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跨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及课堂调研报告
——以德宏州L县为例

2022-03-08 09:07张霸筹施海红卢芝燕庞浩然周长军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校园民族

张霸筹 施海红 卢芝燕 庞浩然 周长军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国家要求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具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民族地区各级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课程活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教育校园和课程教学,一方面丰富了民族学校教育内涵,开辟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弘扬的新方式,丰富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内容,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1]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少年儿童从自己成长的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用通用的语言进行再思维、再理解,能有助于对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增强自我认同,树立自信心、增进进各民族学生间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课程活动教学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连续性, 就必须对这一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提高活动的效果,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目前,对于跨境民族县的少数民族乡土文化融入小学、幼儿教育校园活动的相关调研不多见 。本文采用调查法,通过调研跨境民族县L县的少数民族乡土文化融入小学、幼儿教育校园及课程的主要形式、成效和主要困境,以期提高这一活动的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概念界定

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本文指的是在本民族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这里的文化融入校园、课程中的文化指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譬如歌谣、舞蹈、语言、服饰等一切可以体现本民族特点的元素。

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或难以替代)的教育功能。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L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中国西南边陲的最端。全县总人口18 万人。境内少数民族主要有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僳僳族、德昂族和回族,为中国景颇族和阿昌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县。其中H 乡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手工艺品,尤其是阿昌刀和银饰品更为驰名,2005年“阿昌刀煅制工艺”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样本选取L 县2 所乡镇中心小学A 与B、一所县级小学C 和一所县级幼儿园D。学校中的民族教师占比以及民族学生在本校(园)的占比如下表。H 乡中心校A、K 镇中心校B 及L 县民族小学C和L 县第二幼儿园D。(见表1)

调研过程中,对四所(园)校的概况、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具体做法、民族学生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调研团队成员和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教师及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并进行了交流讨论。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通过深入课堂,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情况进行了解。研究采用了现场观察法、访谈法。根据调研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调查对象,自编访谈提纲,就调研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资料搜集(为最大程度上准确获取和减少数据的遗失,调查过程进行了录音和场景的拍摄)。访谈提纲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教育校园和课程教学的调研分为三个维度: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信息;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及课程的主要形式和成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1:调研学校中的民族教师占比以及民族学生在本(园)校的占比表

图1:调研过程流程图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文献的梳理以及访谈提纲的编制、修订、完善过程,以尽可能保证访谈提纲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是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研究过程见图1。

四、调查结果与讨论

调研选择的四个调研点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区域的学校所处的现状,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特有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共性的问题,在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生活的工作方面,他们采取的措施、形式不一样,带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一)少数民族乡土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及课程的主要形式和成效

A 中心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弘扬特色”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以科学民主为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近年涌现一批优秀的年青教师,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通过乡村文化宫等21 项工作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在学校中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具体的方式为:带领学生进行编刀设计;开设相关课程进行阿昌刀的历史、打造工艺,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制刀工艺;带领学生学习制作本体特色美食过手米线;邀请专业人士进校园进行葫芦箫(阿昌语,葫芦丝)培训;邀请退休教师进校园进行书法培训;将“蹬窝罗”设置为课间操;开展校内民族服饰文化交流介绍;将阿昌传统服饰作为少先队鼓号队制服。B 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县内前茅,多次受到州、县的嘉奖,先后有360 多人次获得省、州、县的表彰,因此学校一直保持着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称号。虽然B 校不是民族学校,但是在做民族教育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和课程的工作,其民族文化的活动开展具有多样性。通过乡村少年宫、大课间活动,校园广播、校本教材等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同时教师也开展教学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研究结果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B 中心校将少先队队歌翻译成傣语、景颇语在校园传唱。C 校作为省教育厅、省民委正式确定为云南省省定16 所民族小学之一,主要面向全县各乡镇招收读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占招生数的60%以上)及偏远贫困山区的部分汉族学生到我校寄宿就读,学校开始实行月假制。C 校相对来说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能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配置教师,在民族文化进校园方面工作开展相对较好,C 校坚持用民族节庆融入,不论是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傣族“泼水节”,还是傈僳族“阔时节”,民族小学的学生都能同歌共舞,跳三弦、嘎央、银泡舞等。课堂上、课间操、休息时,都能让同学们有机会参与各种各样具有浓郁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活动;坚持开办兴趣班,由少数民族教师带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傣语言学习班,景颇语班,载瓦语班等学习班,通过对语言的兴趣传承民族文化,同时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提升标准普通话的应用能力提升。多元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县二幼D 通过邀请傣族剪纸、景颇族织锦民间艺人到园,为孩子演示民族剪纸及民族织锦的制作;开展儿童民族时装(服饰)走秀;让幼儿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寓教于乐,自己动作进行手工设计、制作简易的民族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形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二)学校开展关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存在的困境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教育校园和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基于各自的立场,对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教育校园和课程教学存在着不同认知和理解[2]。

