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张世范

2022-03-08 07:22邵亮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范先生天津美术学院纸本

从我答应写一篇关于老院长张世范的小文章,到今天将近一个月了,迟迟没动笔,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去年一场大病,虽然身体大致恢复,但久不写这类文字,难免上手缓慢。但更要紧的是,张老的许多事,都是在我2004年来天美之前,许多人对他了解很多,如果照样弄一个稿,狗尾续貂而已,其实没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写得更开阔些,既写张老,更写他们这一代艺术人,为整个天津文化艺术带来的变化。这些年,这些改变,着实难能可贵。

天津是一个文化传承深厚的城市,但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高速发展,天津也需要有更多的进步。仅就艺术方面而言,天津这些年的进步,与张世范这样的艺术人多年的付出,是有着极大关联的。

张世范 自画像 亚麻布油画63×54cm 1976年

张世范 雨 亚麻布油画 124×176cm 1981年

首先,张老本人就是一位十分优秀的艺术实践者,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践行了有关艺术的爱与执着。

张世范先生1936年生人,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早在天津美术学院这个名字使用之前,他就已经是油画领域具有全国影响的名家。1980年天津艺术学院改称天津美术学院之时,他已在这里工作多年,并成为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的主任。

张世范先生亲历了天津乃至全国油画的发展成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许多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活跃的艺术生命,不但说明了自身强大的艺术能力,同时亦成为几代天津书画界的一个重要代表,激励着许许多多的后辈同样投身于艺术事业。

张世范先生的油画作品造谐深厚,他是中国油画由一种外来艺术成长为深具自己民族性格的本土艺术这整个发展过程的见证者,他的艺术成长,也激励着几代艺术人对于油画艺术的不懈探索。

早在20世纪60年代,张世范先生的油画作品《炉前》就已经入选了1963年的全国美展,1972年,他的作品《一定要根治海河》刊登于《天津日报》。1976年,张世范先生的作品《周总理年轻时代创办觉悟社》陈列于周恩来纪念馆,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艺术家都用自己鲜活的笔触留下了生动的叙述,成为历史本身的一项重要财富。

在天津美术学院正式更名之后,张世范的创作真正进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早期就已充分积攒了的艺术能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全新时期,得到了更大的释放。

1981年,张世范的油画作品《雨》入选全国美展,该作品刊载于《美术》《中国妇女》《人民中国》《画廊》等,入选中国文联编选的《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中国当代美术》油画卷。这是张世范艺术获得更广泛认可的一个标志。

在此之后,张世范的艺术道路日益开阔。整个80年代,张世范的多件作品就已经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被收藏,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实力,在整个美术界得到越来越广的承认。

20世纪90年代,张世范进一步获得了各种认可。1991年,他成为天津美术学院的教授和院长。1992年,张世范在美国举办个展。此后,各种社会上的承认不断到来。其中许许多多,浩浩繁繁,非常适合我凑字数完成这篇小文,但关于这些其实早已有贤达做出年表,我多说一两千字,也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我知道的是,在张世范担任天津美院绘画系主任、美术学院院长期间,正是天津美术学院草创、探索的关键时期,尤其在油画领域,天津的艺术家既要面对自己领域的各种新老问题,同时又要面对很多相关领域的激烈竞争,面对兄弟院校的激烈竞争,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所美术学院的院长,真的有太多的不容易,在此,作为一个晚生40年的后辈,我必须对张世范先生的付出,致以十万分的尊敬。

张世范 《收获系列》之一 亚麻布油画 150cm×200cm 1995年

张世范 棉花 亚麻布油画 130×169cm 1984年

张世范 炉前工 亚麻布油画180×135cm 1979年

张世范 甜甜 亚麻布油画135×85cm 2004年

张世范 童年的回忆 亚麻布油画 96×79cm 1985年

张世范 玫瑰 亚麻布油画 60×50cm 1999年

然后的一千余字,我想说说一个在张世范身后,今天也在天津美术学院生活了近二十年的一个天美教师的感受。2004年底我刚来天津时,天津美术学院的院长已经是姜院长,但张世范院长的大名,早在我来天津前就已知道。

