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在唱歌
——一次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尝试

2022-03-09 07:20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育才小学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陈老师麦子跨学科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育才小学 陈 正

一、项目缘起

2020年的10月,我完成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教学,准备进行单元习作的教学。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表达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多来源于连续的观察与细致的记录。教材建议可以观察“种子发芽”“树叶变黄”“月亮圆缺”“家养动物”等的变化并做记录。我想:这四项里面,哪个项目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与记录呢?当然是“种子发芽”这一项。

于是,我网购了麦子种子,带领学生开始了“麦子生长”的观察记录,随着记录的进行,一些新的项目不断生发,完成了一次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尝试。

二、观察与记录

2021年10月26日,我给每个学生先发了两粒麦种,然后带着大家来到学校的“南泥湾”劳动实践基地,请黄志诚、卢钰茜两位同学来撒下种子。因为从来没有干过这个活儿,这两个孩子播撒的时候,手都发抖。

完成以上的工作后,我布置了第一次的观察日记写作任务:“今天我们要开始写观察日记了,大家细细观察自己的麦种,然后想想今天的播种,有什么想法和心情,写下来。当然,你还可以使用‘图文结合’方式记录。”

第二天,有了钱依辰的观察日记: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晴

今天阳光明媚,陈老师带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们要种麦子了!

陈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粒麦种。我发现这个麦种是黄褐色的,长得有点像瓜子,但是头没有瓜子那么尖,个头也小一点,身体中间还有条小缝。

陈老师带我们来到“南泥湾”,保洁的聂爷爷已经帮我们翻好地了,让我们来播种。聂爷爷说每一条垄上撒一把种子,大约30粒就可以了。

黄志诚和卢钰茜同学代表我们播撒下种子。没想到吃起来香喷喷的面包,种起来竟然这么简单。

随着时间推移,麦子在逐渐长高,我们的观察日记在继续,麦子的高度、颜色等重要信息被记录着。看毛雨晴写的: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有了一个新发现:我们的麦子又长高了。

我来到我们的麦地,不得不说,这儿的变化真大。以前光秃秃的一片地,如今已经变成了“青青草原”。一根根麦子,长得都比铅笔还要高了,一个个都十分精神。

寒假到了。2022年的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我在群里呼唤来校施肥的志愿者,郑玘儿等五名学生,来到学校,完成了一次施肥工作。

2022年2月23日,开学后不久,常山下了2022年的第一场雪,就是在这么冷的天里,我们班的孩子们闹着要来观察,他们还主动提出要给麦子拔草了。我当然知道他们的小心思,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看看当天汪鎏萱的观察日记:

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雪转晴

因为昨天晚上雪妈妈不断地努力,下了一场我们期待已久的雪,校园白茫茫,美丽极了。

语文课时,陈老师说:“我们去看看小麦吧!”全班欢呼起来。

麦地上都是雪,同学们抓起雪,开心地扔来扔去。

“我们帮麦子拔杂草吧!”不知是谁说了一声,我们立刻蹲下拔起草来。拔了不多久,我就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了:那些杂草必须连根拔起,而且拔的时候得弯着腰蹲在地上,一会儿腿就会渐渐麻木起来,等你站起来,脚板底就像有蚂蚁在叮咬,还会腰酸背痛,可难受了。

晚上我回家上网查了查,发现下雪能够有效杀死土壤中的害虫,还能够把大气中的氮肥带入土壤,融化后的雪水有利于小麦生长。

知道自己去电脑上查一查,这让我很欣喜,于是在第二天的讲评中狠狠表扬。

时间到了2022年3月2日,我们又有新的发现,看占天诺的作品: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阴转晴

小麦有了重大的变化,不仅长高了二十多厘米,还有几株孕穗啦!

