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固化到契约管理: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变迁

2022-03-09 02:50周慧文吴占朝
煤炭高等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一流政策大学

周慧文,吴占朝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大争辩的出现,在“双一流”政策出台之前,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一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重点大学建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建设、 “985工程”建设以及“2011”计划[1]。重点大学政策的出现表明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集中资源进行重点建设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而重点大学政策的调整则直接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在时代的变更下不断发生着的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会产生不同的历史矛盾,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性改革是解决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通过不断调整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经过20年左右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相继提出,更是让我国一大批高校的办学水平与科研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然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在治理结构、竞争机制、人事制度与育人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因素不仅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还影响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基于此,国务院于2015年正式对外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确定了“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基本原则、首要目标和总体思路;2016年,教育部废除了与“985工程”建设相关的所有文件,持续18年的“985工程”建设被正式废止。“985工程”建设到“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转折[2]。那么,“985工程”建设与“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共性特征?从“985工程”建设到“双一流”建设国家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做出了哪些调整?“985工程”建设到“双一流”建设的起承转合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治理变迁逻辑?本研究试图从多个维度对“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围绕以上问题做全面分析并进行理论探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策都是通过文本的形式进行颁布的,政策文本主要由纲要、法规、决定、通知、规定、意见、规划以及办法等组成。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务院与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并整理出从1998年到2020年包含“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等关键词的所有正式与非正式文件。出于对政策文本的完整性与针对性的考虑,本研究只选取正式的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所有的正式文本进行认真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本研究的研究维度,最终选取包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在内的5个针对“985工程”建设的正式文件,以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等两个针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

虽然国家出台众多与“985工程”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但是文本要素完整且又涉及政策目的、管理机制、资金分配、评价方式等内容的只有上述7份政策文本,且其他文件在谈及政策内容时都转述或摘引自上述文件。因此,上述政策文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信效度,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维度对上述政策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和统合分析能够得到可信的研究结论。

2.分析框架

(1)政策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策目的是政策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传达了政策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在应对与处理高等教育中的利益与关系、矛盾与冲突时,不同的高等教育政策主体基于各自的政策立场、价值观念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倾向与价值选择会生成不同的高等教育政策目的。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成了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与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都对高等教育政策目的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目的不仅是时代主流价值观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更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

(2)管理机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管理机制是指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机理。从本质上来说,管理机制是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权力执行体系,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配置模式。管理机制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管理机制会形成不同的权力配置模式,在政策执行与推进的过程中塑造不同的行动特性。一元化倾向的管理机制容易造成计划性取向的政策行动特性,多元化倾向的管理机制可以生成协商性特征的政策行动特性。本研究中,管理机制既包括参与政策实施过程的各职能部门,又包括政策实施过程中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各利益相关者。

(3)资金分配。资金分配是政策执行与实施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资金的分配方式奠定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整体基调。高等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资金分配机制向大学拨付经费,良好的资金分配方式不仅可以推动高校的改革创新步伐,还能够激发高校之间的竞争活力与高校内部的自生活力。纵观大学的发展史,大学办学资金的分配有很多种方式,但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政府导向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在本研究中,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资金分配主要包括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其外部资金的获取渠道和份额配置原则以及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其内部的资金分配方式。

(4)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指人们为了认识某种活动的价值而采取特定的方式和手段对以活动中的某一要素或全部活动为对象进行价值判断。高等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的活动,能够为高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中所设计的评价方式是保障政策效能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活动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衡量工具。通过细化评价指标形成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保证高等教育活动的内部效能,更能保证高等教育活动的外部效能。本研究中,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中的评价方式既包括高等教育评价的行动主体又包括高等教育评价的工具选择。

3.文本对比库的建立

为了能够对政策目的、管理机制、资金分配和评价方式等概念类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准确识别“985工程”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在各分析维度上的差异,在认真研读各政策文本、分析并整理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增设了概念下属类别。概念下属类别在资料的统合过程中不断涌现,研究最终在政策目的、管理机制、资金分配和评价方式四个大概念类属下设置32个概念下属类别。在认真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细致分类,统合形成庞大而又全面的数据库(见表1)。

