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下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综述

2022-03-11 22:54王舒鸿陈汉雪黄冲郭宏博
北方论丛 2022年2期
关键词: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文献综述

王舒鸿 陈汉雪 黄冲 郭宏博

[摘 要]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研究,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的关键基础工作,对于夯实我国海洋经济数据基础、综合客观反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的概念内涵出发,系统梳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演变历程,深入解析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指标体系构成,并对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方法进行了重点剖析,以期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下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海洋经济 统计核算 文献综述 投入产出

[基金项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项目“海南省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王舒鸿,山东财经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 250014);陈汉雪,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岛 266003);黄冲,山东财经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济南 250014);郭宏博,山东财经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济南 250014)

[DOI编号]10.13761/j.cnki.cn23-1073/c.2022.02.012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老体弱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资料和技术基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提出“健全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制度,提升海洋经济监测评估能力,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建立海洋经济调查体系”;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和《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指出积极探索我国海洋经济“核算制度”,建立科学、准确的评价指标,全面、系统反映我国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通过梳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发展历程、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和方法,以期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完善,强化我国海洋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适应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海洋经济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常态增长方向转变,厘清海洋经济的定义有利于科学把握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演化過程与系统特征,从而为合理构建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奠定基础。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经济的定义主要集中在海洋经济的发展研究过程、海洋经济内容的变化以及海洋经济学的角度三个方面。部分研究从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来定义海洋经济。杨金森[1]较早提出海洋经济的概念,将海洋经济解释为海洋资源作为对象,以海洋为活动地点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徐质斌[2]从产业类型、部口结构、历史形态、经济、产品的海洋关联度、海洋空间类别等六个层面对海洋经济作出进一步解释。国家海洋局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中将海洋经济的概念正式定义为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路线,开展海陆相关区域和海洋区域的经济研究。谢凡[3]等学者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解读,认为我国海洋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常态增长,主张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侧面反映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更高要求,核算范围全面覆盖海洋产业、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资源和海洋社会五个维度,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的现实基础。

部分研究从海洋经济的内容变化来定义海洋经济。殷克东[4]等学者强调海洋经济的发展,主张建设海洋产业,提高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秦宏和谷佃军[5]综合考虑海洋产业发展水平、发展预测值以及海洋经济贡献值,提出扩大海洋经济,增加海洋生产产值,调整海洋产业结构,综合管理提升海洋产业素质。韩立民和都晓岩[6]、崔旺来和李百齐[7]从地域角度出发,结合海洋资源的流动性,关注海洋产业的发展和对海洋经济的影响。郭晶和杨艳[8]在以海洋产业为中心的海洋经济范围内扩充了区域位置因素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从海洋资源扩展至陆地资源,实现海洋陆地协同发展。孟庆武[9]等学者提出人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而海洋经济的界定也应当包含海洋科技人才的影响。韩增林[10]等学者认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海洋经济的界定应该囊括海洋产业的动态发展。王舒鸿和孙晓丽[11]从金融支持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海洋产业的生产力,通过建立海洋相关产业融资体系和鼓励海洋相关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支持在提升海洋产业效率方面的作用,以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部分研究从海洋经济学角度来定义海洋经济。杨克平[12]提出海洋经济研究内容应当涵盖海洋资源经济的开发和应用、海洋经济的起源和特征以及投入产出规律等方面。

权锡鉴[13]认为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海洋经济应当包括海洋技术经济、智慧海洋信息化等新兴经济层面。陈万灵[14]认为海洋经济应在海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边界,涵盖海洋资源的产权归属、价值评估以及应用效率等内容。石洪华[15]等学者在区域理论的基础上扩充了海洋经济的边界,将海洋经济与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海陆一体化等区域问题结合在一起。朱坚真和岳鑫[16]扩充了研究视角,从可持续发展、微观、中观以及宏观角度探讨海洋经济的边界。王乃春和权锡鉴[17]依据海洋经济学中的宏观理论与经济发展问题,构建海洋经济的理论结构,海洋经济学与海洋经济的边界越来越密切。

