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艺术作品成功与否,不在于题材大小,不在于书写什么内容、采取何种形式,而在于作者体验的深浅和情感的真实流露,在于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海派电影注重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命运和形象,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电影主人公通常是城市平民、普通知识分子或劳苦大众,他们挣扎在战争或日常生活的磨难中,但仍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派电影”专题从电影类型、空间、导演和表演诸方面阐述了传统上海电影所注重的人文美学在当下中国电影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
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茅善玉凭借《敦煌女儿》“樊锦诗”一角摘得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十年磨一戏,积数十年沪剧表演艺术功力的茅善玉领衔《敦煌女儿》剧组,以上海女儿演绎敦煌女儿、用上海声音诠释莫高精神,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定信念与扎根大漠五十余年、终生致力于研究和守护敦煌文明的樊锦诗遥相呼应。作为樊锦诗的饰演者,茅善玉曾带领剧组八次深入敦煌,接受大漠沙尘的洗礼,体悟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精神力量。她的表演力求从人物的内心出发,演唱收放自如,生动真诚。
艺术发展从来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创新的。在文化产业振兴的浪潮中,美术成为产业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馆参与了文化产业化的浪潮,市场化的经济要素成为美术馆业的常态思维和新语境。美术馆业从美术内循环模式加入到经济外循环体系,这其中的利与弊值得我们思考。
从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底,仅一年半时间,上海演出业在演艺新空间群的基础上出现了上海戏剧专卖店。越来越多的戏剧专卖店正通过驻场演出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未来上海,100家授牌演艺新空间与近200家多样化艺术空间,将给上海旅游业带来新的亮点。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时代需要新文艺。我们要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当代精神世界、塑造时代审美品格、引领潮流风尚,树立新时代艺术标杆,凝聚中国力量,做到“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