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 芮珂颖 逯鹤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立体构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2-0048-03
《立体构成》也称空间构成,是研究空间造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最早可追溯至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办的国立包豪斯学校。包豪斯以工艺艺术学校的形式创立,致力于以实验突破艺术创造、工匠技巧、机器生产之间的隔膜,其崭新的教育思想不仅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和发源地,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课程结构基础,《立体构成》作为产物之一,已经成为设计专业学生从传统绘画训练向专业设计转化的必要课程。
1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培养画家,而更加注重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环境设计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分支,针对室内外人居环境设计与环境营造而开设,在构成教学中与《立体构成》关系更加密切,但从整体来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立体构成》基础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缺少专业针对性且专业应用性不强
设计类专业划分体现出“细而精”的特点,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但立体构成的教学往往不分专业性质,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呈现出同质化趋势。教材选择亦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材内的知识点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尤其注重讲授立体构成的形态元素及形式美法则,而作品案例类型单一、更新较慢,同时也忽略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补关系,对于如何将立体构成应用于日后的专业实践中,则更缺少衔接与过渡。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而言,突出体现为缺少对空间的特殊训练,缺少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化过程,缺少形态要素与空间构成之间关系的探究。在基础构成知识的指导下,学生多根据点、线、面三种形态要素进行机械性的重复练习,作品往往是手工制品,过于重视表现技法,而缺少空间性、构成性、视觉性的归纳与总结,缺少对构成材料、作品艺术性与专业应用转化等方面的思考与探讨,很难实现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且48学时的课程安排使理论讲授、课程实践、方案讨论等环节时间紧张,教学上易缺乏专业知识的延展与深入。
1.2教学模式陈旧且课程评价主观化
《立体构成》在教学模式方面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具备课程自身的优势,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设计专业在课程形式上因循守旧,依旧为传统的公式化教学模式,教师授课主要采用讲授法,讲授法的实施以教师为主,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记忆有关的概念和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知识,但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缺乏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缺少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容易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造型能力的培养,难以让他们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设计中。有时教师会以训练法为指导,针对课题进行课堂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但受固于课堂条件,所使用的材料往往会局限于创意的表达,同时缺乏实训与技术、理论方面的结合。此外,课程评价易主观化,设计方案的评价常常以教师个人设计经验与审美意趣为主,课程作品评价缺乏量化数据,易呈现主观化态势。
1.3学生学习被动化且基础知识薄弱
《立体构成》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属于艺考生,且多为文科生,在经过高中时期以形式美感为主的美术训练后,关于空间几何和数理逻辑方面的知识则稍显薄弱,缺少扎实的专业基础分析能力,缺少对于空间的创造性想法。同时《立体构成》一般开设于大一,初入大学的同学往往会把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课混为一谈,思想上不够重视,多抱着应付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缺少体会空间构成、形态要素与空间关系的探讨,进而失去立体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意义。《立体构成》作为环境设计的基础性课程,更应注重训练有序思维,培养利用空间想象进行艺术创造,现在高年级学生在进行复杂的空间设计时,往往因缺少相对扎实的基础分析能力,一味追求酷炫的呈现效果,最终做出的作品很难禁得起推敲。
2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改革的意义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空间造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从绘画基础训练向专业设计转化的过渡性课程。然而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与专业匹配度低等问题。
基于教学现状,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点,积极进行《立体构成》教学改革:一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整合加工,在以形态的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为学习对象的基础上,融入材料、结构、形态、创造等单元,将有助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专业特点之间的相互契合;二是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和融合,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将有效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三维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组合关系,提高学生对空间立体形态塑造的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对材料加工、元素组合、结构工艺进行综合性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掌握形式美法则在构成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实践空间形态开发的可能性,实现从传统造型设计到观念设计的过渡,从而创造更具内涵、更富创新性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及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改革的策略
3.1课程知识重交叉
环境设计是位于空间范畴内创造理想空间场所的学科,该专业在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上,更侧重于立体构成。作为平面构成的延续,《立体构成》主要围绕空间立体造型展开学习,简言之学习对象包括: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构成形态的材料、构成形态的形式美法则。材料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必备知识,研究材料特性、延续材料的表现力是环境设计专业注重的重点,因此课程教学更倾向于以材料为中心形成一个立体构成系统,以半立体、线、面、块为基本单元,同時提炼出材料、结构、形态、创造四个关键词,并将关键词融合于不同的单元,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半立体构成——材料。作为初涉单元,以半立体构成作平面到立体的过渡,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和三维空间的表达方法,由于材料参与构形,因此必须以材料切入主题,以此实现半立体、立体空间的呈现。
