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 个个争先

2022-03-09 23:14陈志徐俊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2年11期

陈志 徐俊

团队简介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始建于1918年,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学校先后走岀电影表演艺术大师达式常、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吴国亭、奥运会击剑冠军许安琪……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铸就出这所师资雄厚、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百年名校。近年来,学校秉承“铸品扶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区域名校建设为目标,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了区域内辐射带动引领的火车头功能。

【摘 要】百年老校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近年来坚持以“烈士王荷波的‘品重柱石革命精神、铁路的火车头精神、特级教师贾春华的奉献精神”三种独有的精神资源为价值引领,提炼出学校的新时代“争先”精神,并以此整体性谋划了学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目标,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教师团队建设;争先精神;精准订制;思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2)86-0037-05

【作者简介】1.陈志,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南京,210031)校长,高级教师;2.徐俊,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南京,210031)副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以下简称“浦厂小学”)于1918年建校,前身为浦镇扶轮小学。建校100多年来,浦厂小学的校名历经多次变更,直至2017年才正式确定为“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她伴随新中国从战争岁月走进和平年代、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昌盛,是中国近代史的親历者和见证人。浦厂小学虽几易其名,但88年铁路系统的经历,使她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有特点而又一脉相承的火车头精神,成为浦厂人骄傲与自豪的精神财富,那种浸入教师骨子里的与时俱进、力争上游、逆流而上的“争先”精神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文化。浦厂小学先后走出电影表演艺术家达式常、国画大师吴国亭、奥运会击剑冠军许安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贾春华等,以及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近年来,由于浦厂小学周边大范围拆迁,造成生源流失,再加上中青年教师出现断层,一时间学校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浦厂小学秉承“争先”理念,用精神引领、精准订制、任务磨砺、共同体抱团等方式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获得了转变和突破,形成了以铁路文化和红色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享有较好声誉。

一、引领:精神感召激活争先因子

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对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浦厂小学用铁路火车头精神及百年建校史中的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引领和感召全体教师,点燃教师“争先”因子,有效激发教师团队的成长动力。

1.“先驱”精神打好底色

1918年,浦厂小学在革命先驱王荷波的关怀下成立。为了更好地传承王荷波精神,浦厂小学建立了“王荷波品德教育馆”“王荷波广场”,作为浦厂小学的精神宣传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王荷波生平学习、王荷波英雄事迹演讲比赛、王荷波烈士墓祭扫、王荷波事迹舞台剧表演等形式丰富的教育学习活动;成立“王荷波志愿者团队”,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志愿者活动。

浦厂小学和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合作,培养并组建了一支志愿讲解员队伍,每周五在红色广场义务为访客讲解,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在讲解中,教师对王荷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葆有争先精神。

2.“铁路”精神着上重彩

作为一所有着88年铁路企业厂办校历史的学校,师生员工耳濡目染着铁路的光荣历史文化和厚重的行业文化底蕴。新时期的“火车头精神”就是一种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争先精神,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浦厂小学,将火车头精神植根于教师的心中。

学校的“浦厂小学214号铁路文化驿站”特色体验项目在南京市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文化项目评审中成功立项;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成功完成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铁路文化驿站特色课程建设”;2021年10月,“儿童视域下的乘着列车看世界特色课程建构”成功立项为江北新区教育内涵培养重点项目。

3.“特级”精神锦上添花

如果说王荷波精神和火车头精神成为浦厂小学教师团队建设高层次的精神引领,那么学校特级教师贾春华就是教师身边最亲切的学习榜样。

贾春华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等荣誉,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在全国、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贾老师50多年来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她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浦厂小学和她挚爱的儿童教育事业。如今70多岁的贾老师,退休不退岗,仍坚持参加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工作,成为所有浦厂小学人的精神支柱,更是新时期浦厂小学人追梦路上的引路人。

