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骑鳌
才吃完饭就感觉到了饿,放下碗,我们背上背篼就往山上跑,抓柴火。
说是山,其实都是丘陵,低矮而斜缓。几座丘陵围成一条沟,浅窄。往往大人在沟下稍稍放开喉咙,我们爬得多高都能听见。周围只有大鹏山高大,还长茅草,星期天抓一背篼回来,掺和着竹叶、树叶,可以供大人们煮几顿猪食。猪吃熟食长膘,长得快。星期六回家,先跑去猪圈看看,猪娃儿果然又长大了一截,伸手在猪颈背捏捏,嗬,膘厚了不少。促成这样令人振奋的家庭大事,想到自己也是参与了的,出了力的,就心生豪情,又生如水的欢喜在心头萦绕。
山上没有什么可以吃的,时节还早,油菜苗才结荚鼓胀,杏树刚谢花挂果,桃李花正开得各不相让。
今天弄什么来吃呢?才过公子岭,我们躺到草坪上,拔了草根在嘴里嚼,淡淡的甜,清香。议论了一回,平娃逗我们说吃空气。平娃比我们大,他说啥都是对的。我们真就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吃空气。平娃笑,说傻子才真吃空气啊,空气又没味道。有,凯娃说空气香香的、甜甜的。胜娃说吃到花和草的味道啦。我说刚刚飞过去那只麻雀被我吃了,香!虎子哈哈大笑,说你安逸,有肉吃,我抓只野兔儿来炖,大家一起吃。
要得嘛,平娃说,我把锅都带上的。平娃指了指背篼里用炭黑口袋捂着的铝制饭盒,又从身上掏出一个小纸包来给我们看,一块跟胡豆一般大的猪油,一撮盐拌辣椒。哈,今天会有好吃的了!我们都来了兴致,翻起身来朝山路上使劲爬坡,早一点把柴抓满背篼,就可以早一点开始野炊。
九点左右的太阳照着树枝上挂起的露珠,七彩气球一样悬浮在坡道上空。路两旁的地里,麦叶包裹着麦穗,绿油油的,很水灵。我们贼眉鼠眼地瞅山岩坡地上的豌豆苗,它们翠绿得玉石一样,豌豆苗尖尖烫了吃鲜美得很。
山登绝顶我为峰。“噢——嗬嗬!”我们一齐怪叫。山顶平而阔,大得可以摊下一百床晒垫。放下背篼,身体热乎乎的,太阳照进皮肤里感觉热烘烘的刺痛,跟茅草的籽尖儿扎进手心一样。迎着风,转个方向,我们掰动土碗大的石头往山下掀,看石头触地弹起越飞越高。这个被我们叫作“放过山牛”的游戏,每一回都会招来山后沟底人的叫骂,“牛”往往进了麦地“啃”倒一片麦苗,或者骇得远处正翻地的人叫骂着作势要跑上山顶来捉拿我们。我们一哄而散跑回前山躲藏半天,待梭回后山来看,那人还在地里忙。不是我们太野,邻村的小屁孩也经常这么干,只是他们叫“放过山猪”。我们偏要叫“放过山牛”,这样才显得出压倒他们的气势。多年后我上高一了,为县文化馆收集整理“二龙担山”的民间传说,站在大鹏山凹处,看着两块大青石上被“定海神针”凿出来的深不见底的洞,才心平气和地肯定了邻村小屁孩的叫法是正确的。
平娃的婆给我们讲过好多回,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想把龙宫搬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派二龙拿上定海神针来确定具体位置。一日,二龙经过大鹏山,站在一块大青石上贪看百姓勤劳、人间美好,一片祥瑞和睦之氣,觉得这儿真是个建龙宫的绝妙之地,便一跺脚,把大青石跺成了两块,拿出定海神针戳进石头里,决定担山移海。但二龙突然就想,龙宫真搬了来,这地方自然成一片汪洋泽国了,这里的生灵万物去哪里生存?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断不可任性涂炭生灵。可是回去怎么向父王交代呢?话说二龙正情急无智,太白金星在天上看得清楚,倏然临凡,出主意给二龙,说,这好办,这里的百姓都喜欢放养过山猪,你把山坡上那些石头变成猪去糟蹋地里的庄稼,如果没有百姓出来阻止,你便放心担山移海就是。二龙依计,抽出已经戳进两块石头之中的定海神针,往山坡上的一块块青石指点,口中念念有词:“变变变!”一群小猪跑进麦地,瞬时沟里响起敲锣打鼓和呐喊声,百姓们拿着棍棒奔跑如飞,二龙见了,赶忙把“猪”们弄回山坡还原成石头,大叹,罢了罢了,做人做事要不悖民心不违天意啊!
