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薇
在小学的教育体系中,语文课程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低龄学生而言,语文学科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还能够锻炼其思维能力,帮助其开阔眼界,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也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当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了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他们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要真正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要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剖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效果。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他们没有意识到教学中的问题,仍将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样,一些家长也选择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具有很大的教学压力,他们只能将侧重点都放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上,自己主导教学课堂,很少与学生互动。对低龄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会使他们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从而导致他们学习压力大、学习效率低下。
一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所有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很难完全吸收课堂所学。对低龄学生来说,教师应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制定更为合适的教育策略。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基础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否则就会导致学生跟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基础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上会越来越吃力,学习信心逐渐下降,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会减少,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方式也更加多元。基于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征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低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能够有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在确保学生充分消化和掌握前一阶段所学后,推进整个课堂的教学进度。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对低龄学生而言,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具备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推动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在以往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往往不够注重学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对低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改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产生思想碰撞,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合作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良好机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工具性即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获取的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未教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视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话题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的问题,从而优化、调整教学方式,深入挖掘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建高效课堂。在课堂话题探讨环节,教师应当结合课程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选择既能引起学生深度思考,又能让他们踊跃参与的话题。比如,教师可以从社会层面出发,结合社会热点和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话题进行深度探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合作意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厘清话题思考的脉络,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从而营造出轻松、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翻转课堂教学”是指将教学的决策权从教师迁移到学生,教师不再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而是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获取知识,提前完成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想最大程度发挥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课外作业的布置量,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先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其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占据主导,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可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集中解答,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他们无法理解课本中的一些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主动创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多的了解。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高效课堂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既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时间和频次,又要保证小组合作的完成度,避免课堂进度受到影响。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快速、完整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积极创造高效课堂,注重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互动性,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合理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等,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活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