二.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2年建立统计体系,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海洋渔业、海盐业、海洋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但是当时的统计体系并未囊括海洋经济统计内容。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指标核算的第一次调整以1990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全国海洋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为基础展开,时间跨度在2000年以前。1990年国家海洋局为了开展海洋经济统计研究时有标准可依,颁布了《全国海洋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18],此次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调整涉及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水产、海洋矿产、海洋能源、海水利用、海洋盐业以及海洋药物八类。1993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的海洋产业统计范围再次调整,更改为海洋水产、海洋盐业、港口与海运、滨海国际旅游、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科技与教育以及海洋服务等七大类。1994年在《中国海洋统计年报》中进一步增加了“海洋造船”产业,并以“海洋交通运输”替代“港口与海运”。1995年,《关于沿海地方开展海洋统计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正式起步[19]。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第一次调整是中国海洋局负责以来首次制定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在无标准可依的前提下确立了今后我国海洋经济核算的大体框架,扩充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产业范围,为后续海洋统计核算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第二次调整以1999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为主要内容,时间跨度在2000年以后。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海洋产业逐渐兴起,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贡献逐渐增加。然而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仍旧存在较大缺陷,无法适应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国内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中,海洋经济产值中占比较大的部分产业和部分影响海洋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并未统计在内。其次,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创新技术逐步应用于海洋产业,不仅带来了海洋产业产值的提升,还带动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然而原有的统计核算体系中忽略了科技带来的产值变化。此外,原有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中,存在产业指标概念、分类不明确,产业以及区域划分模糊,存在重复和缺漏等问题[20]。

针对以上问题,第二次海洋经济统计核算调整首先对地理范围和产业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明确定义沿海地区和沿海省(市、自治区),厘清海洋经济统计的范围。其次,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1999年国家统计局实行《海洋统计综合报表制度》,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纳入国家统计核算体系,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发布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对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行业分类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调整。除此之外,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对海洋经济统计计划分类,增加海洋产业到12类,扩大海洋经济产业的核算范围,同时对海洋产业作了细微调整。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第二次调整对产业分类更加明确,适应海洋产业发展的需要,完善各项海洋经济产业种类,细化各产业下的分类。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第三次调整以国家海洋局《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为主要内容,时间跨度从2006年开始。首先此次调整的原因是由于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沿海的陆域生产活动与海洋发展的关系逐渐密切,涉海性质的产业是否纳入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中存在争议。其次,海洋经济统计一般仅包含沿海区域,沿海行政区域的分类领域存在空白,某些地域的经济核算还存在重复现象。除此之外,随着海洋科技的研发,技术进步带来的海洋产业产值的增加和新兴产业也并未完全包含在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内。为了完善、细化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解决目前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2006年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层面和产业层面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交叉重叠问题。第三次调整颁布了《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在地域问题上,解决了统计范围交叠问题,扩充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范围,实现海洋经济区域的分层次统计核算,利用《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通过拆分、合并增加,将海洋经济活动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在各个层级类别之下又分别设计各自小类[21]。

为了全面反映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和对国家经济总量的贡献,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总体框架、基本原则、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参考沿海发达国家海洋经济核算体系,2005年我国印发了《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初次创建了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由海洋经济主体核算、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构成,形成了与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相对应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固定资本核算等核算内容,同时构建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和模型,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工作。然而海洋经济核算方案中也存在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不清等问题,需要对产业分类与代码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是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关键转折点和重要里程碑。

在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展开试点研究之后,为了能够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国家统计局2006年批准实施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并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工作。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是根据共享的政府统计信息,利用自然资源/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同级统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核算资料提炼出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所需的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政策、调控海洋经济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能够与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完善统计制度、分类,准确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海洋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先后形成了2008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多个《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的修订版本。2019年最新修订的《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主要用于沿海省市的海洋生产总值和海洋产业结构等数据的核算,核算的行业范围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确定,具体核算结果通过《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对外发布。

