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颇受读者欢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和童心,是中小学语文课文和中高考阅读的选篇来源。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笔墨化作相机,摄下永恒的照片,将母亲的勤苦坚韧、一生为全家老小默默奉献的形象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而母亲那严肃与慈爱在亘古岁月里一直慰藉着“我”的心灵。
老屋、西北角、八仙椅,简单又平常的场景,似乎勾勒出母亲的人生舞台。眼睛里的严肃与口角上的慈爱成了母亲性格的主旋律,串起了全文内容,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清静不清静了。
(该段紧承上文,细说母亲一直坐着的这八仙椅子,将我们带入那年、那时、那景。八仙椅子很不舒服、很不安稳、很不便利、很不卫生、很不清静,构成排比,概括了母亲一直坐着的这把椅子所在的各种难处。
但因这位子的无可替代性,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便顾不上这座位的种种不便了。在內容不合情理的对比中,母亲默默牺牲自我的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便凸显出来了。)
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家庭状况的简单介绍,让读者明了母亲如此操持全家的缘由。口角上亲爱的笑容、眼里严肃的光辉,这两句神态描写,多年以后,如在眼前。伸手、除下、拿起、勉励,一系列动词,让母亲的形象亲切可感。细节再现,想念之情溢于笔端。)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九岁上,父亲的离世使母亲的担子更重了。一个平常妇人既要抚养遗孤,又要应对工人、店伙、父亲的朋友、亲戚邻人,其中艰辛在作者运用的排比中可见一斑。
“一切”“全部”等词语加深了母亲的不容易。八仙椅,母亲的严肃、慈爱,成了永恒的光景,场景单调又蕴含丰富。)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
(十七岁的“我”离家求学,母亲给“我”准备学费,置备行李,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进网篮,做小线板,送“我”出门,这些生活中的琐事,作者一一道来,仿若昨日。亲爱的你,当你独自离家时,你的母亲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跟身边的人说一说吧!)(选自 小白马童书馆《丰子恺给孩子的阅读写作课》,张伟锋点评,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