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界
(厦门同安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100)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市政道路全寿命周期运行的关键所在。当前多数市政道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质量病害,严重影响道路使用性能。为此,有必要在市政道路管理中开展质量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控力度,以此推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保证道路性能符合标准与要求,最大化延长使用寿命,最终实现质量改造提升工程的目标。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的公共道路,一般包含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等,其功能不尽相同,因此对道路建设质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市政道路工程则是针对上述道路开展建设、维护等作业活动,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中主要的施工范围包含管网、路基、路面、路沿石、人行道、绿化、标识线及标识牌等。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应当严格规划其工艺程序。通常情况下,开展市政道路建设作业,主要依照以下工序进行。
由于市政道路位于城区内,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应当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开设临时便道,尽量保证市民正常出行。
为保障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先对施工区域表面进行处理,如对施工路基路面进行全面清理,保障干净整洁,便于实施后续作业措施。同时可在路幅北向开挖一条沟槽,用于集中收集雨水。
路基是市政道路的主体结构,也是路面的基础,在施工中必须保障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做好土石方填筑有利于保证道路整体稳定性,使其符合工程设计和使用要求。
针对市政道路施工区域,沿中央绿化带布置主排水管,主要是为道路排水以及绿化作业做好准备。然后进行支排水管施工,并连接主排水管。
按照工程要求开挖地下沟槽,结合设计规范敷设各类管线。在道路改造工程中,应结合过去的施工设计资料,定位原有管线,准确实施开挖施工并更换管线。
完成管线敷设或更换作业后,进行回填,再按照道路设计施工规范,开展路基和路面施工,采用适当的工艺技术保障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平整性和耐久性。
按照交通部门规划及相关规定,合理设置各类路面标识线,在特定位置设置标识牌。
对道路两侧以及中央绿化带开展绿化植物移栽,并保障植物成活率,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
工程案例为厦门市环东海域新城西福路市政道路质量改造提升工程,该项目实施目的在于对西福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使用质量。施工道路起于同集路辅路,终止于滨海西大道,长度约为3.4km。工程概算价为4190 万元,施工单位中标合同价为3164.9751万元,合同工期为490日历天。
该工程具体施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道路工程
新建和修复机动车道13690m2、人行道23344m2,新建及更换护栏2854m。
3.1.2 交通工程
对现状破损标志进行更换、补充,对交通标线进行重新施划。
3.1.3 雨水工程
3.1.4 电力工程
新增电缆沟,长度为2531m,断面尺寸为1.2m×1.2m。
3.1.5 污水工程
新建埭头溪至西柯街段污水重力管道,长度为1343m;更换检查井盖、安全网,并进行管道清淤。
3.1.6 绿化工程
绿化工程面积为3023m2。
3.1.7 天桥工程
在西福路与惠阳路交叉口(环东海域医院旁)新建一座人行天桥,全宽为4.228m(含栏杆),采用(9.5+25+9.5)m 三跨连续梁钢结构。
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实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控增量盘存量调流量,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图为青州在峱(nao)山废弃矿山上建成的多层厂房。
该工程的施工重点在于路基病害处理及预防,其中路基处理重点包括压实度控制、沥青面层参数控制、质量病害预防等,具体情况如下:
3.2.1 压实度控制。路基横断面为5m 人行道+14m 车行道+5m 人行道,重点控制填方路基压实度,路槽底面以下0~80cm 应保证其压实度为95%,80~150cm 应保证其压实度为93%,每30cm 为一层,开展分层碾压。零填方和挖方路基的路槽底面以下0~30cm 应保证其压实度不小于95%。
3.2.2 沥青面层参数控制。路面结构设计为20cm 填隙碎石垫层+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为4.5%)+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为5.5%)+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m 后细粒沥青混凝土。同时按照设计方案把握路面沥青面层参数,如集料,应选择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耗性的颗粒级配。根据道路等级及交通等级,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使用的沥青为90 号A 级道路石油沥青,路面平整度应不大于1.8mm。
3.2.3 质量病害预防。为预防路基路面出现质量病害,应当重点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针对路基翻浆病害,可采用土工布或土工膜进行隔离处理,并直填骨架材料等;针对路基沉陷病害,可采用干拌碎石桩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等进行补强,也可开挖盲沟、渗沟排除积水,或是挖除湿软填料实施换填;针对沉陷病害,可采用注浆法、旋喷桩等进行处置;针对路基滑坡病害,可基于现场勘察数据采用抗滑桩、削坡减载、反压坡脚等进行治理和预防。
该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难点,具体如下:一是周边环境复杂。由于该工程位于城区,有行人和车辆通行,且附近存在商铺、住宅区等,当开展现场作业时,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将会导致交通堵塞等问题,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需多方协调。由于该工程为市政道路质量改造提升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方沟通和协调,如与交通部门协调交通管制,与附近街道社区等协调临时通行道路,与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信等部门协调地下管线专业分布等。三是现场施工风险大。在该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比如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开展道路建设,一旦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同时施工期间将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由于该工程工期较紧、现场作业人员及设备较多,如缺乏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将会诱发作业风险。
