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一系列论述,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观点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中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意义深远。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正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将之活用于新时代的小学生劳动教育,极具指导价值。
一、提高认识,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
要让学生热爱劳动,首先就得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劳动。以我校为例,充分利用校会、班会课和队日活动课等向学生宣讲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张贴关于劳动的宣传标语、诵读关于劳动的名言诗篇、进行劳动方面的主题演讲等方式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让学生在感受农耕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劳动是神圣的,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此外,早在多年前,我校就设置了班级劳动实践课,编入课程表作为校本课程,根据年级的不同、学情的不同,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教学内容(劳动的意义、劳动的内容、劳动的技巧等),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提供时间、空间和内容的保证。我们旨在让学生亲身去体认劳动的意义和乐趣,期待能够让劳动成为“像读有趣的书、欣赏音乐、和朋友聚会”一样的需要,让“劳动”从童年起就进入他们的精神生活,唤起他们最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
二、家庭配合,讓家长督促学生劳动
陶行知主张“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他提倡的“过五种生活”中就有“过劳动的生活”。现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家庭劳动教育被不少家长忽略,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劳动观念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部分学生在学校能积极参加劳动,回家后却当上了“甩手掌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家长会和教师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让子女参加劳动锻炼的重要意义。很多家长并不能够认识到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重要性,也无法判断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哪些家务劳动。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宣传力度,列举了大量因家长溺爱导致孩子生存能力低下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实去警醒家长,以此提高家长对孩子劳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提示家长,即使孩子年龄再小,也可以进行一些合适的劳动,如整理物品、清洁家具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和自理能力。
三、榜样引领,让劳动之花遍地盛开
陶行知说过:“教学生对于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换个角度,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无论做什么,内因都是起关键作用的。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同伴教育,比教师的说服教育更具有号召力,更易激起学生内心追赶仿效的愿望。就劳动教育而言,在学生中树立劳动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完全能够带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如,学校开展的每月“劳动之星”评选活动,我们结合家长的反馈、同学的推荐、老师的观察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选,然后在校会上予以表彰,颁发奖状奖品,并在表扬栏上公布事迹,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教师自身应该先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比方说经常整理办公桌、清扫办公室,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劳动课时与学生“奋战”在一起,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提出合理的意见等,与其苦口婆心说教,不如身体力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示范引领效果。
劳动教育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