我们观察完小麦,陈老师就把最高的那一株折了下来,我们齐声惊呼:“啊?!”后来才知道,那是给我们观察用的。只见陈老师折下下面的一段茎,递给章星龙,说:“尝一尝!”他咬了一口,弯下了腰,大叫:“人没啦!人没啦!好吃得人都没了!”我们看到此情此景,纷纷跑过去想要观(品)察(尝),我也得到一段,我立马咬了一口,尝了尝味道,身边的同学们都说像甘蔗的味道,我倒觉得像生玉米味儿。

回到教室,陈老师就把小麦的“肚子”剥开,里面竟然有碧绿的麦穗,同学们纷纷“哇”了起来,说陈老师“残忍”。然后,陈老师给我们四人小组发了几颗麦粒,麦粒是碧绿色的,一挤,会有绿色的汁冒出来,还有一股青草的香味,里面有一颗小小的麦仁,我们都很惊喜!

温暖的阳光,可爱的小麦,欢跃的同学,绘成一幅“麦地欢乐图”!

让孩子们尝一尝,主要是想让孩子们明白:观察,除了用眼睛、用手,还可以用上嘴巴。我最欣喜的是最后一句,占天诺不自觉地运用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的内容。在课堂上点名表扬后,孩子们的观察日记,也有了自觉运用的意识。

积累了几篇日记,陈丙南提出:后面的日记会比较多,我们可以编一本自己的“书”,刚好,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4课是《封面设计》,于是结合“麦子”主题,我们请美术曾老师为我们上专题课,书名孩子们自拟。一批图文兼美的封面应运而生。

三、发现与探索

2022年3月8日,引发我关注的,是高卓飏的观察日记:

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又到麦田里观察我们自己种的麦子了。

我们来到操场,向麦田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麦子排列得整整齐齐,一阵风吹来,麦子像海浪一样一起一伏的,特别好看。麦子也长高了很多,原来只有70cm,而现在已经有82cm了。麦秆一节一节的,好像竹子一样在阳光下挺立着。

麦子和竹子只是外形像吗?我请教了科学老师后,找来高卓飏,布置他在家长帮助下去查一查,然后给我们上一课。过了一段时间,高卓飏真的给同学们上了一课——《竹子和麦子是一家人吗?》,他还请高博凯举着一根竹子当助教。课的成效如何?看孩子的作文:

麦子和竹子是一家人

张歆怡

今天,我们班的“高老师”带来了一株小麦和一棵竹子,准备和我们探讨一个问题——麦子和竹子是不是一家人呢?这可就要好好观察了。

除了“高老师”之外,还有一位高博凯助理,他举着竹子,而高老师则是拿着小麦。

先来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吧!从高度上来看,差距可是相当的大:竹子已经比高助理高出一个头了,可是小麦才刚到高老师的膝盖这里。而且竹子的分枝很多,小麦却几乎没有。竹子很硬,而小麦呢,一捏就扁了。还有,它们的寿命也不一样,竹子的寿命可是比小麦长很多呢!

确认完不同之处后,那当然要找本质相同之处了。

用我的眼睛观察,会发现它们的颜色都是绿油油的,看起来十分健康!再凑近仔细地瞧一瞧、看一看,你会看见它们都有许多节,上面一节,下面又是一节。再把目光移到叶子上面,我们会发现,像小麦、竹子这些单子叶植物叶脉一般都是平行的,所以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叶形也是差不多的。而且它们到一定的时间后都会枯萎,都会开花结果。把它们掰开,还会发现它们内部都是空的。

通过这次观察,我不仅知道了小麦和竹子是一家人,而且台上的两位同学也是一家人!我还知道,语文和科学也可以是一家人。

黄怀之还有新发现:

回到了家我又上网查了查发现,小麦和竹子都是禾本科,不仅它们俩是亲戚,水稻还是它们的“三弟”呢!今天我们又揭开了一个秘密,三兄弟的秘密!

3月29日,学生们来到麦地,发现麦花都开了。汪鎏萱写道:

“有麦花了!”一位同学叫道。

我走近一看,还真的发现了雪白雪白的、可可爱爱的麦花。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它了——说它像桂花,它却比桂花更细小;说它像米粒,它却比米粒更洁白。

黄志诚把麦地和对面的菜地放在一起来看,有了新发现:

我发现麦粒上有白白的东西,大约是蚂蚁那么大,后来才知道是麦子的花,而且这几天对面的油菜花都谢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是自觉运用了第二单元“词句段运用”中“作比较”的写法了。

占天诺在《“麦”花一现》中写道:

