货地点等。

4.文化消费要积极探索业态发展模式,注重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利用科技创新打造新型文化消费,跟上文化消费创新发展的步伐,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产品服务技术、传播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提升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在这方面,要注重各个年龄层的不同文化消费偏好,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少年儿童要精心推出好的文化产品服务。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文化消费。利用微信、QQ、爱奇艺、抖音和优酷等软件大力宣传苏州文化产品服务。充分挖掘苏州文化元素,以城市形象为载体进行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推出不同年龄层的产品,在产品的开发中还要巧妙地融入文化江南形象,以此全面刺激苏州文化消费市场,打造文化消费的全产业链。

5.加强宣传力度,打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知名度

首先,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挑选积极、正面、向好、具有正能量、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各界名人,利用他们的知名度,宣传苏州的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产品、文化消费服务等,提升苏州文化消费的口碑与名声。开展网红宣传苏州江南文化的活动,利用自媒体等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宣传。其次,提出响亮的口号打响苏州文化消费知名度,对标上海,它早在2010年世博会就曾提出“科技改变生活,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口号,通过响亮的口号为上海世博会带来了数量众多的游客,也迎来了巨大的商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提升苏州文化消费竞争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可以根据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结合苏州本地的文化特点,提出响亮的口号,一举树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比如,“文化消费看苏州”,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再次光临苏州,真正把文化消费这张名片做强做大,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龙头地位夯实基础。

6.提高消费便捷程度

推动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银行卡使用便捷度,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兴支付方式。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依托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消费网点。鼓励依法依规对传统演出场所和博物馆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饮区、观众休息区、文创产品展示售卖区、书店等,营造更优质的消费环境。引导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在具备条件且用户需求较强的地方,优先部署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科学规划线路、站点设置,提供智能化出行信息服务。到2022年底,实现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除现金支付外,都能支持银行卡或移动支付,互联网售票和4G/5G网络覆盖率超过90%,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程度明显提高。文化消费要积极探索业态发展模式,注重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利用科技创新打造新型文化消费,跟上文化消费创新发展的步伐,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产品服务技术、传播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提升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在这方面,要注重各个年龄层的不同文化消费偏好,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少年儿童要精心推出好的文化产品服务。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文化消费,利用微信、QQ、爱奇艺、抖音和优酷等软件大力宣传苏州文化产品服务。充分挖掘苏州文化元素,以城市形象为载体进行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推出不同年龄层的产品,在产品的开发中还要巧妙融入文化江南形象,以此全面刺激文化消费市场,打造文化消费的全产业链。

7.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首先,支持苏州各类文化科技企业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大苏州文化科技企业发展,鼓励这类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努力探索前沿技术,参与全球技术研发,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文化消费场景更多地应用AR/VR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将最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内容中,通过信息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赋形,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衍生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机。将苏州灿烂文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展现江南文化的优秀特点,加快苏州各种文化资源库的建设与完善,构建文化资源平台,与科技进步同成长。

8.提升入境旅游环境

整合已有资源,提升旅游统一宣介平台(含App、小程序等移动端)水平。鼓励各地开发一批适应外国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目的地、旅游演艺及特色商品并在宣介平台上推荐。提升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等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在文化和旅游消费集中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高游客消费便利性。确保入境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入境消费规模保持持续扩大态势。比如,针对近年来境外来苏旅客的日益增多,苏州自贸片区通过对标国际经贸规则,重点针对日韩籍人士短期在苏期间电子支付不便的问题,推出使用“Su-Pay”来实现日韩短期入境游客自动化、全线上的境内电子账户服务。

猜你喜欢
文旅苏州消费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云南出台13条措施支持文旅行业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冰雪文旅乘风起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