才放了一回“过山牛”,平娃说他婆昨晚又打了招呼的,不准我们再做“放过山牛”的坏事,毁坏了人家麦苗要不得,心疼。我们便直接开工偷茅草。偷人家茅草也是干坏事,但比起放过山牛来,省人轻,利己重,干得。我们跑低洼处去,那些还没工夫割茅草的人家,凹处的茅草青而浅,大概也不打算割回去当柴烧,这对我们而言则是如获至宝。但怎么都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才割了小半背篼,就慌慌忙忙地背到山顶上来放好了再去,如此三五回,也就够尖堆堆一背篼了。拿麻绳捆好后,时间还早,平娃从身上掏出一副扑克牌,说来来来,今天打千和还是三五反?我们立即以平娃为中心抢占地形。凯娃最小,抢不到位置,只能乖乖地拿了镰刀去掏土做灶孔,去山腰水凼打半盒泉水,顺带偷掐坡地上的豌豆苗尖尖。
过了扑克瘾,肚子就开始咕咕咕叫,跟林子里的咕咕鸟一样闹腾,便开始做饭。谁身上都偷带着一盒火柴,用干草引着了捡来的干树枝,水很快就在“锅”里翻滚起来,像夏天时我们跳进山湾堰塘里的水一样具有波澜壮阔的情态。下了猪油,下了盐巴,胜娃抓起一把豌豆苗尖尖就要往锅里放,看他那样儿比我还饿得慌。不忙着,先下挂面。平娃说时,凯娃已经从炭黑口袋里摸出一把细竹筒样的面条来,我们欢喜得跳脚出声。平娃大气,他家哥姐都在南充工作,他们家里自然比谁家都富有,平时总会偷偷拿些糖果之类的好东西给我们吃。“锅”太小,下一回面只能捞出来放饭盒盖子上两个人挑着吃,留下吃不到的人在一旁睩眉睩眼地看。筷子是用细桑树条做的,撕了皮,折了当筷子像模像样。
正轮流着吃得欢哩,凯娃叫快看,那里有一只野兔儿。虎子箭一样射出去,我们都忙跟在后面撵。这只刚从地坎上探出头来的野兔儿大约被虎子吓了一跳,赶忙掉头朝山下跑。可是那哪是跑,它后脚长前脚短,只能栽筋斗。虎子飞身而下,一个虎扑,都伸手碰到野兔儿尾巴了。都说狡兔三窟,其实狡兔更会身体与脑筋急转弯,往上爬,谁还能是它的对手?我们才转身往上追,野兔儿报复似的撞翻了我们那只装着美味的“锅”,一溜烟不见了踪影。我们面面相觑。“鬼兔子!看我哪天不炖了你!”虎子还没吃到豌豆苗尖尖挂面,望着洒了一地的汤汤水水咬牙切齿。最野的孩子也野不过野兔儿,天地间道法自然。
后来还真就有吃了回野兔儿肉的时候。那是转年四月,我们在坟岗上棉花地边玩得正起劲,虎子突然捡起一颗石子使劲一扔,我的目光追着那颗飚箭一样破空的石子,看见一只野兔在坟头上一个倒栽葱,鬼头鬼脑地掉下来。哈哈,有野兔儿吃了!我佩服你呀虎子,快、准、狠!你是杨齐发老人讲的评书里那个百步穿杨的罗成,还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张飞?突然就想到去年冬天在大鹏山顶仓皇逃遁的那只野兔儿,是你被前尘往事折磨得良心发现回来赎罪了吗?沸腾的小伙伴们本来是一致同意在家中生铁锅里炖的,但虎子的娘破口大骂,拿了黄荆棍就要劈头盖脸打将下来,虎子提着兔儿跑得比兔儿还快,我们开着队伍拥向我家老屋旁边的灶屋,婆拿着个抓抓笆,那一夫当关的气势绝不亚于佘太君老英雄,看样子恨不得把我们当草草柴抓归背篼里。“鬼兔子!”她们都骂,“你龟儿子些赶紧扔了!”岂有此理,到嘴的肥肉哪能便宜了老鸹!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很麻利地拿到溪沟里剥皮剖肚洗净,在晒坝边支起铝制饭盒,野兔儿已经大卸八块,平娃拿来了盐巴,凯娃一股风样卷回黄牛咀地里刚刚有了辣味的青椒……半生不熟,一人捞一块兔儿肉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