真心地说,尽管已经有张世范院长这样的杰出人物的多年奉献,但在我刚来天津的时候,天津文化界艺术界的活力,其实与今天当真相去很远,那个时候我感觉天津只有较传统的艺术拥有比较窄小的市场空间,当时整个天津,虽然也有张世范先生这样的油画大家,但这些大家只是在社会高层偶尔提及,整个天津对于现当代的艺术发展,不论国内国际,其实所知很少。单说场馆,就没有几个场馆是打算搞当代艺术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奋斗的艺术人,当真十分辛苦。

但是也是从我来天津的那个时间前后开始,天津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城市的成长步伐正在提速。我知道这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个领导的功绩,而是几代人不懈努力逐渐获得的回报。没有张世范先生此前的努力,也许在2004年我就根本不会有来天津这样的念头。即使当时,已留在北京的年轻人,会转往天津的也很少很少,但我很高兴自己成为一个不太主流的开始,因为这是一个全国更加有活力的艺术格局的刚刚开始。

20年前的天津是什么吸引了我,我不想说是这里的艺术环境,我当时是从北京来的,北京的艺术环境不是好得多吗。其实我当时来,可能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懒人。北京是一个太过热闹的城市,我在北京求学并工作了十二年,这个城市却让我感觉只适合奋斗,却并不适合安居。说真的在京工作生活十二年,我也有各种不舍,我既想离开,又不想完全丢下奋斗多年的某些积累,于是天津就成为一种选择。

天津距北京很近,近到我可以照样参加北京的各种活动,事实上我到达北京会场的时间,往往比很多住在北京的同学更快,所以在津生活,并没让我完全离开北京的圈子。

但天津又和北京明显不同,在这里你是在生活,而不是在战斗。生活在北京,一不小心可能你每天上下班路上就是四个小时,在这个状态下你很难去爱这个城市。但在天津我可以同样每天战斗,但远不像在北京那么紧张。我说了我是一个懒人,我在努力但不希望老被督促,我喜欢天津相对舒缓的节奏,喜欢在写不下文字的时候手里拿杯奶茶,喜欢有时无聊出门小转,喜欢海河边与我毫不相干的灯火通明,简言之,这是一种可以偶尔闲下的慢节奏生活。

张世范 《收获系列》之四 亚麻布油画150cm×200cm 1995年

张世范 桑园 纸本油画 30×40cm 1962年

张世范 朱庄水库 纸本油画 42×56cm 1973年

张世范 洗衣服 纸本油画35×20cm 1960年

张世范 北大楼 纸本油画50×40cm 1960年

张世范 三岔河口 纸本油画 20×34cm 1962年

张世范 鲁迅故居“百草园” 纸本速写 30×40cm 1961年

张世范 代表们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纸本速写 20×15cm 1960年

天津人其实真的很伟大,天津离北京如此之近,但天津人却创造了一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城市。在这里搞艺术,也许不那么潮流时尚,但这里也没那么累。这里可以真的把谈论艺术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心情,你不用太过奔命地急着想要证明什么,但在你有心有需要时,生活就在这里,艺术就在这里。

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张世范这样的艺术人,他们在艺术史上,也许不是最红的人群,但他们的事迹,同样光照千秋。

在美术学院的体系之中,天津美术学院是离北京最近的一所地方美术院校,这是天津美术学院特殊的优点,也同时是特殊的缺点。它离北京的核心艺术圈很近,许多天津艺术家其实在北京发展,而许多北京的资源也向天津展开,很多其他地方院校,是很难有同样便利的。

但也因这样的便利,让天津的很多自己的艺术事业成长也受影响,比如,北京的展览又多又好,那天津本地的展出又该怎么去做,这只是各种具体小问题之一。天津既要利用首都的便利,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为此以张老为代表的老一代天津艺术人,作出了非常卓越的成绩。

二十年前的天津,许多艺术事业还是刚刚起步,而现在的天津,已经显示出一个现代都市的活力。二十年前我来天津,当时同样愿从北京来天津的艺术人,没有几个,而今天的天津美术学院,已经汇集着全国各地奔来的中轻年才俊,加上老人们深厚的学养,这个团队变得更加地具有活力和实力。

在天津美院成长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油画系领导和院领导的关键位置上,张老的贡献是需要铭记的,我自己也是天津美术不断发展的一个部分,愿天津特色发展和天美的发展一齐,天美在今后更加强大。

猜你喜欢
范先生天津美术学院纸本
韩景燕作品集
天津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王少桓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选
兰华生作品
李戬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斗室斟字句 译海起歌声—— 记音乐家、翻译家、作家薛范先生
怀念范先生
抢劫进了演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