浦厂小学成立了贾春华特级教师工作室,聘请贾春华老师为导师,成立“春华班”青年教师研修班,开展“向贾春华学习”的师德教育活动。在这位70多岁老人的精神引领下,浦厂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将勇于担当、潜心育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二、订制:精准定位积蓄争先能量

曾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于每位教师的性格、特长、个人发展目标各不相同,全员式培训并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整体培训的基础上,浦厂小学将教师团队建设对象定位为“一个→一群→全部”,精准定位到“一个人”,对“这一个”进行发展计划私人订制,再用“这一个”摇动“这一群”,用“一群人”推动全部人,以期达到全体教师都获得发展的效果。

1.明确发展愿景

要想实现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全部人的发展目标,教师个人和团队必须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其中,教师自身的意愿尤为重要,即让教师从“学校要我发展”变为“我自己想要发展”。浦厂小学对每位教师开展了发展意愿调查,要求每个人撰写三年发展规划,再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现状找到其身上的闪光点,结合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五级金字塔”工程,进行私人规划订制,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成长档案袋,让教师获得明确的个人发展方向,以便学校有针对性、有层次地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已有15位教师加入南京市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五级金字塔”工程。

2.提供多元路径

浦厂小学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卓越小学教师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教育理论研究,并申报科研课题,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浦厂小学的“扶轮讲坛”定期邀请教学、科研、艺术、师德等各方面的专家进校开展专业讲座。此外,浦厂小学还经常为教师提供外出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

浦厂小学携手南京市鼓楼区的两所学校,定期开展沉浸式跟岗教研活动,学校行政及各学科教师带着管理、教学困惑,采用座谈、听课、校园观察等方式,全方位学习兄弟学校的优秀做法;定期邀请两所结对学校的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来校进行听课、讲座、同课异构、联合赛课等活动。

每学期,浦厂小学都为教师购买各类书籍,以自由阅读和共读一本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浦厂小学的“我是讲书人”活动已坚持开展三年,教师定期分享读书感悟。每周的“相约星期五”活动,教师相聚“扶轮书院”,伴着书香茶韵,感受文字带来的温暖和力量,从文字中探寻问题的答案,他们阅读的身影也成为校园里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

3.搭建多方平台

教师的所学所悟,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展示和检验。浦厂小学每学期都积极申报举办各级学科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更高的展示平台。近三年,浦厂小学的教师执教市、区级公开课近60节,他们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浦厂小学与专业机构团队进行长期合作,邀请特级教师定期、定点指导,所有语文教师轮流执教公开课;开展诸如复盘课等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参加联盟学校的展示课、赛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

此外,每学期的行政骨干展示课,教研组研究课,新教师亮相课、满月课、过关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春华班”赛课、“秋实杯”赛课等活动,都是浦厂小学教师团队建设的传统项目。

经过多年的探索,浦厂小学于2019年申报南京市教师培训基地并获得成功。借助基地建设,浦厂小学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得以向前继续推进。

三、磨砺:思行合一增长争先智慧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不断磨砺自己,才能应对人生道路上经常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磨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团队建设中,浦厂小学为教师提供经历磨砺的机会,在困难中进行反思,且行且思,思行结合。

1.观念带动

新课程改革、新教材使用、新课标颁行等给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双减、学科育人、核心素养等关键词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由于浦厂小学中老年教师人数较多,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很难转变,这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更新教师观念成为浦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主要目标。

浦厂小学利用各种途径向教师传递新的教育政策。例如:每学期为教师配备两本必读专业书籍,现在,教师们的书单中已有《重构作业》《一间辽阔的教室》《认知天性》《成长型思维》等书籍;定期举行“我是讲书人”讲书活动,引导优秀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同事;邀请其他学校各学科特级教师来校送课、作讲座。根据教师队伍现状,浦厂小学确立了以“扶学课堂”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简单、有趣、自主、高效”为课堂核心词,开展“新小先生制”的教学改革实验。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全校教师基本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2.问题撬动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的重构如果能以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研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此,浦厂小学自上而下,组织各学科教师用反思的眼光审视教育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以问题撬动教学改革。