第二单元:线的立体构成——结构。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中多采用直线形态构建空间层次感,线以材料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线材可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方式。在材料基础上,重点探讨线材与结构的关系,在结构的多种尝试下探讨结构的新形式和表现力,完成线材的构形,而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材料的创新,也要有对常见结构方式和组合方式的突破。
第三单元:面材的立体构成——形态。面是富有表现力的材料,但因加工方式的复杂性,故以相对常见的材料、相对简单的结构进行面的形态探讨,以此寻找结构内部可变化因素,突破结构限制,形成关于面的新构形。
第四单元:块材的立体构成——创造。块是体感清晰的形态元素,块应用于环境设计中则强调形体感与立体感,强化每一个形态元素的外部形体关系。面对块其复杂的成形方法,创造是对材料加工、元素组合关系、结构工艺的综合探讨,是展开对空间形态的有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块的练习,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空间与体块组合之间的关系。
3.2课题实训重结合
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点,设置课题实训。比如,“空间”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设置了课题实训“无限空间的想象”,以两面镜子为依托,运用多种材料、形态构建空间场景,并以镜面反射扩大有限空间的视觉体验,启发学生对空间价值的讨论。比如,以“线材”“框架”为主题进行“灯具设计”,教师在灯具材料、结构、装饰及实用性等方面做引导,同时引入经典光影建筑案例,由此加深学生对形态造型与光影造型的理解,为后期专业课学习提供基础。再比如“抽象建筑”,以普林兹克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作品为参照,运用切割、叠加、移动、拆取等技法组合建筑形态、室内设计、空间局部构造等元素,探讨建筑抽象表达、空间形态、建筑色彩与材料、美感因素、物理重心等因素组合变化所产生的抽象建筑空间。通过此课题练习,学生不仅对建筑名师及经典建筑案例形成初步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灵活转换的能力(如图1、图2、图3)。
3.3挖掘运用新材料
《立体构成》是以材料为主进行构形的课程,材料运用是《立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体构成》教学的核心环节。虽然《立体构成》着眼于材料运用,但在材料选择方面,应选择易于加工、来源充足、价格便宜的材料,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造型效率。但一般来说,目前设定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仍停留在一般材料的使用上,选择单一,且多为卡纸,为达到立体形态的创造性目的,挖掘运用新材料是十分必要的。《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因此,材料按照形状划分为三类:块材、线材、面材,以便与点、线、面相对应,同时也便于把握与材料对应的心理特性。比如纸、布、玻璃、金属板适合线材构成,且易使立体形态具备婉转与流动的美感;再比如陶土、板材、石膏等材料则易成为块材的选择,同时块材是点、线、面的凝固形式,易给人留下具有稳定性、封闭性、厚重感的心理感受。《立体构成》的创造必须通过材料实现,创造出富有创新效果的立体构成作品,教师还应对材料的加工方法及特性进行详细阐释,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旧的或废弃的材料或物品作为原料,进行再创造,做成一件生活中实用或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3.4课程设置重衔接
一是,《立体构成》与其他基础课程之间的衔接。备课阶段,应与教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教师积极交流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授课阶段,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构成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关联性,进而引起学生对《立体构成》的重视。二是,《立体构成》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整合与精简“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对应专业的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应具备专业针对性,以环境设计案例为侧重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立体空间,比如通过建筑案例讨论,分析如何将点、线、面、块基本元素与材料、光影、结构等共同作用,打造具有视觉美感的建筑作品。三是,《立体构成》与行业市场之间的衔接。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市场动态,引导学生分析环境设计行业的特性和趋势,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专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强专业认知,引发学生对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3.5教学方法多样化
积极探索“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将课题实训与比赛相结合,在比赛中,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设计实践能力,而且通过比赛实践,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赛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大赛,教师也必须积极更新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通过参赛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比赛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更加直观的评估,反思自身教学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导向性,有助于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以赛促教”的目标。此外还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案例介绍等途径延伸知识点;通过课下阅读专业书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反馈作业,激发学习积极性,在互相点评过程中,激发创造思维和设计思维;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由盲目学习变目标学习。
3.6课程评价全面化
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形式,笔者将平时考察、结课考试、比赛实践、作品汇报组成一条完整的考核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在作品创新性、形体结构、材料运用、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践证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评价体系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4总结
《立体构成》是专业训练设计表达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性课程。笔者在遵循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以视觉化的形态元素为切入点,以材料为依托,以构成原则和形式美法则为方法论,在有序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指导下,不断对空间结构、材料工艺、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思考和修正总结,更新教学計划,重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强化专业特征,突破教学难点,推进理论教学向应用教学转化。
311750033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