晚上,我查了资料,惊讶地发现:麦花被称为寿命最短的花,只有5到20分钟的绽放——而“昙花一现”,也有几小时的花期。

这次给我们上课的是聂师傅,他给我们讲麦子的知识,方晨骁写道:

后来,聂爷爷给我们讲了小麦要开了花,传完了花粉,才会灌浆。要是没有完成传粉,是不会灌浆的。聂爷爷是我们学校的保洁爷爷,他要扫干净整个校园,还要帮我们照顾小麦,为它喷农药,太不容易了,于是我们给聂爷爷鼓掌,谢谢他。

小麦马上就要成熟了,离吃上免费的面包不远了!

四、融合与汇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4月25日,一场暴风雨把麦子全吹倒了,观察日记又自然出现。占天诺这样写: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和面包说“再见”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下午第二节课,本应该是快乐的体育课,但是就在我们练习篮球操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好多名同学都发现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我们七十六手(三十八个人)栽培的小麦全倒在了泥土中!这是怎么回事?

再仔细瞧瞧,我发现麦穗比上个星期大了一些,而且成了黄绿色,麦粒也变得更加饱满了,是一幅快要丰收的景象!可是,它们却倒在了暴风雨后。聂爷爷说,常山有句俗语叫“稻倒要笑,麦倒要叫”,稻子倒了还能丰收,麦子倒了就啥都没有了。我们全都“叫”了!

回到家,我赶紧查了查,发现是因为小麦在灌浆末期遭受了风雨,导致小麦倒伏。

面包再见了!

照片传到群里,家长主动帮忙询问了农业专家,但是结果不乐观,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

在知道这一结果后,孩子们十分“悲痛”。卢钰茜“悲愤”地写诗一首:

麦子倒下了

麦子倒下了,

倒在四月的大雨里;

麦子倒下了,

倒在金色的欢喜里;

麦子倒下了,

倒在温暖的阳光里;

麦子倒下了,

倒在和煦的暖风里;

麦子倒下了,

倒在湿润的土壤里;

麦子倒下了,

倒在人们的汗水里;

在它最辉煌的时候,

麦子倒下了。

更要命的是,接下来一周都是雨水天气,学生们怕麦子烂在地里,再次去请教聂爷爷,聂爷爷告诉我们,虽然不能扶直,但是可以搭个架子,把麦子隔开一点。于是有了马宇航他们搭竹架子的行为,有了叶子瑜的打油诗:

麦诗一首

天气炎热又晴朗,

我把麦子来看望。

麦子倒地我心伤,

搭架救活真叫棒。

麦子快收割了,诗歌朗诵会也提上日常。郑玘儿负责了朗诵会海报的制作工作,她带领占天诺、饶子欣合作了《麦言麦语》的主题海报;语文课代表蒋卓妍担任了诗歌评选负责人,她选出了七首诗;卢熙蕊担任主持人;林瑾文负责制作朗诵节目单。5月12日,我们在自己种植的麦地旁边朗诵了自己写作的有关麦子的诗歌,还是很有趣味的。

(节目单)

(朗诵会海报)

2022年5月12日,我们的诗歌朗诵会顺利举办。然后我们把诗歌汇集成册。黄志诚还自告奋勇为诗集写了一篇文言文的序言:

种麦

校园中种麦,始如针,中历雪,后一派生机。不久,有一鹤立鸡群之麦,绿如茵,其腹含麦穗,其茎甜若蜜。再后,麦穗破肚出,身具麦芒。吾等欣喜若狂。但,中历暴雨,麦纷纷倒下。吾等悲痛不已。后围“担架”,重现生机,收麦时,吾等万分兴奋。乃集诗贺之。

全班推选徐玉恒做诗集封面的设计师,理由是女生做过海报和节目单了,应该让男生也承担点任务。徐玉恒为我们的诗集取名《小麦在唱歌》,并做了很美的封面设计。

诗集装订好后,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的活动要求得到了落实。

2022年5月16日,麦子开始收割、脱粒,来看吕妙可的日记: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晴