表1 文本数据对比表

续表

三、“双一流”建设与“985工程”建设的共性特征

毫无疑问,“双一流”建设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政策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包括“985工程”建设在内的所有重点建设政策的超越和改革,但是“双一流”建设与“985工程”建设之间是一个起承转合的关系,从历史逻辑上来说二者都是为了回应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虽然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面向,却也依旧存在着无法切割的内在关联。通过对“985工程”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可以从中抽离出二者的共性特征。

首先,“双一流”建设与“985工程”建设都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在政策目的的三个下属类别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所有的政策文本中都有体现。在描述政策建设意义时,国家的利益与社会的需求是每一份政策文本都绕不开的主旋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直接指出:“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随着“985 工程”的持续推进,2010年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在总结“985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反复强调实施“985工程”的意义是为了回应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双一流”建设阶段之后,政策目的仍然对促进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有着诸多表述。2015年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提供支撑。”2017年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又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由此可见,无论是“985工程”政策还是“双一流”建设政策都深受国家发展路径的影响,都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作为政策建设的主导价值取向。国家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管理者、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者与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兴办者,必然会重视高等教育的政治工具属性,充分激发高等教育的参与国际竞争价值与优化国内统治价值[3]。因此,“985工程”政策与“双一流”建设政策都彰显着国家一以贯之的高等教育的“赶超式”发展策略,即国家通过资源调配支持一批顶尖大学的建设,以求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和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其次,“双一流”建设与“985工程”都有很强的绩效评估导向。在资金分配的下属类别中,绩效考评制度在“双一流”建设与“985工程”的政策文本中都有体现。两个阶段的建设政策虽然对绩效评价有不同的描述,但是都将绩效纳入到了高等教育评价的整体框架之中。2010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指出:“教育部、财政部将加强对‘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估,并根据检查、审计、评估的结果,对有关高等学校的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为了进一步加强“985工程”建设的评价考核指标,2013年出台的《“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指出“‘985工程’建设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双一流”也同样沿袭了“985工程”建设的绩效考评制度。在2015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将“坚持以绩效为杠杆”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2017年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再次强调了“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评价管理原则。一方面,这表明了随着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吸纳社会利益网络的过程中开始发展成为社会利益的交汇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而高等教育在面对以国家为核心的众多利益主体的问责时,势必要以绩效加以回应。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只有通过高校的绩效表现来决定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取向和额度,才能提高作为稀缺资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从而增强高等教育的治理水平。

四、“双一流”建设的创新:从身份固化走向契约管理

“双一流”建设政策既是对“985工程”政策的继承与延续,又是对“985工程”政策的一个调适与超越[4],体现的不仅是高等教育治理价值观念的变化,还是国家重点政策范式的变迁。本研究通过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入手,分析并对比“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从政策目的、管理机制、资金分配以及评价方式四个维度进行总结与分类,直观地呈现出高等教育重点政策的改革与变迁。将政策文本中所抽取出来的数据资料与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价值取向、权力配置、资源配置和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做一个探析。

1.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的回归

从中世纪开始,大学在处理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之间的矛盾时就频频引发了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大学越来越从社会事务的外围走向社会事务的中心,高等教育本质价值观的冲突所带来的“本体位”危机不断推动着高等教育哲学观与价值观的变革。一方面,作为高等教育的“后发型实践国家”,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奠定了国家影响大学办学模式和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合法性基础,国家通过公共权力的运用建立一系列治理大学、推动大学发展的制度与规范,以期实现作为“大学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当理性主义所主导的高等教育哲学让大学越来越多地转入为“国家服务”的价值选择中时,政治价值的介入将打破大学原有的发展逻辑取代大学的价值自由,使大学的办学取向与知识的本质追求被政治性倾向的价值选择所统领。

与早发内生型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后发外生型国家的高等教育需要国家的政治干预来实现快速赶超。“985工程”政策正是在中国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型实践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赶超运动”时所制定的。“985工程”是1998年在北京大学一百年校庆所举办的“科教兴国动员令”活动中由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所提出来的[5]。它的历史使命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大学,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985工程”政策完全遵循“适应论”哲学的发展逻辑,是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主导下的政策产物。“985工程”的政策价值指向是:国家为了打破高等教育“边缘与中心”格局,赶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从而为国家宏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与创造力。在这个阶段,高等教育快速赶超的发展目标以及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政策目的要求国家对大学形成强大的控制与干预,使大学的办学活动与管理机制全部上升为国家行为,由国家意志所决定。