随着海洋经济核算体系逐渐成形和完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也随之相应全面改版,重新规范了海洋产业名称,按照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调整了年鉴的框架内容,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工作自此进入稳步发展期。总的来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指标核算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是以中国海洋局负责的《全国海洋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为基础,对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产业范围进行扩充,奠定了海洋统计核算的研究基础。第二次调整基于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碼》,对海洋产业进行调整和细化,增加了海洋新兴产业,完善了海洋经济产业种类。第三次调整以国家海洋局《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空间层面的交叉重叠以及海洋产业不同层级类别的交叠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海洋经济的统计核算范围(见图1)。

三、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指标体系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王克桥和朱杰[22]阐述了海洋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海洋经济总值核算范围和内容、数据采集原则与调查方法,介绍了由剥离法、扩展法等组成的海洋总产值核算方法。杨秀秀和杨丹萍[23]论述了海洋资源价值评价方法,提出了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模型。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等层面的纳入对于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等内容纳入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基本架构,有助于保障海域、海岸带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利用,保护海洋环境以及整治修复受损的海域,对于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4]。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但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及成熟度水平仍然不高,相关内容未能体现在海洋经济统计中[25]。于谨凯[26]等学者认为通过对海洋经济的产业核算及海洋灾害的监测预防,可以降低各区域海洋经济的脆弱性。王涛[27]等学者从海洋生态价值核算视角切入,设计海洋生态服务和海洋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框架,对中国海洋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曹艳[28]强调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科技创新评价与考核指标;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探测核算,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加大海洋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力度;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完善涉海基础设施,实现海洋社会的公平普惠,这为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规范化研究范式。

传统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忽略了海洋环境的代价或成本,可能无法为海洋事业的宏观调控及海洋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29]。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生态和环境代价,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许多学者致力于将环境成本或代价纳入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中,探讨如何构建绿色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李宜良和王震[30]通过成本定价法、價值补偿法以及虚拟治理成本法等方法核算海洋资源消耗成本和海洋环境污染成本。而李洪英[31]等学者则采用协调发展程度评价模型实证检验浙江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张玉洁[32]等学者在总结海洋生产总值、海洋资源价值和海洋生态价值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核算指标动态价值关联的绿色海洋经济核算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仍然遵循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扣除海洋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成本的原则,间接测算法以考虑核算指标间价值关联的方式进行扣除,扣除形式由减法转变为乘法。海水养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海洋养殖经济产业的发展,因而海洋经济统计中应当包含反映海洋生态环境的指标[33]。

郑鹏和吕雨婷[34]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纳入绿色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提出绿色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可以由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扣除环境污染损失、资源损耗价值、社会牺牲成本,同时将生态系统带来的生态效益价值所得考虑在内。曹艳[28]借鉴国内外海洋生态渔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新能源产业等海洋生态产品产业化成功案例,识别海洋生态资源潜力较大的区域、科学评估资源量及潜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可用于产业化的生态资源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这为我国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提供了方法参考,有利于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完善构建。综上,我国现行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由海洋经济主体核算、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构成。主体核算即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是统计核算的基础和重点,相关概念、范围和方法规范标准,体系较为成熟;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涉海社会活动等相继成为研究对象,但由于数据收集统计困难,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演变,以海洋经济内涵界定和海洋产业分类标准的变化为特征点,既具备调整过程平稳的渐进性,也体现政府主导完成的强制性。

四、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方法综述

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是从不同方面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活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核算的有机组织,使其反映海洋经济总体状况、结构关系和海洋资源开发效率,综合描述海洋经济全貌、结构和内部联系。本部分通过对以往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梳理,为综合把控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方法设计、实现海洋经济统计核算系统指标和方法上的细化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剥离系数法

1.剥离系数法简介

剥离系数又称剥离比、剥采比。凡适于露天开采的矿体或矿床,开采时需要剥离的覆盖物(包括厚度大的矿层间夹石和开拓安全角范围内剥离物)的量与埋藏的矿石量之比。剥离系数原本应用于矿石开采行业,近年来逐步拓展应用到物流、旅游和能源等行业[35][36]。剥离系数被广泛应用于旅游产业增加值、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测算中。鄢慧丽[37]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旅游剥离系数,建立广义旅游业部门投入产出流量表,对旅游业的直接增加值、间接增加值以及诱导增加值进行了测度。胡嘉[38]在归纳账户旅游特征产品的基础上,利用海南省旅游卫星账户建立广义旅游特征产品代表的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综合账户,从而测算出海南省旅游产业的剥离系数。黄建宏[39]等学者使用旅游卫星账户分析方法(TSA法),将旅游固定资产投资从总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剥离出来,评价其对旅游经济的贡献情况。在海洋生产总值的核算中,预期通过剥离系数法等科学方法来从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中剥离出海洋及相关产业。但剥离系数的运用面临着产业界定难、统计计量难和统计渠道不畅等问题,实现的最大挑战是确定准确的剥离系数。迄今为止,还没有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和度量海洋产业剥离系数,因此导致该方法应用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32]。

