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期刊编辑,关注其他期刊,是很自然的一个动作,我们编辑部就经常在私下或编辑会上交流其他期刊的经典栏目、新栏目和文化活动的可取之处,我们的一些新栏目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诞生的。与公开亮相的期刊栏目、期刊活动等不同,期刊编辑往往进入不了读者的视野,甚至我们这些同行也很少关注对方,除非通过一些学术文化活动“互加好友”。我们在日常的编刊工作中需要“参考”其他的期刊,同样,编辑自己的成长也需要“参考”同行。比如我们专栏“第七代批评家访谈系列”的主持人、青年学人、《大家》杂志主编周明全老师,就是我们编辑部几位青年编辑一直关注的同行之一,我们在聊天中经常会提到他。周老师热心组织学术访谈,在学院之外坚持做文学批评,致力于重振《大家》杂志“当年雄风”,这些“公私兼顾”的文化实践,对于编辑同行,就是一个最佳的“参考对象”。
本期,周老师的访谈对象是青年学人、《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兼《上海文化》编辑黄德海老师。黄德海老师和他的几位同事张定浩、木叶、方岩等,同样是学者型编辑,《思南文学选刊》《上海文化》也是我们编辑部订阅和日常传阅的主要期刊。黄德海老师近几年的重要作品,我基本都会购买阅读,无形中,黄老师成了我近几年重要的“参考对象”之一。周老师这次对黄老师的多个提问,与我在阅读和关注黄老师过程中的一些感受相近,因此,编校过程就成了解惑过程,成了一种间接的对话过程。在访谈中,周老师的提问与黄老师的回答,不时引起我的共鸣。
黄老师个人的阅读与写作近来由现当代转向古典,这样的转变在学院内是很少见的,在黄老师这样的学院外学人中,也是不太多的。黄老师在回应这种转向时说:“这本来就是一件事,都是为了认识人心和人生而进行写作。当代文學批评植根于现场,写关于古典的随笔也是植根于现场,离开活生生的时代,任何经典都只剩下了纸面上的意义……”作为编辑,我们对这样能古今兼通的学人特别感兴趣,也希望在杂志上尽量多地为这样的写作提供发表机会,让古典走进现代。
在回答《思南文学选刊》为何要超出传统文学的标准时,黄老师这样回答说:“就是想试着恢复文学跟更广大的世界的联系,也恢复文学本身庞大丰富的血脉。如果越来越局限在现代学术分工之内,文学势必变得越来越狭窄,把很多原本相关的思想资源排除在外。”其实,《思南文学选刊》的思路与我们近年来突破文学,把史学、哲学等经典文本纳入我们的“欣赏”范畴是相通的。
周老师、黄老师等学者型编辑的个人阅读写作与编刊办刊高度契合,是一种理想的文化生活。有一次接受访谈,周明全老师寄希望于年轻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时,还是要有自己心灵的事业”。在我看来,周老师他们是把编刊办刊和自己的阅读写作都当成“心灵的事业”。作为编辑同行,我对于他们的这种文化生活,“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