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黎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国的主体文化、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从青藏高原发源,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从文化的区域性上分,黄河文化包括了河湟文化、三秦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从文化的性质上分,黄河文化又包括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各个区域在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因其特性不同承担不同的责任,那么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在其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其文化属性具有哪些特性呢?
故事是对个体、群体生活过程和事件的记录,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故事既然来源于人类生活,必然带有所在时空的文化记忆,河南区域视角下的黄河故事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经历亘古岁月、面对天地万物的文化记忆与展示。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认为,文化本身就内生于故事的原生性构架中。所以,通过河南的黄河故事解读与辨析河南区域黄河文化,是我们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从区域性上看,黄河流域河南段地处黄河中下段,隶属中原,文化归属是中原文化。河南在古代就称为中原,《辞海》对中原的解释是“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辞源》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中原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其他文化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文化,曾经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和统治文化。正如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指出的:根、干、魂是黄河文化的河南禀赋。
1.河南区域的黄河故事具有文化根源性和开创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中原地区又是黄河乃至中国之“中”、之“根”。中原大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上长期占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衍生了灿烂悠久的中国母体文化。从“三皇五帝”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华人文始祖大多以河南为中心活动。遍及全世界的华人寻根问祖也多来河南,因为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0多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农耕民族的勤劳品格,平原地带务实的思想,包括姓氏的出现、文字的起源、哲思的发轫、文学艺术的滥觞、科学的萌芽,都与广阔的中原大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元典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建构,还是汉文字和商业文明的肇造,乃至重大科技的发明与中医药的重大发现,都烙下了中原文化的胎记。
正因为中原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它又具有独特的开创性特征。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为这里是农业的最早兴起地提供了实物证据。黄帝开创了中国最初的政权体制,是国家政治制度创始的原型。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夯土城址的发现说明城市文明从这里开始。河南的南乐、虞城、开封、新郑等地发现多处“字圣”仓颉遗迹,在裴李岗文化的龟甲、骨器和石器上发现的契刻符号,殷商时的人们已经使用了非常成熟的甲骨文,都充分说明中原是文字的起源地。
2.河南区域的黄河故事具有主体性和正统性
黄河流经的每个区域文化都有其鲜明特征,与河湟文化、三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相比,中原文化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和正统性特征。这是黄河文化河南禀赋的重要表现。
首先,体现在以都城为代表的中央文化与国家文化。黄河流域河南段,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利于农耕,宜于休养生息,所以人口集中,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其在南宋以前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帝王建都多选择中原,所谓“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夏到金,资料显示前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个帝王,曾建都或迁都到河南黄河流域一带,这前后有将近3500年的历史。全国八大古都,河南二分天下有其半: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都安阳,商都郑州,其他至少还有14个列国古都在河南境内。
其次,体现在制度和体系的主体性和基础性。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发展迅速,在嵩山洛水附近活动的黄帝部族逐渐强大,传说黄帝定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后来的颛顼定都帝丘(今河南濮阳辖内)、帝喾高辛氏建都于亳(今河南偃师辖内),舜给大禹的封地就在夏地,也就是今天河南禹州,所以大禹又叫夏禹。商王朝灭夏之后,国都频繁迁移,盘庚迁殷(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和成熟的甲骨文文字系统,是这个王朝最辉煌的标志。后来代之而起的周创制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分封制、宗法制,为后来社会发展奠定了稳定的社会基础;西周创制的礼乐制度缔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主体文明。儒学创始人孔子虽来自山东,但他长期在中原各诸侯国讲学。儒学的第三次改造在宋代,河南洛阳的程颢、程颐兄弟是理学的开创者,不仅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峰,而且使之成为宋元明清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北宋及此前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时期,都城一直在黄河沿线的横轴上左右移动,黄河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势。政治文明决定了国家的治乱兴衰,宗法观念奠定了超稳定的社会基础,礼乐制度规定了社会各阶层的位次秩序,儒家思想指导了人们的行为规范。黄河文化彰显的是一种具有主体特征和正统特征的国家文化。
3.河南区域的黄河故事具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础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滥觞于此。早期的创世神话故事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黄帝传说、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河图洛书等均起源于黄河流域河南段。神话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上述神话故事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面对困难勇于抗争不服输的奋斗精神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人文精神。
早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河南段产生了丰富多元的思想理论,并具有精神的引领性和基础性,无论是祖籍河南夏邑的孔子,来自鹿邑的老子,还是来自河南新郑的韩非,让我们看到儒墨道法都与河南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其中鲜明的民本思想和忧患与自强意识长期积淀在河南人的文化血液之中,伴随着中原文化的辐射性而广布中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长期以来,也给两岸人民带来很多灾难。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泛滥次数达1590余次,其中大的黄河改道26次,最为严重的有5次,而河南段是历代黄河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黄河决口的重要地點主要集中在郑州附近、濮阳内黄附近、开封兰考附近等地方。黄河泛滥给人民生活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使得这里的人们较其他地区具有更多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使得这里的人们增加了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兴修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都是这种奋斗精神的继承与体现。
种种原因使得黄河流域河南段渐渐沉淀出同自然做斗争的坚强不屈、自强不息、公而忘私、刻苦耐劳的文化精神,孕育着河南人特有的积极开拓的个性。这种乐观精神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对后来的河南人形成进步的世界观也起着重要作用。从革命英雄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自然抗争为人民谋福利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都是几千年来河南历史人文精神的延续,而这些精神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部分。
从文化性质上看,黄河文化虽然是多元文化,上游还有游牧文化,但是从其最稳定的、最核心的角度来看,黄河文化毫无疑问是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中国的农业也最早是从河南发展起来的,中原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址中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所以说,黄河中下游河南段衍生的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生相长、互为依存,河南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源头与核心区域。[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区域视角下“黄河故事”的构建与传播研究》(编号212400410415)阶段性成果]
345450033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