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为什么叫“铁人”

2022-03-12 14:11:10若飞
新长征·党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泥浆池大会战王进喜

若飞

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的“艰苦创业,光辉历程”展厅中,一部钻机的绞车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当年1205钻井队使用的是贝乌-40型钻机,总重量为60吨左右,其中这部绞车重达5.1吨。它是铁人王进喜当年在大庆打第一口井——萨55井时,率领石油大会战职工用人拉肩扛的办法安装的钻井设备之一。它通体的斑驳讲述着一个时代工人阶级有力量、有觉悟、有温度的感人故事。

1959年,王进喜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一下子都落到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们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终于让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在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他们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创下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责任编辑/王若拙

猜你喜欢
泥浆池大会战王进喜
水基钻井废物泥浆池原位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铁人王进喜(节选)
连环画报(2021年7期)2021-09-05 17:52:44
甘肃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紫光阁(2020年9期)2020-11-30 09:06:53
泥浆池的清理和泥浆池搅拌机的检修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
劳动保护(2020年7期)2020-11-23 16:02:21
CHINESE IDOL
梧太公路建设大会战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33
富水区粉砂土地质钻孔桩装配式钢结构泥浆池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第一次完胜的大会战——湘西会战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1
王进喜:“石油铁人”
当代党员(2011年7期)2011-07-27 03: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