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2-03-09 12:18李丹丹
中国食品 2022年5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监管部门监管

李丹丹

食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和广大群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建立完善的智慧监管体系是监管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接着对“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监管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索,最后指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监管模式未来需要克服的困难。

一、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多项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市场监管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的主要监管单位,存在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一是监管部门经历了几次机构改革,有些地方尤其是基层的改革还不到位,导致监管责任不清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表现为人少事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同时在基层监管队伍中,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执法形式相对单一,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低下。二是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尚未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政府部门在调查食品安全事件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追究企业的责任,而并未或很少追究监管部门和相关执法人员的责任。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责任倒追机制,提高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才能使他们认清自己的责任,做到公平公正执法,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

2.食品企业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食品企业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形态多样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部分食品企业把销售从线下转到了线上,但由于线上监管不严,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比如由于外卖兴起所带来的食品黑作坊事件等。另外,我国的食品企业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很多中小型食品企业由于资金成本投入较少,没有较强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再加上生产技术和工艺相对落后,在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导致食品在生产、存储、运输等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部分食品企业诚信缺失,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廉价、劣质的原材料或食品添加剂,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

3.消费者层面存在的问题。在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背后,消费者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消费者在维权方面存在取证困难、维权通道不成熟等问题。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食品销售从线下转到线上,很多食品交易行为都是在网络第三方平台上进行,相关数据大都是以网页、聊天记录、图片的形式保存,如果食品质量出现了问题,这种“证据”能够被商家轻易修改,使证据链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消费者难以维权。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食品的跨区域交易较为频繁,在跨区域的食品销售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地区、部门,程序复杂、繁琐,在此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会放弃维权。另外,在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由于维权通道不成熟,很多消费者不知该向哪个部门维权,无奈之下最终会放弃。还有的消费者会选择网络曝光等方式来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此种行为容易引发舆情,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匮乏。目前,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多的关注,但由于人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对一些假冒伪劣食品、农残超标食品等无法进行科学判断,同时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购买了不安全食品而不自知、盲目信任食品谣言等情况的发生,进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仅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食品行业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诸如食品黑作坊、网上“三无”食品横行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的线下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把“互联网+”融入到监管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才能有效提高监管效能。

其实,“互联网+”监管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互联网技术,而是一种新型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是为了构建高效、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监管,以扫除监管盲区,着力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等。从目前来看,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引入“互联网+”好处多多:对监管部门来说,有助于提高监管效能,减少资源浪费;对食品企业而言,有利于提高自身品质建设,加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对消费者而言,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可查看、监督评价可参与,一举三得,实现了多方共赢。

三、“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监管模式探索

1.构建智慧监管支撑体系,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当中,加强监管力度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而在互联网时代,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监管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互联网+”思维模式建立的智慧监管支撑体系以推进大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为主要目的,能够有效提升食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监管效能。构建“互联网+”智慧监管支撑体系可以分为“一个平台、两个终端”。一个平台即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主要是监管体系的基础运行部分,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起来,通过该平台可以上传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相关信息,可对重点监管对象、重点环节进行在线监控、预警证照过期、监督检查、问题整改等监管行为。通过24小时AI自动抓拍功能可以记录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执法办案提供证据。两个终端即监管人员手机执法终端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使用终端。监管人员手机执法终端以高效化、便利化为根本宗旨,可实现现場检查、信息录入,并实时记录现场执法画面,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监管效能。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使用终端可实现食品企业自我监督管理,消除风险隐患,促进企业认真落实主任责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实现全程可控。我们购买的产品过期了怎么办、就餐的饭店卫生不达标怎么办、入口的果蔬是否含有农药残留,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该如何得到妥善的解决,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就目前而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传统的监管模式难以做到事后准确追溯,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食品出厂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食品原材料信息的存储及共享设置,对食品生产中所涉及的各类原材料进行编码,在消费终端,消费者只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以查询到食材的种植产地、养殖信息、抽检结果等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将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三方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查询与共享。

3.建立社会共治桥梁,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基层监管部门,单靠监管部门的力量难以支撑,因此需要寻求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微信、微博、抖音等成为了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相比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与较高的接受度,逐渐成为了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因此,监管部门可以将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载体,在上面发布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结果、抽检信息以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力度,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对投诉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违法食品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借助互联网的透明化与便捷,可以构建多方参与、多维治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此来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全民监管。

四、“互联网+”背景下

智慧监管模式未来需要克服的困难

1.资源、人才、技术方面的制约。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记录纷繁复杂、专业技术性强,监管部门之间相互衔接难度大,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在当前“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管理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精细化程度不够,想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效率,首先需要配备足够多的专业工作人员,并为其配置合理的资源和技术,以此来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提升。对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专业化队伍,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系统使用能力,加强对食品源头的管控力度,定期对食品生产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测,实现食品安全的精准化管控,有力打击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由于资金和人员问题难以打造出食品监管专业化队伍,这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最大难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个难题决定我国“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的发展前景及速度。

2.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加强。我国的食品行业具有分布较广、生产地点较为分散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管部门对食品行业的监管难度。打造高效的智慧监管系统能切实实现科学监管、全方位监管,解决执法人员数量少与监管主体户数多、任务重的矛盾,但是在现实中,很多食品企业唯利是图,钻法律的空子,想方设法逃避监管,不愿意接入政府部门的智慧监管系统,或者存在接入但不使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进而导致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只有提高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后果,自愿、主动、积极地接入政府部门的智慧监管系统并使用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3.平台无法共享,造成资源浪费。食品监管部门的平台众多,机构改革后,原工商、质监、食药的部分平台仍在单独使用,彼此之间无法融合,虽然政府目前整合了一部分平台,但是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而且各地政府建立的平台也不能相互查询数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把分散在各级政府、不同业务部门以及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统一高效的云平臺是智慧监管模式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只有不断寻求突破,打破信息孤岛、夯实数据基础,为食品监管注入新的动力,才能构建社会共治的安全网络。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监管部门监管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发展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
一例宠物医患之争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