浦厂小学通过开展专家蹲点指导、校内视导、教研组内课堂展示、随堂听课等活动,发现学科和教师个体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而确定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各学科确定本组需要研究的子问题,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确定个人研究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变为自己的教科研课题、论文,达到以研促教、以教促思的目的。

通過问题导向的研究方式的推动,浦厂小学目前已有25位教师的个人课题在市、区成功立项,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获奖数量逐年增加。

3.评价驱动

教师是实施新课改和“双减”工作的主力军,其专业素养、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浦厂小学针对教师的教学制订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机制,促使他们不断学习充电,掌握更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技巧,并在实践中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浦厂小学在教师评价方面坚持绩效评价中融合发展性评价,促使团队合作发展与教师自主成长和谐共赢;确立了“促进教师在团队中的主动发展”的价值取向,形成评价引领教学、教学促进评价的良性循环。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研制出《浦厂小学扶学课堂评价量表》,通过量化评价的方式让教师明确课堂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以此更新教师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在课堂落地生根。

四、抱团:共同体拓宽争先半径

在以往研修活动中,教师普遍习惯单打独斗,青年教师虽能主动向老教师、骨干教师请教,但也以点对点辅导为主,导致整体参与度不高,活动呈现的是教师个体的努力结果。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结伴而行有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能有效地拓宽教师专业成长半径,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浦厂小学通过让教师结成小团队,互助、互促,以达到抱团成长、众行致远的发展愿景。

1.志趣导向

在浦厂小学,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或特长,有着共同的成长愿望。他们自发组成1+N模式的学习小组,由一人为主导,若干人参与。例如:“笔下生花小队”主要研究论文案例及课题研究,“翰墨小队”主要由一群书法爱好者组成,“小红伞小队”则是由几位喜爱心理课程的教师组成,此外还有极富生活情趣的“烘焙小组”“纸雕小组”“摄影小组”……他们在团队中互相督促,定期进行经验交流,遇到困难互相出谋划策,互相打气鼓励。这种自发形成的小队,有效解决了教师发展过程中单打独斗的问题。

2.任务协同

除上述的以志趣为导向形成的小团队外,浦厂小学还有一群因承担共同任务而成立的团队。他们各有所长,互相取长补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备战区学生集体舞比赛时,浦厂小学将音乐、信息科技、体育等教师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支“集体舞挑战团队”,他们分别利用各自特长,从音乐选择、动作编排等方面互相配合,信息科技教师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分析队形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浦厂小学取得了区级一等奖的好成绩。浦厂小学体育组教师以市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为任务,组成了“专业技能考核冲刺团”,他们有的擅长体操,有的擅长素质训练,短时间内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在最后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还有因公开课任务、纸飞机比赛、省市级课题研究等任务组成的小组……教师们以任务为驱动,组成任务小组,互为“先生”,极大地弥补了个人的短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3.共生共长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浦厂小学确立“一年合格、三年骨干、五年成才”的青年教师发展目标,为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指定一位学科骨干教师和一位班主任为师傅,对年轻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在每年教师节时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订结对协议。每学期对结对师徒进行阶段性考核,在结对一年后进行全面考核,评出优秀师徒,在教师节大会上表彰。师徒结对有效推动了学校青蓝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快速成长。

此外,浦厂小学将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以贾春华老师名字命名的“春华班”,按学科分成若干小组,由学校特级教师贾春华、学校校长、书记组成导师团,聘请校内外各学科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导师,每月开展教学研讨、读书交流、论文(案例)写作指导等活动,让教师们共同学习,共促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浦厂小学在开往春天的这趟高速列车上,以“榜样引领,个个争先”理念为指引,以培养江北新区教育“未来大先生”为目标,推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