2.海洋产业剥离系数研究

各国海洋经济总值的核算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只有海洋渔业等极少数海洋产业有对应的专门分类,大多数海洋经济活动没有专门的海洋分类,而融合在国民经济的不同行业中,因此海洋生产总值的核算无法按照传统方式核算。

剥离法运用到海洋经济总值的核算上的实践可操作性是毋庸置疑的,其科学性也在国际范围得到广泛认可。1974年美国开发海洋账户用以核算全国海洋生产总值GPO和州海洋生产总值GSP。主要思想是从国民收入账户中筛选出反映海洋及相关产业的指标,利用剥离系数计算出涉海产值。澳大利亚在海洋经济评价研究中,主要使用海洋产业卫星账户、产业调查法以及一般均衡模型剥离方法三种海洋经济核算方法。1998年加拿大发布《加拿大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报告,提出通过剥离比重计算剥离系数,运用剥离系数计算海洋产业总产值。2002年10月我国首次运用剥离系数在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时进行海洋经济统计。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统计体系中,所有涉海行业剥离系数的确定依然是较大难题[40]。目前已经提出的方法都各自有其局限性。海洋渔业服务、海洋油气业、海洋旅客运输、海洋货物运输、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渔业批发、海洋水产品零售行业适合采用剥离法计算行业增加值[41]。

学术界从理论研究方面对海洋产业的剥离系数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是所有涉海行业的剥离系数的确定仍存在困难。如何构建适用于不同产业的海洋系数剥离方法是进行海洋经济统计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海洋产业的剥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海洋产业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构建出准确、有效的海洋产业剥离系数。

(二)投入产出表

1.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

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一种体现产业、部门之间及内部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生产投入和产品分配关系的平衡表。应用投入产出表需明确数据口径问题,即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含义、部门分类、货币单位等问题。而掌握投入产出主体、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内容和意义是投入产出界定中的重点,但目前国际和国内对相应概念界定模糊[42]。产业部门用从事主要生产活动和次要生產活动的基层单位来界定,而产品部门指的是从事单一、同质生产活动的纯部门。因此,投入产出表分为产品×产品型、产业×产业型、产品×产业型、产业×产品型,且产业×产品型因现成数据的易得性在投入产出核算中使用广泛。在产业部门的具体分类中,一般国际上采用的部门分类为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三版)和全球贸易分类项目(GATP第二版),而中国依据ISIC确定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而海洋投入产出表则主要根据GB/T 20794-2006《海洋产业及相关产业》将海洋经济划分产业部门。产出结构为海洋经济部门(或劳务)的分配与使用,投入结构是海洋经济部门生产(或经营)中消耗“要素”的数量[43],但投入产出指标利用实物计量过于困难,一般采用价值量来衡量,实际统计体系往往采用购买者价格,但我国实际投入产出表中采用生产者价格,因此实际的投入产出表需要在编表时对购买者价格进行处理。在查询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过程中,分解法和推导法都有相应弊端,出现无法实现数据统计口径的统一的问题[44]。

2.海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早期探讨海洋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时,普遍使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衡量,并没有编制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45]。但随着海洋和沿海经济的相互关系变得清晰,各国开始细化海洋产业部门数据,提高编制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可实现性。李靖宇和赵伟[46]将海洋经济当作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中的产业部门分类标准,把除海洋产业以外的部门集合为一个产业编制投入产出表。但上述分类缺乏深入的分析,王莉莉和肖雯雯[47]等学者将与海洋产业关系密切的部分非海洋产业纳入海洋投入产出表,把剩余产业归入其他行业,突破原有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和编制原则。康秋燕[48]编制福建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时对照《海洋产业及相关分类》《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144部门)》及《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122部门)》,并结合福建省统计局农村调查处核算海洋经济的口径,对海洋投入产出部门进行重新分类。聂红隆和沈友华[49]等学者基于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产业关联模型,分析产业优化、经济效益、生产诱导效应和就业乘数等问题。