哈哈哈!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麦子终于收割了。

我们争先恐后地冲到麦田,四位代表拿起镰刀,收割起了麦子。同学们割麦子极慢,仿佛不是在割麦子而是在锯木头,后来他们也觉得太慢,便开始拔麦子。我不忍看下去,便把目光转向陈老师,只见老师大力出奇迹,左手抓一把麦秆,右手手起刀落,一片片麦子割下来,摆成一个大垛子。陈老师真应该去当农民。

好了,收割活动结束,开始打麦了,我们开始是井然有序的,先抱起麦子走到石板前,举起麦子砸向石板,麦粒便向机枪子弹一样飞射出去。

但,有序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过不了一会儿,我们便疯狂起来,用尽全身力气抡起麦子往石板上砸,随后麦粒便像炸弹炸开一样四处乱飞。

最后在整理战利品时,我想:“看来离面包只剩最后一步了。为面包欢呼吧!”

面对麦粒横飞的场景,我提醒家长晚上让孩子洗个澡,占天诺家长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孩子们拾麦穗。家长的建议,当然得安排。孩子们拾完麦穗,当然要写日记。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陈老师对我们说:“我们昨天打的小麦落下很多麦穗,我们今天再去捡一捡。”

于是我们来到操场上。我先到麦地里抓了两根小麦,然后跑到小麦田旁边,用手抓住小麦用力地搓啊,搓啊,然后再吹一口气,最后我的手里就出现了一粒一粒金黄又小巧的小麦粒。我拿着小麦闻了闻哇!真香!

最后我们全班人把拾到的小麦粒都放在一起。称了称,哇!哇!哇!居然有350克重呢!

我们的面包又变大了一点。

再看宁福壬当天的感受:

看着我们收获的麦穗,我想:农民也太辛苦了吧!收割得看天,如果老天爷的“心情”不好的话,连着五六天下雨,小麦就全都长芽了。其实拾麦穗还是一个体力活儿,时间短的话还认为有趣,时间越长越无趣。农民们真有毅力!他们是值得学习的。

这当然还是不够的。美术老师又在当天的课堂上给孩子们欣赏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名作《拾穗者》,让他们感受劳动人民对粮食的深情。我还把占天诺家长的评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孩子们背诵。

趁热打铁,第二天,我找到一段新闻稿,让孩子们算算,2021年,我国仅在麦子进口一项,就花了多少钱。看黄浩轩的计算心得:

一次让人震惊的计算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让人震惊的计算。

读陈老师提供的资料,我知道2021年我国进口了977万吨麦子,是万吨不是吨,每一吨粮食要3200元,我估计进口所花的钱肯定上亿了,但计算的结果比我想的还多几百倍。

977万吨乘以3200元,等于——312亿元。注意,是亿元不是元。这个钱,如果用来建设城市,或者发给那些穷苦人,那该多好呀!

原来每年进口小麦要花这么多钱,大家一定要光盘,好好珍惜粮食!

而经过筛、扬、晒,麦子终于干了。我们一称,有25斤,委托加工,每个人分到半斤面粉。

面粉终于到手了,可以干什么呢?我布置了一个有点难度的项目:做彩色的馒头或者彩色的饺子。可以自己找小红书、抖音学习,并且要求先画好制作过程的小报,然后开始写写作文。

馒头宝宝成熟记

今天,我学起了做馒头。

先把雪白雪白的面粉娃娃们小心翼翼地倒进碗里,再往面粉里加绿色的菠菜汁。这可难了!一开始我的菜汁加太多了,面团像八爪鱼的吸盘一样黏在我手上,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甩着手。甩着甩着,它脱离了我的手,黏在了墙上,给墙画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花纹。

接下来,我先将面团向后轻轻一压,再用力向前一按,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直到表面比光头强的脑袋还光滑的时候就行了!

然后用保鲜膜把面团封上,等待了三十分钟后,就可以把保鲜膜摘下来了!

我取下一块面团,用手一压,用筷子夹两下、捏四下、在最中间添一颗红彤彤的枣,轻轻地一压,一朵可爱的小花就完成了!

最后,将面团们打入“热宫”,好好地睡一觉,一盘香喷喷的馒头就完成了!

