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当开国大典的17架受阅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没有一架飞机是国产的。2021年7月1日,71架飞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这71架飞机全部是国产的……70多年来,中国航空人的奋斗史熠熠生辉。这期间,我国自主研制的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和直升机等装备,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中国航空人用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坚守奉献的执着,诠释着“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
“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要让中国人自己的战斗机飞上蓝天”,航空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始终承担着国防建设的重任。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硝烟中的中国航空工业历经创建、探索与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在又承载着军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的首发重任,一直以来重视改革,拥抱改革。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深化改革年”,为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航空工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改革作为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用减法思维激发改革乘数效应,用督导考核稳定改革实战实效。
航空工业统筹推动、变革引领,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2021年综合完成率达到90.4%,超额完成国资委要求的70%的考核目标。经营真向市场、创新真搞自主、指标真要提高、任务真做奖惩,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市场机制逐步健全,综合效能持续释放,党的领导更为加强,主责主业更加聚焦,经营效益更好提升。
航空工业6型71架军机组成空中仪仗队致敬祝福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航空工业高度重视改革三年行动,统筹部署、上下贯通、纵深推进,成立了由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由集团分管领导兼任主任的办公室,并从各部门和所属单位抽调人员组建了改革三年行动工作组专班,各单位都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构,按照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聚焦7个方面的重点进行工作推进。
航空工业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航空工业从最开始的飞机修理起步到自行试制、跟踪创新,再到自主创新;从单纯的生产军机发展到军民并重,并在民机领域取得相当成就,这其中无不蕴含着航空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坚守。
目前,航空工业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全面加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修订各级单位《公司章程》落实和巩固党组织的法定地位。制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以制度建设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夯实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基础。制定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1+N”治理体系,构筑起“一个实施办法、三个方案、六个权责清单、五个规则、十项基本制度”的制度框架体系。
加强董事会建设和落实董事会职权相统一,确保授得出、接得住、行得稳。纳入董事会应建范围的420户子企业实现100%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企业户数占比达到100%。
航空工业以“建设航空强国、创建世界一流”为主线,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的先进装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领先创新体系和数智能力体系,聚焦主责主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改革成效斐然,优化了资源配置,调整了产业布局,盘活了闲置资产。
航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方面,航空工业完成了西飞产业集团的组建;推进贵飞产业布局深化改革;实现了机载板块7个专业化事业部整合;优化了通航运营业务布局。在发达城市群打造新型产业示范基地,与沈阳、西安、成都、南昌等共建高质量航空产业园。在产业组织优化方面,建设快速试制体系,提升正向研发能力,航空工业沈飞、成飞建设快速试制中心,航空工业机载组建共性技术有限公司,资源共享、集约经营,打造了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企业。
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斷提升,发布了《创新决定30条》,制定了科技创新“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以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为主导,联合产学研用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方资源,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共建气动声学、飞机精细化强度设计与制造等一批联合技术中心,聚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首次探索实施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工资总额激励,积极探索“揭榜挂帅”。
对标世界一流,航空工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对标提升行动清单任务完成率超96%;集团战略规划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入选国资委标杆项目创建名单,航空工业成飞、自控所入选国资委标杆企业创建名单。
航空工业持续推进亏损治理、压层级、减户数、清“两非”、清参股等专项工作。法人层级由11级压缩至6级,管理层级由8级压缩至5级;累计减少法人单位1093户;清理参股股权350项;亏损企业减少21%;先后退出房地产、煤炭、林业、风电设备、船舶制造、玻璃和矿产资源等非主营业务,业务门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精简了50%,主业更为聚焦,通过退出非主业累计回收资金600多亿元。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尾取得积极成效,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航空工业围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三项制度改革评估、激励机制进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级次所属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文书签约率100%。