在该改造工程中,为提升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路基清表作业的管理,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施工,协调现场工程师与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交底工作,明确清表路段范围、厚度等,在现场通过旁站监督方式,确保纵向推土清表施工有序开展。比如在西福路改造工程中,对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路段进行破碎凿除处理,将废土清运出施工现场。对无须重新铺筑的路段,检查现场清扫整洁度,以保障后续施工顺利开展。按照现场布局,合理设置土方堆放区,尽量设置在路基边缘范围,防范清表土流到红线外部。针对路基边缘清表,监督挖掘机操作人员采用横向清表作业法,然后将清出的土方转车运输到弃土场[1]。
针对该工程开展挖方作业时,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强化现场监管力度,如仔细核对开挖工程断面,检查挖方作业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协调施工机械遵循从边到中、自上到下的原则,实施分层开挖作业。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当达到路基设计顶面时,停止开挖,避免出现超挖现象。管理人员在现场还需对照施工方案,管控开挖设备以及开挖方式,比如针对较浅的路堑部分,应指导施工人员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对于较深的路堑,则是沿横向分为几个台阶进行开挖。督促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从上到下进行规范作业,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乱挖或者超挖等现象。
回填作业时,管理人员要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开展压实试验,综合考虑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合理控制沉降量。填土环节要严格控制分层压实作业,检查填筑路基土质量,不得含有树根、草泥、腐殖土等,通过试验检查填方材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必须保障其符合规范要求。另外,管理人员应当控制路基填筑工艺程序,如图1所示,尽可能实现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完成填方后,管理人员要联合技术和监理人员,对路基纵坡、横坡、平整度、标高等进行全面检查核对,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责令施工负责人重新进行施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通过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图1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流程图
结合西福路改造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地面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如开挖雨水沟槽,管理人员要组织现场施工人员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设置20cm×20cm的排水沟,且间隔15~20m 连续设置,设置直径为50cm 的集水坑,在坑内四周铺设碎石。同时沿中央绿化带敷设主排水管,在道路施工区域合理布设排水支管,检查管道连接效果,开展通水试验,并且借助主排水管可为后续绿化施工提供良好条件。管理人员应当统筹排水系统的设置,保障排水的有效性,避免发生漏水、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
在西福路改造工程中,路基施工是一项关键管理要点。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顺序进行管控。在具体施工环节,管理人员要重点控制测量放线作业的有序开展,认真核对道路中线、施工控制桩。同时,需要对底基层进行检查,保证其平整度、压实度、清洁度等均符合设计规范,不存在松散点或软弱点。督促施工人员对底基层进行拉毛操作后,开展后续施工工艺。如该工程改造施工中,采用碎石垫层施工技术,将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破碎,利用颗粒直径在10~20cm 左右的材料作为基层材料,管理人员在现场应注重检查基层材料使用质量和性能,严格监督颗粒破碎流程,确保其符合路基施工要求,提升改造质量,有助于预防沥青路面加铺层出现裂缝病害。在管控填方路基施工作业时,应组织施工人员在现场选取一块路段进行试验,从而确定路基土的松铺系数、压实遍数、设备组合、工作量等,便于指导后续施工作业。在开展路基填筑操作时,管理人员要重点把控每层填筑的厚度,并严格测量松土的厚度,同时,保证填筑时预留一定的宽度,待路基填筑到设计标高后一次刷坡成型,并及时做好路基边坡的防护工作,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
在该市政道路面层施工中,管理控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查基层质量,如不符合要求,不得开展沥青面层铺筑作业。并清扫水稳基层,检查表面有无松散颗粒、是否可以开展测量放样工作。二是检查透层、封层和黏层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先要检查路面整洁度,防范污染路缘石以及其他人工构造物,检查撒布透层沥青是否深入基层5mm 以上,如发现透层沥青在表面流淌,则应指导施工人员确认渗透深度,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完成透层施工程序后,管理人员需要对封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检查撒布效果是否均匀、是否出现夹层等。并检查黏层油喷洒情况,其喷洒时必须呈均匀雾状,不得出现花白镂空或者条状、堆积等情况。如发现喷洒量不足,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补洒。三是现场开展面层摊铺与碾压施工技术管理。这一环节的管理要点在于摊铺机的摊铺形式,必须采用半幅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法,保证两台设备间的距离为10~20cm,两幅之间应有3~6cm 宽的搭接。摊铺速度应为2~6m/min,上面层的摊铺可适当放慢为1~3m/min。并对摊铺温度进行检查,要求下面层温度不低于135℃,上面层温度不低于160℃,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在1.18~1.20 之间。四是在路面碾压作业中,严格管控初压、复压、终压等环节,施工前注重检查压实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按照施工方案制定压实作业标准,管理人员应当在现场控制振动压路机的静压行驶速度为5km/h,复压阶段保证碾压2 遍,控制速度为4~6km/h。终压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2 遍,速度为5km/h,压实度检查以轮迹消失为合格。五是加强路面养护管理,检测塑料薄膜覆盖情况,当沥青路面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且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时,可开放交通[2]。
综上所述,道路改造工程是提升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使用质量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效果,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结合西福路质量改造提升工程实践,按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序,重点把握路基清表作业、挖方与填方作业、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等管理要点,改善原有道路性能,优化市政道路服务能力,有效提高道路建设作业质量,确保改造项目整体建设水平充分提升,推动城市建设创新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