完全由“理性主义抉择”主宰下的政府需求决定大学发展方向的后发型赶超策略虽然确保了大学的独特地位,在短时间内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认识论指导下的大学“自生秩序”才是大学寻求稳定性发展的终极追求。国家意志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价值驱使,容易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背离原有的“自生秩序”。而如果缺乏了自然情境的约束和特定问题的指引,同样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带来严重的影响。“双一流”建设政策正是在“985”工程绩效失灵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均出现在了“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本中。“双一流”建设所传达的是一种国家踏进世界经济中心、触及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自信以及对以往高等教育治理范式与价值观念的反思。认识论哲学指导下的大学发展逻辑的回归是“双一流”建设的制度思维,打破了“985工程”用“逻辑的事物”替代“事物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既延续了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对大学合法性诉求的政治论哲学价值观,又整合了关注大学自身发展的认识论哲学价值观。

2.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变:高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增强

伯顿·克拉克将高等教育的权力分为三个层次:国家政府权力、学术权力和教授权力。组织的权力结构是指管理组织的权力在不同的机构和行动者之间的分配情况。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权力和高校权力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中最核心的两个要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高等教育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变,是对高等教育权力的优化与重新分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变是由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所导致的权力结构的变迁[6]。政府、高校和社会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系,由于大学的独特性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高校和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是高等教育权力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的权力配置模式反映了大学和政府之间不同的关系。学术本位的权力关系反映的是学校本位的权力配置理念,行政本位的权力关系则反映的是政府本位的权力配置理念。

一方面,由于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家能力一直都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变革的集中表达。从“重点大学”制度时期对执政党功绩依赖下的总体支配到“985工程”政策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建构,我国一直存在国家能力与国家意志对高等教育合法性的控制。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是我国行政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是作为科层组织而存在的,大学的现行管理体制中拥有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官本位思想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985工程”政策文本中国家对高校的统一部署从本质上是指政府对大学内部事务进行微观建设。“985工程”虽然在“重点建设”制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与改变,但是在权利的配置上仍然没有摆脱支配的存量逻辑和治理的增量逻辑。高校在权利配置中处于弱势地位,高校的日常运行也被行政权利所支配,高等教育的结构被塑造成行政主导的国家本位,高等教育的传递效应也不断背离学术生态与大学发展的客观联系。

当大学的发展越来越被国家行政权利所支配的时候,强加于大学组织身上的变形逻辑将会使大学慢慢缺失由学术自由和文化自觉所构成的学术品性。“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对这种变形逻辑的回应,反映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权利配置模式的转变。“双一流”建设代表着国家能力的主动式微,是国家基于技术理性所创建的制度优势通过文化符号的生产与交换对高等教育权力关系进行的优化和施展。通过对“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的分析,“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建立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强高校自主办学权利”“鼓励师生代表参与学术决策”等字眼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国家简政放权、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心。2017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更是明确指出:“有关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考试招生、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学位授权、科研评价等方面切实落实建设高校自主权。”所以,“双一流”建设无论是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宏观权力结构的建设上还是从高校内部管理的微观权力结构的建设上来说,都体现了政府与大学的权力关系开始走向双导型共治模式,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管理机制更加趋于民主化。

3.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从官僚模式走向市场模式

“稀缺”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普遍规律。正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普遍稀缺性,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规范着高校资源分配的合法性。它通过政治、行政、学术以及学生权力对高等教育域内资源进行分配与使用,并在高校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配置惯习。伯顿·克拉克提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三角协调图”,其中的“协调”从实质上来说其实是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探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和学术力量三种力量所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分为两种配置模式,一种是官僚配置模式,一种是市场配置模式。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官僚模式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由国家行政命令支配;高等教育市场配置模式是指遵行市场机制来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强调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自主性、开放性和非统一性。

“985工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在计划模式主导下的“顶层设计”工程,是一个政府计划的配置项目,将之与愈加多样的市场需求相对应时难免高估了“计划”的力量。虽然“985工程”筹资模式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建的基础上依赖多方筹建,但是依旧是一种政府强制性情境下的官僚配置模式。坚持以重点建设带动发展全局的政策原则导致了资源配置公平性缺失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结构性差异[7]。国家统一部署的“985工程”建设受制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重点大学的建设思路,体现了以集中配置为出发点的资源配置原则。这种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挤占了大学的发展空间和社会的成长空间,并使之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但是同时也抑制了高等教育分担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形成,固化了“985工程”大学的身份,引发了高等教育办学的趋同和低质。

