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终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该文基于物联网研究并开发了一款户外便携式环境监控系统。当前市面上的环境监测仪大多数应用于空气、湖泊、海洋、河流等大型系统检测,基于此,该文采用嵌入式开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移动终端开发Android界面,用户通过网络实现对户外环境(如温湿度信息、光照信息、PM2.5等)的实时监控,装置便携、功耗低,测试精度高。
关键词:环境监控;物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终端设备
中图分类号:TP3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1-0128-03
健康中国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提出保护美好社会生活环境的愿景,环境对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1-2]。市面上的环境监测装置功能单一化,一般只能监测某一种环境因素,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拟从研究的热点技术出发,以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突破点[3-6],研究以及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组成的多功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多路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强、PM2.5、氨气、硫化物、烟雾和苯系蒸汽等[7-9]。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监测环境参数,力求最大限度改善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目前国内现在对环境监测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环境监测方法,几乎还基于单片机终端监测很少具有实时通信功能[10-12]。产品的现场安装受使用环境所限,环境应用适用性差,测控手段单一。很难进行远距离的监控和报警。
1 整体方案设计
该系统采用的是5V供电,主要是以STM32平台作为主控制器,WIFI通信,通过STM32采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13-16],并且通过wifi发送到手机客户端,检测后通过设置最低值和最高值,当检测到超过设置的最高值的时刻,系统就会提示报警。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WIFI通信模块
WIFI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设计采用ESP8266模块,实现物理设备与互联网和局域网通讯。
2.2 报警模块
报警电路主要由蜂鸣器和LED组成,当环境数据超过阈值时,蜂鸣器报警,LED点亮。
该模块的电路连接图如图3所示。
2.3 温湿度模块
温湿度模块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设计,具体的电路设计原理图如图4所示。
2.4 光照强度模块
采用光敏电阻作为信号采集器件。光敏电阻是基于光电导效应的一种光电器件,无光照时, 光敏电阻值(暗电阻)很大, 电路中电流(暗电流)很小;当受到光照时,半导体材料电导率增加,电阻减小。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光敏电阻作为光电式传感器的一种,它具有灵敏度高、光谱响应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耐冲击、耐震动、抗过载能力强和寿命长等特点。该模块在电路连接中图如图5所示。
2.5 空气质量模块
空气质量检测模块采用MQ135气体传感器,该模块的电路连接图如图6所示。
3 软件设计
该系统主要由STM32通过DMA采集多通道的ADC接口来连接光照强度、PM2.5模块、空气质量模块,采集到传感器的模拟量后,通过算法,进而得到光照强度、PM2.5和空气质量的值;并通过I2C和BMP180通信得到大气压的数值;通过单总线和DHT11通过得到温湿度的数值;采集的环境数据在LCD5110液晶上显示;并通过串口来与WIFI模块进行通信,通过串口配置与WIFI模块一样的波特率,然后发送特定的AT指令,可以对WIFI模块进行配置及控制,使得可以与手机进行通信,最后通过串口将采集传感器的数值经过WIFI模块发送到手机App上,进而就可以实现在Android平台上,手机对环境数据的检测。
4 实验测试
在硬件调试的过程中,利用AD绘制完原理图,根据原理图设计好电路板后,对板进行了检查,确认整体的电路设计没有问题后,确定无误后再进行元器件的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焊接的地方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虚焊或者漏焊,确认没问题后。再针对电源供电部分进行检查,看MCU等各个部分的供电是否正常。然后下载之前在开发板上调试过的程序,看是否在本系统中是否能正常运行。虽然在调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各种排查和解决,终于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功能。
5 结论
本文在分析当前环境检测存在的问题和重点研究领域出发,设计完成了一款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检测系统。具体完成了整体方案的设计、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以及软件设计,能够对温度、湿度、大气压、光照,PM2.5以及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经过实际测试,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丽霞.烟草恒温恒湿实验室用无线环境检测设备的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20,47(1):39-41.
[2] 幸联星.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59-61.
[3] 何冰,马泰,王欣庭,等.基于超像素和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压输电线路环境检测[J].计算机系统应用,2020,29(1):250-255.
[4] 王明超,王明芳.基于Zigbee和GPRS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8,6(19):138-141,146.
[5] 张彦宇.高精密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12):30-32.
[6] 马永红,陈雷,曲家沂.基于STM32的家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19(22):165-166
[7] 兰羽,方维奇.一种多功能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9,37(11):54-57.
[8] 冯恒莉.基于单片机的家庭环境检测系统[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79-80..
[9] 王可心.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9):162-163.
[10] 齐晓松,赵铭,宋志硕,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场环境检测与控制系统[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4):53-61.
[11] 甘礼福,彭博齐,邓金海,等.基于STM32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轻工科技,2020,36(3):65-68.
[12] 孙红强,陈嘉旭,曹宇轩,等.基于微信的蔬菜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20(3):74-75.
[13] 王瑞娜.基于無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内江科技,2020,41(1):57-58.
[14] 朱文博,张国平,汪纯云,等.基于无线WIFI的实时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20,28(1):140-143,148.
[15] 王瑞祥,杨定成.基于Arduino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J].科学技术创新,2020(2):88-89.
[16] 朱慧,王军阵,陈琳,等.基于STM32和RTEMS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16):77-79,83.
【通联编辑:梁书】
收稿日期:2021-09-10
作者简介:陈新喜(1969—),男,湖南株洲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式技术应用等。
325050033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