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用友建筑
2014年起,国资委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登高行动,明确财务共享作为大型集团的财务管控工具。2014年,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财务共享模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务院、财政部均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财务服务集中化,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将本增效、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天工”)在此背景下搭建全业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管控服务并重”的基础上,实现了“业财税资一体化”,达到了“强化管理、提高效率、服务一线”的目标。
中冶天工是中国中冶的核心企业,拥有建筑、市政、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以及相应的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资质,具有丰富的工业、建筑、市政、轨交、环保等各类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公司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质量,先后建立了三个天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四个中冶集团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国家海上应急卸载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有效专利1000 余项,主编国标4 项、行标7 项,荣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多项工法被评为国家级工法。
中冶天工所属分子公司、项目部数量多、分布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管理风险和财务资金风险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企业需要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支撑公司区域整合的需要;二是在公司发展层面上出现“三高三低”状况,“两金”居高不下,影响公司的资金运作能力;三是从前是多层级项目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有一定难度。
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战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要求,推进集团财务管理转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抓手,并得到了中冶天工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打造具有中冶特色的“高效、管控、服务”型财务共享中心,搭建“业务—财务—税务”三位一体的财务共享中心体系,满足集团战略及组织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完成六大建设目标:
一是优化业务流程,统一财务核算制度、会计科目、业务审批及财务核算流程,实现财务核算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财务信息化的质量和及时性。二是借助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结算、进度审批、发票、首付款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在业务流程中融入各项管控要求,在保障公司内控制度落地执行的基础上,提升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围绕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实现了会计核算系统、报表系统、资金系统、税务系统等全面集成化和一体化,实现了“业务流程协同、数据信息共享”。四是实现各项财务报表(内部和外部)的一键生成,为集团提供及时、准确、标准、规范的财务信息,实现对集团战略决策的支持。五是将高度重复、劳动密集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资金支付等业务全部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实现内部财务资源整合、缩短管理链条,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六是以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打造中冶天工核心业务平台,逐步实现和ERP 等信息系统的融合,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共享、传递,完成深度业财融合。
利用管理信息化平台,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加快企业财务人员向业务财务及财务管理决策转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价值,构建能够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全新财务管理体系。
中冶天工选择与用友携手共同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信息技术以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优化结构、规范流程,通过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实现财务核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预算引导和财务资金管控,实现业财税资一体化,促进和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体现财务管理决策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