“双一流”建设是在竞争与合作的情境模式中所进行的顶层设计。它开启了高等教育的市场资源配置模式,引进了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办学经费逐渐出现多方参与的新格局。“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国家大力集成与统筹多方资源,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秩序,突出了高等教育在公平竞争中所生成的“伏优”“扶强”“扶特”策略。“双一流”建设将中央财政支持资金纳入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并对二者进行统筹考虑,地方高校的财务拨款也不再由中央统一部署,而是让地方政府统筹安排。这样,不断增强的高校的财务自由权推动高校提升了统筹安排、合理运用资源的能力。首先,“双一流”建设通过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使高等教育资源在市场的环境下不断产生增量。2015年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其次,“双一流”建设通过制度创新使高等教育资源在高校资源自主权的增强之下发挥更大的效能。2015年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样提及要“完善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充分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最后,“双一流”建设制度与模式的双向突破将会造就“有限中央政府”与“有位地方政府”,不断弱化高校的行政化特色,并充分激发市场配置资源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生机与活力。

4.高校评价方式的转变: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引入

评价是指人们为了认识某种活动的价值而采取特定的方式和手段对活动中的某一要素或全部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价值判断是评估的本质。高等教育评价是指对高等教育的客观事实进行公平公正的价值判断,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的行为,能够为高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在高等教育的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需要对高等教育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进行分析。高等教育的评价方式体现了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评估方式将会带来不同的评估结果,从而催发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行为倾向与建设方向。高等教育评估所蕴含的既是一种价值选择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诉求,因此,高等教育的评估方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质量。

“985工程”的资源国家中心模式使得高等教育的评估被国家所主导。国家对政治影响力的追求决定了其在主导高等教育评估的过程中会以自己的政治诉求为中心建立评估机制。在“985工程”建设过程中,出于对国际影响力的考虑,高等教育评估落入了重视科研、轻视教学与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漩涡之中[8]。量化倾向与管理主义倾向的评价方式以及统一考核验收的评价体系使高等教育体系中各高校的身份被不断固化,既缺乏公平性选拔及竞争的动力机制,也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生态培育原则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要求。“985工程”所采用的这种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筹推进下国家主导、统一验收的评价方式缺乏高等教育内部主体和社会外部主体的参与,容易背离高等教育评估的本质,导致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种种“异化”现象的出现。

高等教育评估要想实现预设的目标,就必须注重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估方式的中介化。“双一流”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评估主体的多元性与评估方式的中介性,是对新常态下单一评价主体所形成的单一价值追求的回应。“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本中明确写着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通过引入评估问责机制与第三方评估方式,“双一流”建设力图搭建起一个竞争式的选拔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竞争性退出机制。高校自愿进行申报“双一流”建设,其创建结果不同于以往“985工程”的官方直接认定,而是引用第三方在中立价值观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五年一评估的评价机制更是取消了“985工程”所带来的终身制度,打破了身份固化的藩篱。“双一流”建设在绩效导向下所建立的评估监管机制使“一流”不再是一种任命,而是成为高校在动态竞争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契约式的管理,打破了政府独自主导高等教育评估的格局。

五、总结

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体的分化所形成的外部环境使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入理念转折与制度创新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彰显着多元利益在冲突中共存的客观形态。随着“985工程”的废止以及“双一流”建设的提出,大学的治理结构开始被重新建构。办学体制的变革与管理机制的调整使高校打破身份固化的牢笼,开始与政府建立起契约管理的关系。相较于“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所展现出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高等教育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无不体现着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变迁。虽然“双一流”建设打破高校重点建设身份固化与标签化的藩篱任重而道远,且在进行“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也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科边缘化危机、评价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地方高校竞争受限等,但是“双一流”建设所做出的创新与调整,无疑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回应国际国内双重挑战的时代性超越。总之,“双一流”建设通过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以契约式的管理响应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势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一流政策大学
政策
“留白”是个大学问
政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关注一流学科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