尽管国际国内对投入产出理论研究很多,但是在理论与应用方面仍存在问题。一方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对海洋经济部门界定及分类标准划分难以统一,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划分范围仍然模糊,统计口径不统一;另一方面,投入产出一般采用价值量来计算,缺乏实物计量的基础、价值量计算方法的规范标准。同时,编制投入产出表中出现的投入产出表发布的时滞性和时间序列不连续性、如何编制未公布数据年度的投入产出延长表等细节性问题无人提出和解决。只有明确海洋部门分类体系和具体投入产出核算方法,明确表示结构和生产者价格的延续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

1.海洋资源资产的界定

国际上,SNA2008(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联合国环境资源核算体系)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自然资源资产应具有经济性。我国学者认为自然资源资产需要同时满足稀缺性、有价性、可计量性和产权明晰性,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50]。明确界定海洋资源资产的内涵是科学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但国际上海洋资源资产尚未形成统一定义。Wang[51]等学者认为海洋资源资产集合了一般资产和海洋资源的基本属性,同时具备稀缺性、经济型和有偿性等自然资源特征。海洋资源是蕴藏在海洋中能够作为空间、物质、能量被直接、间接利用的综合,按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和水域资源[52]。王舒鸿和卢彬彬[53]通过对中美海洋资源约束进行对比,总结出资源约束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随着对海洋资源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从自然和社会两种视角认识到海洋资源的环境、经济、政治的多种属性特征。尽管不同学者对于海洋资源资产的内涵界定侧重点不同,但是均支持海洋资源资产是具有特定价值的,并且是具有明确权利主体的自然资源。

2.海洋资源资产的核算

我国对于海洋资源资产的核算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理论研究、内涵界定、资源资产核算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管理要求与核算技术支撑,在管理上厘清海洋资源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技术上衔接环境经济核算与海洋经济核算[54]。海洋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核算是价值量核算的前提,海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的目的是将海洋资源资产纳入市场体系,结合经济政策对市场中的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对海洋资源资产的实物量进行核算可以系统展现我国海洋资源的实际拥有量和消耗量以及会计期间内海域资源资产的流量[55]。海洋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价值量核算,具体包括海洋资源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50]。价值量核算需要进行资产估价,根据开发利用方式和资源属性不同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56]。针对海洋资源资产核算的其他方面,马仁锋[57]等学者认为海洋资源资产核算需要测算自身发展变化指数。姜旭朝[58]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海洋权益资产负债表进行权益核算。曹艳[28]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科技创新评价与考核指标,为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规范化研究范式。

3.海洋资源负债的界定与核算

海洋资源负债概念的界定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负债是人类不断利用海洋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包括资源过耗、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等[59];第二种观点,海洋资源负债是获得海洋资源资产并保持其价值所需承担的义务,是对于已经损耗和破坏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的实物量、价值量的补偿[60]。海洋资源负债的核算可以揭示出特定区域或领域是否存在以经济发展的名义造成的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影响可持续发展。蒋洪强[61]等学者认为海洋资源负债的核算包括环境质量改善效益与生态保护效益的核算。其具体核算要同时从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对海洋资源资产进行统计,以全面地反映其状况[62]。李彦平[59]等学者提出海洋资源负债的核算应满足两个条件:负债确实存在、负债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付秀梅[60]等学者从“应付成本”的角度考察负债,更符合海洋生物资源负债的定义,更全面反映了负债列项。李宪翔[63]等学者认为对海洋资源生态环境补偿应该以海洋资源整个生态系统为负债的主体。海洋负债价值化核算的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还原法、市场价值法、间接估值法和建模估算方法[64]。