看着孩子们的作文,我想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就可以不用上了。

看着孩子们做饺子、吃馒头的照片发在群里,英语王老师说,四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内容是At the farm,这个单元是农场的植物和动物专题,讲动植物的生长及作用,刚好可以和本活动结合起来。于是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份“外国饺子”的手抄报。

为此,王老师还专门给孩子上了一课。

科学的胡老师说,正好要复习“食物的消化”这个专题,就以“饺子”为主题,上了一堂复习课。完成了消化的流程图,我布置写写有创意的作文。怎么样才算有创意呢?孩子们讨论后,想以高士其《灰尘的旅行》那种“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写,于是有了这张思维导图和这篇文章:

饺子旅行记

郑玘儿

我是在盘子里的一个小饺子,自从被主人做出来以后,就一直在冰箱里待着,然而今天,我却要去主人的肚子里做一场旅行了!

主人先把我塞进她的口腔里,她的门齿把我切割成了一块一块的,随后,经过一番咀嚼,我变成了一团糊糊,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滑。终于,我进入了食道。可是,我不想下去,我一边撑着,嘴里一边念叨:“我不要!我不要下去!”但食道里的平滑肌还是强制将我推进了胃中。在胃里,胃酸开始杀死我身体内的细菌,进一步地消化我。

大约过了4个小时,我以为这场旅行结束了,可没想到,我竟然进入了一条“毛毛虫”的肚子里,听说这一条“毛毛虫”叫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呢!我在小肠里像坐过山车一样东绕西绕,头都晕了。在这过程中,胆汁给我上了色,具体是什么颜色呢?我也不知道。

又过了大约7小时,我进入了“大毛毛虫”的肚子里,哦!它叫大肠!大肠充分地吸收了我的水分,我因为干渴晕了过去......

就这样过了12小时,我从一个饺子变成了主人身体里的营养。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白色的马桶里!

活动接近尾声,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加上上个学期设计的封面,就整理成了一本小书。

我们的观察记录数据,又成了数学老师上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好材料。李老师教孩子们先把观察记录转化成统计表,然后把统计表转化成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孩子们发现麦子生长前后高度的差距、麦子的生长期与成熟期、麦子不同时期不同的生长速度等重要信息。

在活动的尾声,我说:“孩子们,我们与麦子共同成长将近7个月,现在,你们知道了麦子的哪些知识?先写下来,有几条写几条,然后用有层级的思维导图表现出来。”

孩子们梳理出24个知识点,经过分类整理,形成了下面的思维导图:

通过做思维导图,孩子们把零散的知识“串联”和“并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而“麦子在唱歌”的活动也画上了句号。

【活动反思】

2022年4月21日,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备受关注。结合“麦子在唱歌”这次活动,我体会到:

一、“跨学科学习”应致力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的“跨学科学习”,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凸显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素养。本活动,我设定了“种植小麦”这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突破了围墙对教育的阻隔,将课堂搬进自然,进行种植、养护、收割、做美食等有趣的实践活动,开展“撰写观察日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创作主题小报”等表达交流活动,学生在这一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乐此不疲,主动完成了词句段运用、单元习作等语文实践要求,语文素养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二、“跨学科学习”应致力在学科融合中变革学习方式。语文的“跨学科学习”,“跨”字体现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本活动,我根据学生感兴趣、有动力研究的“麦子与竹子的关系”“倒伏小麦的抢救”“中外小麦食品的比较”等问题,改变学习方式,主动“跨”出语文教材,跨出语文课堂,组织、策划“网络资料查阅”“询问专业人士”“进行劳动实践”等多样的学习活动,语、数、英、科、美各科教师协作指导,让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都成为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多门课程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学习”应致力在五育并举中落实协作育人。语文的“跨学科学习”,应该牢记五育并举,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主动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本活动,劳动教育贯穿始终,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坚毅与智慧,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设计观察日记的封面、朗诵会的海报、诗集的封面,美育得以落实;数学的统计图绘制、进口小麦费用的小计算,既是智育,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珍贵”,德育也在无形中渗透;“中外小麦食品的比较”,融合了美育与智育,还拓宽了文化视野,从“平视”角度审视外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猜你喜欢
陈老师麦子跨学科
麦子熟了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麦子的回忆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