民族文化传承虽然获得在学校发展的空间,但少数民族乡土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及课程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实践,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主体内容难以有机融合,实施过程中长效机制的缺乏,理论探讨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等等,这是“民族文化进校园”而临许多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具体体现。[3]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园) 校和课程发展不平衡。从调研的对象来看,四所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课堂活动,但因认识方面的主观因素和本单位的客观条件的不同,在推进力度、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等方面有不小的差异。因此,学校形成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以及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课堂工作,从管理到实施有效机制的保障的建立尚需假以时日。

师资力量薄弱,整体师资紧缺。乡镇级中心校的A 校,按照目前教学工作需要,整个乡还缺编24 人,经向相关部门申请,最后也不能得到满足。学校通过临聘等方式增加教学人员,也不能满足实际岗位的需求。此外,每年还有部分教师通过选调考试离开A 乡,导致优秀教师流失,增加了教师不足问题的严重性。少数民族师资匮乏,具备少数民族语言能力的教师无法满足低学段工作需要。阿昌族语言没有文字,语言的传承是口口相传,非本地本族成员难以把握,而且阿昌族口语地方差异较大,受地域影响导致本族内成员交流困难,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双语教学难以展开;乡级中心校的 B校,教师队伍配备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需要。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四位老师因病不能正常上岗,原来承担的教学任务由其他老师分担,增加了部分老师的工作压力。作为一所省定县直属示范性全寄宿制民族小学的C 校,也存在教师因病转岗的情况、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但能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配置教师,可采取从乡下各小学抽借教师,以解决眼前师资缺乏来保障学期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课堂活动的进行。

总之,目前园、校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基本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于本校(具有特长)的民族教师、本地民间艺人来担任。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缺乏一支完备稳定的师资队伍。真正能胜任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园) 校和课程的教师十分有限,能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不足,极少数具备双语能力的老师又在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工作,很难深入到小学第一学段的教学一线;聘请的民间艺人大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师资培训计划和措施,据调研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进来和走出去都面临很大困难。整个师资力量的薄弱,使教学效果实质效果打了折扣。

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由于经费缺乏,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学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进行指导的机会也没有。例如乡级中心校A 校,因缺编进行的临聘人员的薪资问题也难以解决,并且由于聘用资金短缺及制度保障的不足,在酬金、荣誉等方面使民间艺人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方案难落实,A 中心校为激励全体教师学比赶超,通过一些教研竞赛评选出一些先进模范,但由于经费窘迫,基本的奖金奖品都难以落实,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此外课堂教学的教具、服装、乐器等必备的设备在数量上得不到解决,活动难以开展;由于资金的缺乏,无法正常开展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课程活动,部分民族文化进入校园、课程活动,结果也只能是流于形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办学条件不一的四所小学、幼儿园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课程的探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效,为儿童的未来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民族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课程的工作,要巩固已有成果和迈向一个新台阶,需要解决面临的现实窘境。

(二)建议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课程的保障机制和体系。

2.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教师。教师是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课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取得实效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民族文化教育的计划,并在政策给予帮扶,采取多样化的培训以解决或缓解教师不足及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同时,作为民族文化融入(园)校教师来源不可或缺的渠道,进一步加大聘请民间艺人、行业(民族、文化、艺术、体育等)专业人员进入(园)校开展教学的力度,集中选送有特长的教师(无论退休或在职)和民间艺人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培训,并从政策层面给予激励。

3.重视具有乡土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民族文化艺术简易教材的编写。民族文化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我们心智的过程。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但是,恐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是这些以审美的艺术教育为特征的文化教育,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艺术宫殿,在那里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逐渐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为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课程有本可依,应重视简易教材资源的建设。通过由“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教材编写组,结合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民族特色和学校实际,在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地民族文化(学科)元素的基础上,编写民族文化融入小学课程的乡土教材”[4],以增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和知识。

建立保障民族文化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经费是保障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幼儿园课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教师培训、教材建设、教学环境条件的改善、教师的奖励等经费的解决是首要因素。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一方面要列入州、县财政预算,另一方面,省、州、县民族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用于民族文化教育经费的同时,还要多方争取更多的经费用于民族文化教育。如生均经费一定比例的安排、校企合作等。引入企业、高校力量支援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建设。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可以引入知名企业或者本土企业经过审核以后来进行支持帮助。企业助教是一个很好的联合发展模式,对于少数民族经济困难的学生定向援助,为基础设施不全的学校提供资助,为一些特殊教育岗位和相关活动、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提供资金援助,能够更好的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校园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