4.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对于推进海洋经济的统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目前尚未形成权威的理论框架和编制方法。荷兰和芬兰等国家正在积极规划海洋生态系统账户,以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体系[65]。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有多种类型和结构,包括嵌入式报表、独立式报表和合并式报表等模式[54]。基于海洋资源资产与负债的核算方法,海洋资源资产负债实物量表的编制可采取先分类后综合的编制程序、先存量后流量的统计原则、先实物再价值的核算方式进行计量[62]。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201)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作为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体系,对于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66]。由于海洋资源的季节性、流动性、潜伏性、复杂性、陆源性等区别于陆地的显著特征,相较于其他自然资源,对海洋资源的调查监测与统计核算更为困难[67]。而且自然资源和环境货币计量条件尚不成熟,因此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困难[63]。各国在核算项目范畴、分类、方法方面也难以具有统一标准,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因此存在着产权界定、价值量核算技术方法、要素构成等方面的争议,尚待解决。

[参 考 文 献]

[1]杨金森. 建立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J]. 海洋开发, 1984(1).

[2]徐质斌. 海洋经济与海洋经济科学[J]. 海洋科学, 1995(2).

[3]谢凡, 李宁, 陈蕾.南部海洋经济圈区域布局实证研究[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0(1).

[4]殷克东, 卫梦星, 张天宇.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与思考[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6).

[5]秦宏, 谷佃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实证分析[J]. 海洋科学, 2010(11).

[6]韩立民, 都晓岩. 海洋产业布局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7]崔旺来, 李百齐. 政府在海洋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定位[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6).

[8]郭晶, 杨艳. 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0(12).

[9]孟庆武, 王萍, 孙吉亭. 蓝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条件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10]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 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J]. 经济地理, 2016(1).

[11]王舒鸿, 孙晓丽. 海洋产业现代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12]杨克平. 现代海洋经济开发的发展趋势[J]. 未来与发展, 1984(1).

[13]权锡鉴. 海洋经济学初探[J]. 东岳论丛, 1986(4).

[14]陈万灵. 关于海洋经济的理论界定[J]. 海洋开发与管理, 1998(3).

[15]石洪华, 郑伟, 丁德文, 高会旺, 刘洋. 关于海洋经济若干问题的探讨[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1).

[16]朱坚真, 岳鑫. 海洋经济强省指标体系研究[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4 (2).

[17]王乃春, 权锡鉴. 蓝色经济研究进展[J]. 中国渔业经济, 2017(1).

[18]徐质斌. 论海洋经济的概念及统计指标体系改革——以国标《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为参照系的研究[C]. 浙江省海洋学会.“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 浙江省海洋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5.

[19]姜旭朝, 田颖, 刘铁鹰.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演变机理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

[20]刘纪岗. 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口径的国际比较[J]. 知识经济, 2016(6).

[21]郭莹.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及策略[J]. 中国统计, 2020(9).

[22]王克桥, 朱杰. 对海洋经济核算方法的初步探讨[J]. 统计研究, 2008(11).

[23]杨秀秀, 杨丹萍. 我国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4(1).

[24]刘一霖, 宋长伟, 陈明和. 以资源开发促南海权益维护[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7).

[25]杜军, 寇佳丽, 赵培阳.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基于省际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21).

[26]于谨凯, 魏云.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J]. 海洋经济, 2016(2).

[27]王涛, 李先杰, 殷悦, 郑艳, 黄超. 海洋资源资产分类与核算框架研究[J]. 海洋经济, 2018(4).

[28]曹艳. 双轮驱动,海洋经濟融入“双循环”[N].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12-08.

[29]Yi A.J., Shang S.Z.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Value Accounting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China[J]. DEStech Transactions on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6 (apme).

[30]李宜良, 王震. 广东省海洋绿色核算研究[J]. 海洋经济, 2011(3).

[31]李洪英, 胡求光, 胡彬彬. 浙江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J]. 华东经济管理,2011(6).

[32]张玉洁, 张杰, 郑莉. 绿色海洋经济核算模型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5(11).

[33]侯晓梅, 张福崇, 慕永通. 我国扇贝产量波动的周期性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18(4).

