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 肖飞
溱湖刻紙是流传于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雕刻,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溱湖刻纸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专题介绍,是民间工艺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溱湖刻纸派生于民间图画和剪纸,源于南宋末年“拜香亭”活动。当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中原内地一些爱国人士因遭朝廷镇压,隐居到东海边(现溱东开庄村)。为了纪念岳飞,激发群众爱国热情,人们就模拟风波亭格式,制成了“岳公亭”(即“拜香亭”),亭上贴满各种刻纸花纹,在村庄里到处吟唱,让群众拜祭。当时刻纸内容有宣扬抗金救国、痛骂奸贼的;有祈祷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也有预祝消灾降福、国泰民安、五谷丰收的……整个活动从除夕的日落“出香”到大年初一凌晨结束,最后点火焚化。
“拜香亭”这一爱国宣传的习俗仪式,从宋末开始,经近600年时间,连年不断,流传不息,已成为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数百年的流传中,溱湖的刻纸艺术经多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传承、发展,逐渐成为溱湖水乡的民间艺术绝技。
溱湖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较之于传统剪纸,溱湖刻纸具有这些艺术特点:一是作品幅式灵活,传统剪纸因受剪制工具的局限,作品皆为小幅,而溱湖刻纸中大幅、巨幅者尽可以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自由选定;二是制作手法创新,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溱湖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色彩艳丽,有36道正纹、72道斜纹,表现细腻、丰富;三是构图精细繁茂,传统剪纸构图一般都比较简单,而溱湖刻纸的构图既讲究简洁,也讲究丰富和繁荣,作品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和大气势。
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的规律和要求,既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证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刻制手法博采众长,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溱湖刻纸的作品有岳家军、古代名人、珍禽瑞兽、吉庆语、水乡女、花鸟鱼虫、现代宣传等十多个系列,代表性作品有《福娃》《珍奇瑞兽》《喜迎奥运》《水乡》《京剧脸谱》《神女》《丰收》《妙趣图》《生肖图》《五福临门》等200多幅。
溱湖刻纸已流传600多年,以师徒方式传承,近代主要传承人有宋开山、宋熙、宋月秋、宋云峰、宋海峰、王明华。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溱东镇在溱东镇学校成立溱湖刻纸社团,招募有兴趣和美术功底的学生参加,由溱湖刻纸第四代传承人王明华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指导,让孩子们感受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积极投入到传承学习文化瑰宝的行列中。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掌握这一技艺。
(东台市委统战部供稿)(责编 许 娟)
366450190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