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为媒 提高语言表达品质

2022-03-09 21:5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渔夫语言表达教学法

人类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效果,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语言表达能力便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因为如此,语文课本中也设置了“口语交际”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

当然,仅凭课本中设置的“口语交际”课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来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而且高效表达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调动兴趣 提高品质

故事教学法是围绕学生的兴趣,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或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去预测故事的发生过程和结尾。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有趣、情节曲折的故事往往能够深深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如果教师将故事和语言表达相融合,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将会有更加显著的效果。故事教学法对学生语言表达品质提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激发学生想要表达的兴趣和欲望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表达,主要是因为对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感兴趣,学习的内容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教学法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故事作为主线,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故事展示在学生面前,或者将故事的片段和插图提取出来,引发学生的猜测和思考,从而发表对故事内容的看法。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并不是随意地进行表达,学生会根据所看到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提取,将最为重要的内容进行组织和重构,从而建构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语言。在故事教学法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示的每一篇故事都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具有逻辑关系的内容情节必然也会提醒着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其逻辑关系。

3.培养学生在表达中的情感交流能力

语言表达的品质当然还包括情感交流,有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将某件事展示给对方,生硬地将文字语言展示给他人,而忽略了故事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导致表达的过程非常生硬,语言文字之间缺乏情感,也缺乏生命力。所以我们要将故事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中,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揣摩故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刻情感,从而在语言表达的過程中也能带着情感进行,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二、鼓励表达 激发想象

1.从兴趣出发,找到切入点

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品质呢?首先我们得找到一个切入口。因为学生对那些优秀的故事作品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以故事教学为载体展开语言教学研究,可以逐步解决学生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2.结合故事插图,预测故事情节

在学生阅读的故事书中,一般都包含文字和插图,插图是故事书的第二语言,一张张插图将相应的故事情节融入其中,插图下的文字是对图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阅读文字或者不能理解文字中的意思,就会通过插图来思考故事情节,因此在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故事中的插图提取出来,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图片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故事情节,随后将自己所组织好的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片段时,本篇章是《西游记》名著中一则非常经典的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和白骨精三次在智慧和胆量上的较量,告诉读者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为了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教师将本故事中的相关插图展示在学生面前,图片上分别展示了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三次变成不同的人的过程,也表现出唐僧对孙悟空很深的误解。通过图片学生就会思考,白骨精为何三番五次要通过伪装自己来接近唐僧,孙悟空是如何识破白骨精的诡计的呢?面对孙悟空的行为唐僧为何不理解。这是学生对插图内容所展开的联想。随后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会将自己内心中所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插图是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素材,图片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环环相扣,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有了这两点,学生在心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最后激发出想要表达和敢于表达的观点和感悟。

三、设计疑问 训练思维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做到一边思考一边组织语言,所以表达的过程不是简简单单念书的过程,而是一整套系统化完整化的交流过程,要将完整的语言呈现给对方,要将事情阐述清楚,简明扼要,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将思维品质渗透到语言表达过程中。

例如,《穷人》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渔夫一家过着艰苦的生活,勤劳的渔夫为了维持家中生计,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外出打鱼。有一天,渔夫家的邻居西蒙突然去世,而渔夫的妻子发现后,因为担心邻居家的孩子无法生活,就在没有征得丈夫的同意下,以及没有考虑到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的前提下,将邻居西蒙的孩子带回家中抚养。她的丈夫渔夫回到家,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怪自己的妻子,反而还赞同妻子的这种做法。这则故事内容非常的简短,但故事内容对学生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所以围绕本文开展故事教学法也是比较顺利的,学生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基本上也都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忽略了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穷人”,但是课文中并没有刻意去说明渔夫一家人非常穷,这是很多学生都疑惑不解的地方。所以教师让学生对“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渔夫一家的生活并不富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教师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故事的作者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出渔夫一家的生活贫穷,同时也告诉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应该要带着问题进行讲述,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 积极实践

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语言表达的教学也和生活联系密切,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要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品质的过程中,应该要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和表达。

例如,教师将一则与“推销会”相关的故事改编成一次表演活动,要求学生扮演“商店”的“推销员”,推销员的职责是将商店中的书本推销给往来的顾客。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对商品的认识向推销员提问。所以,每一轮游戏需要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推销员”和“顾客”,扮演推销员的学生要思考怎样将产品的功能阐述清楚,而扮演顾客的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向推销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该活动的内容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活动的形式也和生活中的推销相类似,所以本次活动的开展,是教师基于对生活的认知和了解所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让学生主动融入到生活化活动中,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该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品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故事教学法,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故事内容、图片,或者其他的素材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交流互动,提高语言表达品质。

(汪娟 溧阳市燕湖小学)

3707501026512

猜你喜欢
渔夫语言表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