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雨田
精巧别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一双巧手的嵌合下被完美还原;美观实用的“鲁班凳”,通过几道工序后从四方木料中呼之欲出;结实环保的木拱桥,牢牢横跨于山涧小溪……这位名叫“阿木爷爷”的木工匠人,凭借娴熟的榫卯技艺,受到国内外网友的追捧。
对不少人来说,木工并不陌生,“木匠活”也并不鲜见。一个人、一把锯、一张尺、一块木,辅以精湛的手艺和巧妙的构思,就能打造出家具摆件、雕梁画栋、亭台楼宇。但“阿木爷爷”的木艺作品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神奇的榫卯技术咬合起整个作品的结构,也连接起了观众与传统技艺之间的情感,令人赏心悦目,又令人啧啧称叹“简直像魔术一样”。
传统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沉淀着文化的韵味。在“阿木爷爷”的“制造清单”里,有逼真的木雕小汽车、会走的木质小佩奇、手摇的风扇泡泡机,让小朋友的童年充满乐趣;也有精致的老式挂灯、转动的小水车、自动驱鸟器,给村里的人们带去便利。可以说,层峦叠嶂的山间,朴实无华的老者,巧夺天工的手艺,共同勾勒出一幅沁人心脾的山居图,满足了观众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丰富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干木工活的老木工。”受到关注后,“阿木爷爷”的自我介绍仍十分朴实。山水间、村居旁、木料前,“阿木爷爷”的创作还在继续。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6日)
素材解读
像“阿木爺爷”一样的手艺人,仅仅只是精心还原、精致打磨、精美呈现,就已经足够令人兴趣盎然。而一旦打开传统技艺的大门,体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创造,迎面而来的将是无处不在的惊喜、无穷无尽的宝藏。技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在于人。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兴起,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魅力,也使其获得了更多人的喜爱。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就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智慧,感知中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