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峡”,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谁能想到,在东北黑土地上,如今居然也有个“三峡”。
寒风呼啸,在吉林省白城市的草原和盐碱地上,风力发电机排立,叶片随风转动,涌动的电能汇聚传输,达工厂,到家里。
吉林地处高纬度地区,土地平阔,是国内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优越的区域之一。“十四五”开局,吉林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建设“陆上风光三峡”工程。
“陆上风光三峡”工程的主体区域包括白城、松原两市全部及四平双辽市,涵盖3个市、11个县(市、区),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是国家松辽新能源保障基地的核心区。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省内消纳、外送和制氢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超过水上三峡。
以工程主体区域的白城为例,白城抢抓机遇,将“风”“光”资源优势变成新能源产业优势。2021年底,白城新能源装机594万千瓦,占全省63%;新能源发电占全市总发电量60%以上,清潔能源占比高,优于全国同类地区。2017年时,白城市成为国家第三批、东北地区唯一的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现如今,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分散式光伏开发试点,壮大村集体收入,吉林新能源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正迈出坚实步伐。
白山松水好“风”“光”,绿色低碳,吉林在路上。 (张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