[34]郑鹏, 吕雨婷. 绿色海洋GDP核算实例研究[J]. 海洋经济, 2020(1).

[35]韩元军, 吴普. 京津冀地区旅游业的碳排放测算与比较研究[J]. 人文地理, 2016(4).

[36]王景波, 安伯超, 马国超, 吕学强. 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9 (18).

[37]鄢慧丽.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中国旅游业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8]胡嘉. 旅游产业对经济贡献的测算[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

[39]黄建宏, 龚萍, 许楠楠.海南省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

[40]邓江年.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15(6).

[41]孟巍. 遼宁省海洋经济核算方法探索[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5).

[42]Pugh 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of Marine-related Activities in the UK Economy[M]. Crown Estate, 2008.

[43]贾俊霞. 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简介[J]. 中国统计, 2021(3).

[44]张权.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3.

[45]Kwak S.J., Yoo S.H., Chang J.I. The Role of the Maritime Industry in the Korean National Economy: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Marine Policy, 2005 (4).

[46]李靖宇,赵伟. 加大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力度的现实论证[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7]王莉莉, 肖雯雯.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关联及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 2016(1).

[48]康秋燕. 福建省海洋经济投入产出分析[D].福州:福州大学,2010.

[49]聂红隆, 沈友华.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8(1).

[50]薛智超, 闫慧敏, 杨艳昭,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体系设计与实证[J]. 资源科学, 2015 (9).

[51]Wang S.H., Chen S.S., Zhang H.Y., Song M. The Model of Early Warning for China’s Marine Ecology-Economy Symbiosis Security[J]. Marine Policy,2021.

[52]马仁锋, 窦思敏, 候勃,等. 海岸带自然资源资产: 概念、计量与浙江案例[J]. 上海国土资源, 2018(1).

[53]王舒鸿,卢彬彬. 海洋资源约束与海洋经济增长——基于中美经验的比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54]Wang T., He G. S., Zhou Q. L., et al. Designing a Framework for Marine Ecosystem Assets Accounting[J]. Ocean Coastal & Management, 2018(163).

[55]陈玥, 杨艳昭, 闫慧敏,等. 自然资源核算进展及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启示[J]. 资源科学,  2015(9).

[56]贺义雄, 勾维民. 海域使用金评估问题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15(4).

[57]马仁锋, 窦思敏, 候勃,等. 海岸带自然资源资产: 概念、计量与浙江案例[J]. 上海国土资源, 2018(1).

[58]姜旭朝, 田颖, 刘铁鹰.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演变机理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

[59]李彦平, 魏先昌, 刘大海, 代京伟, 陈康源. 面向海域管理的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J]. 海洋通报, 2018(3).

[60]付秀梅, 苏丽荣, 王晓瑜. 海洋生物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研究[J]. 太平洋学报, 2017(8).

[61]蒋洪强, 王金南, 吴文俊. 我国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 2014(6).

[62]贺义雄, 杨铭, 岳晓菲, 等. 海域资源资产、负债及报告有关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 2018(2).

[63]李宪翔,高强,丁鼎.我国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研究——基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64]王濤, 李先杰, 殷悦, 郑艳, 黄超. 海洋资源资产分类与核算框架研究[J]. 海洋经济, 2018(4).

[65]Lai T. Y., Salminen J .P., et al.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Indicators and Ecosystem Accounting in Finland[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8(377).

[66]易爱军, 商思争. 海洋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研究[J]. 绿色科技, 2016(22).

[67]赖敏, 潘韬, 蒋金龙, 谢敏. 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J]. 环境保护, 2020 (Z2).

[责任编辑 于光大]

Literature Review on Statistical Accounting of Marine Economy under the Strategic Goal of Maritime Power

WANG Shu-hong CHEN Han-xue HUANG Chong GUO Hong-bo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statistical accounting system of the Marine economy is a key basic work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ritime power and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economy.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Marine econom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Marine economy statistical accounting system, deeply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Marine economy statistical accounting index system,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Marine economy statistical accounting method.

Key words:Marine Economics Statistical Accounting Literature Review Input-Output Model

3036500338269

猜你喜欢
海洋经济投入产出文献综述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浅谈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投入产出分析教学改革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