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航空工业出台评估办法,建立评估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持续开展综合考核评价、干部担当作为分析报告和专项测评,果断调整不胜任岗位的领导人员,2019年以来因担当作为、考核评价、激情减退等原因“下”的党组直管干部约20%。突出用工机制市场化,各单位劳动用工管理规范性、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加大关键岗位和核心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以上率下开展“三定”,“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全员劳动生产率较2020年增长12.6%
航空工业坚持激励与约束相协调、即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促进,系统构建具有航空特色的薪酬激励体系,基本实现主业领域、重点单位激励机制全覆盖,84家軍品单位全部建立了特殊人才津贴制度,覆盖近6万名从事军品科研生产的核心骨干。具备条件的单位中80%已开展中长期激励,激励对象累计4.5万人次。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奖励力度,出台涵盖科研项目立项、预研、转化全流程的专项奖励政策,近3年奖励总额2.5亿元。
航空工业构建了“两大制度、三大思路、五大方向、三层工作”架构的混改工作体系,累计分层分类推动30余家企业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融资共计72亿元。
2020 —2021年航空工业推动15户企业完成了混改主体工作,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实施员工持股的同时融入社会资本20亿元,有效补充运营资金,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其中江航装备作为国家首批混改试点企业,实现在科创板成功IPO上市,成为集团混改标杆示范企业。
航空工业大力推动安吉精铸、巴山滤材、陕硬工具、宏峰机械等多家“三线”困难企业实施混改,业绩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扭亏,走出了一条“三线”企业混改脱困的新路子。
航空工业持续优化总部职能定位,不断梳理修订职责、流程和制度,实现观念转变、职能重塑、组织重构和业务转型,加强探索在投融资、产业研判、产业链、价值链管控等能力方面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功能作用。
航空工业确立了对航空及防务业务以战略管控为主,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财务管控为主,构建出“集团总部—新型产业集团—新专业公司”三级新管控架构,加大授放权力度,分类管控与考核相衔接,优化风控与合规管理体系。发挥投融资运作能力,设立“航新资产”“航空资产调整基金”“航空升级增效基金”等资产接收处置平台和产融平台,去存量,优布局,构建新型航空产业结构,打造形成多家千亿级、百亿级领军龙头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载系统集成供应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主责主业,培育新兴类航空及防务产业。借力市场化手段,完成资本运作20项,总计融资近200亿元,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资产证券化率超过71%。
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纳入“双百行动”试点的航空工业机载、通飞、中国国际等企业,全力落实国家有关改革举措,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航空工业机载促进了由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集成供应商全面转型升级的嬗变,全力聚焦“专业化整合”,实现发展提速增效。一是破除“番号链”、重塑产业链,加快重组有核心竞争力的7个事业部。二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建立集成交付中心。
航空工业通飞在激发境外子企业经营效率与活力的同时助力加速“鲲龙”腾飞,统一AG600飞机研发、制造、营销、客服价值链,并坚决做好存量结构调整,进一步聚焦通航主业和优势产业。
中航国际抓住深圳“双区”建设机遇,布局推进“二次腾飞”。一是营建依法治企、管理规范、决策透明、运营高效的治理文化。二是完成总部、深圳公司与原上市公司运营平台管理结构和法人结构“三合一”整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三是动态调整业务布局,资产质量大幅提升。
科改示范企业创新加速,航空工业洪都深耕预研和基础科研,筑牢科技创新根基。预研项目较“十三五”同期提高超10%,科技创新奖励政策有效激励了预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积极开展制造端、研发端等项目合作形成以洪都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集群。
在第13届中国航展期间,AG600 完成飞行投水功能演示首秀。
航空工业凯天坚持融通变革,跑出创新“加速度”。引入IPD变革科研管理模式,构建“市场—机会—订单—交付—回款—服务”端到端核心业务流程,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产品线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矩阵化穿透式业务组织架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一支与高科技企业相匹配的创新人才队伍,干部100%公开竞聘选拔,近两年因考核退出的中层干部达8%,人才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航空工业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制度和清单,进一步明确决策主体、理顺决策程序,创新干部任用、激励担当作为,防微杜渐、建立防腐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同时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激励领导人员担当作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廉洁风控等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航天工业聚焦巩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体系,形成高效运转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构建现代航空产业体系。聚焦“航空及防务、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三大主业,当好航空产业链“链长”,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放活与管好相统一。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动力,深化差异化分类考核,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实现信息公开全覆盖。
中国航空人秉承着“国之重器,以命铸之”的工匠精神,一直默默无闻地奋斗在一线,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腾飞而努力。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航空工业总部及各级单位将推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改革破困境、抓机遇、开新局;切实增强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抓紧抓实航空工业改革三年行动,既要呈交一份完美的改革答卷,还要切实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贡献航空工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