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英语教师。郑州市首届名师,鄭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原名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学科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英语教育中心研究员。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加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裂变、技术的更新、观念的转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正在引发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而社会变革得越快,就越要求人们具有未来意识,要求人们具备对变革的适应能力和对未来的理解、构想和应变能力。
转变观念,抓住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更加需要把发展的参照系由“现在”转向“未来”。但部分学生、教师、家长仍然深陷于实用主义教育的泥沼不能自拔,困扰于应试教育的藩篱难以超脱。这就使教育这一原本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生命成长过程,变成了疲惫不堪的应试教育过程,使“育人为本”的教育转变为“谋生”“竞争”的手段。
幸运的是,党和政府已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也凸显了“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的。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位、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灵魂。
面向未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
作为从事一线教学26年的教师,我的教学主张是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全人教育。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的全人教育,整合了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是一种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即“完整的人,包括人的身体、智慧、德性、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我国于2016年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这项历时三年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不难看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人教育”,是结合我国国情对新时代“全人教育”的细化解读和发展。
当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要结合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这一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关键。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顿悟力,及时在反思中调整自己,还必须学会通过调整评价等方式,把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保证教育的有情、有趣、有效、有序。同时,教师应注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是在教学课程的顶层设计中照顾到层次性和发展延续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志趣。
脚踏实地,修炼教师成长的必备品质
结合我的成长轨迹,有几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
热爱。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桂梅校长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他们把教育作为毕生志业去做,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践行教育。这是热爱的力量,而热爱是教育的精髓,是教育唯一可循环使用的资源,是值得教育人坚守的品质。一个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爱教育的人,爱教育才能爱学生,爱学生才能收获教育的尊严,体现职业价值感。教育不仅是谋生的职业,还应是我们坚守一辈子的事业。
视野。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教育政策,学习教育纲要和新课标,更新教育理念。毫无疑问,拥有全球视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品质。如通过经典阅读,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包容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习。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深度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每种理论背后都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熟知并掌握教育规律的教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做一名终生学习者。
研究。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的根本逻辑,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要学会小切口解决问题,直指教学实际问题。比如,支架式教学中如何搭支架、什么时候撤支架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总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学生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用作教学资源。比如,把学生平时的错题积累下来,然后整理为专题练习;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方法和做题技巧。教育是一种启智的活动,教育者能给受教育者带来一种不同的视角,启发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总而言之,教师要发展,必须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追求卓越。任何一个教育名师的成长都经历了常人很难达到的严格自律和辛勤耕耘,让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寄语青年教师:
追悟初心,坚定信念,事上磨炼,创新方法,努力成长,勇于成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砥砺前行,守护花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则民族兴,祖国强!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