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
土壤中碳、氮含量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们含量的高低影响其它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而硫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养分之一,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因此,对土壤的碳、氮、硫含量的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测定氮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碳和硫一般采用红外碳硫仪进行测定。但都存在一些缺点,重要的是不能同时测定,检测周期长,人工成本高。因此,建立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中碳、氮、硫含量的检测方法,用于解决常规检测方法的弊端,并且数据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方法快速简便、大大降低分析成本,适用于土壤样品的批量检测。
德国Elementar公司生产的元素分析仪,它由燃烧部分、热导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组成。样品在1 150℃高温下充分燃烧分解,样品中的各元素分别转化为氧化物的形式,通过吸附和解吸附作用将混合气体组分分离开,分离后的气体随载气一起进入热导池检测器(TCD)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机中保存的标准样品的校正曲线自动转化为待测样品中碳、氮、硫的含量。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碳、氮等元素的含量已有学者做了研究[2~6],对土壤非匀质性材料的碳、氮等元素含量测定的可靠性已有一些报道[7~8]。元素分析仪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稳定、速度快等优点,已被许多科研院所应用[9~12]。
元素分析仪:UNICUBE,德国元素公司制。
电子天平:WXTS3DU(百万分之一),梅特勒公司制。
包样器:德国元素公司制。
磺胺(Sulfanilamid):德国元素公司产。
锡舟:德国元素公司产。
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48、GBW07455、GBW07456、GBW0745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产。
1.3.1 试样制备
样品采集后进行干燥、研磨过筛(粒度大于0.104 mm)。用百万分之一天平称取2~5 mg样品于专用锡舟中,记录称样量后,包样机包好后待测。
1.3.2 标准曲线的校正
用百万分之一天平称取2~5 mg磺胺于专用锡舟中,记录称样量后,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峰面积和碳、氮、硫百分质量制作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可保存在仪器操作软件中,日常测试时只需用标准作为日校正因子对样品数据进行校正即可。
1.3.3 仪器参数
燃烧管温度:1 150℃;还原管温度:850℃;通氧量:40 mL/min;其它参数使用仪器默认值。
由于土壤属于非均质性样品,所以为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样品粒度是十分重要的。该研究设计了5个粒度梯度0.175 mm、0.147 mm、0.104 mm、0.088 mm、0.074 mm来探讨粒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分析仪测定氮、碳、硫含量时,当样品粒度大于0.104 mm时,数据的稳定性及重现性良好,因此,试验选择样品加工粒度为大于0.104 mm。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粒度对应的检测数据
仪器的通氧量是保证样品完全燃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试验数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方法拟定20 mL/min、30 mL/min、40 mL/min、50 mL/min四个通氧量,选择国家标准物质GBW07448进行试验,得到的结论是:当通氧量为20 mL/min、30 mL/min时,样品燃烧不充分造成结果偏低,数据与推荐值吻合不好;当通氧量为40 mL/min、50 mL/min时,数据与推荐值吻合好,但当通氧量50 mL/min时,用于除去过量氧气的还原剂损耗严重,增加检测成本。因此,试验通氧量设定为40 mL/min。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 通氧量对应的检测数据
采用该方法对4件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48、GBW07455、GBW07456、GBW07457)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表3。
采用该方法对5件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并与常规检测法进行比对,检测结果见表4。
由表3、表4结果可以看出:该试验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常规检测方法结果吻合良好。
表3 土壤标准物质检测结果对照表
表4 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对照表
取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48)按该试验方法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94%~3.15%,均满足要求,数据见表5。
表5 方法精密度
通过试验可以说明,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中碳、氮、硫含量的检测方法,可实现三个元素的同时测定,规避了凯氏定氮法和红外碳硫仪法联合检测的弊端,并且方法快速简便、降低检测成本,数据的精密度、准确度好,适用于土壤样品的批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